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臺灣教育專案/長庚科大醫學翻譯/神經母細胞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Neuroblastoma
在顯微鏡視野下有玫瑰斑形成的典型神經母細胞瘤
症状骨痛, 腫塊[1]
起病年龄在五歲以下[1]
病因基因突變[1]
診斷方法病理組織切片[1]
治療觀察手術、 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 幹細胞移植[1]
患病率約每7000個孩童就有一人罹患此病。[2]
死亡數孩童癌症死因中佔15%[3]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腫瘤科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神經母細胞瘤(NB)是一種在某些神經組織類型中形成的癌症。它最常從一側腎上腺開始,但也可以在頸部、胸部、腹部或脊髓中發展。[1]症狀包括骨痛、腹部、頸部或胸部腫塊,或皮膚下無痛的藍色腫塊。[1]神經母細胞瘤可能是由於遺傳自父母的基因突變所造成的。[1]尚未發現與環境因素的相關性。[2]根據其組織病理切片進行診斷。[1]有時懷孕期間可透過超音波檢查,在嬰兒的身上發現。診斷出疾病時,癌症通常已經擴散。[1]根據兒童的年齡、癌症階段以及癌症之樣貌,分為低、中、高風險。[1]治療的結果取決於個人所處的風險群。[1][4]處置包括觀察、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或幹細胞移植。[1]低風險的嬰兒疾病通常觀察或透過手術即可獲得不錯的預後。[4]在高危疾病中,儘管採取了積極的治療長期存活率仍不到40%。[4]神經母細胞瘤是嬰兒中最常見的癌症,繼白血病及腦癌,是第三常見的癌症疾病。[4]約每7000個孩童就有一人得到此病。[2]有90%的案例發生在不到五歲的孩童,而在成人身上罕見。[2][3]約有15%的癌症兒童是死於神經母細胞瘤。[3] 第一個案例在19世紀被發現。[5]

譯者資訊[编辑]

翻譯者:長庚學校財團法人長庚科技大學學生:蔡宜蓁、陳韋辰、樊文艷、羅紫菱、林芝宇、藍心妤、廖育誼

審稿者:麥永圓、呂雀芬(長庚學校財團法人長庚科技大學教師)

參考文獻[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Neuroblastoma Treatment.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 January 2016 [9 Nov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10 November 2016). 
  2. ^ 2.0 2.1 2.2 2.3 Neuroblastoma Treatment.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5 August 2016 [10 Nov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10 November 2016). 
  3. ^ 3.0 3.1 3.2 World Cancer Report 201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4. Chapter 5.16. ISBN 978-92832042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9). 
  4. ^ 4.0 4.1 4.2 4.3 Maris, John M; Hogarty, Michael D; Bagatell, Rochelle; Cohn, Susan L. Neuroblastoma. The Lancet. 2007, 369 (9579): 2106–20. PMID 17586306. doi:10.1016/S0140-6736(07)60983-0. 
  5. ^ Olson, James Stuart. The History of Cancer: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ABC-CLIO. 1989: 177. ISBN 978031325889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0)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