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技术/存档/2016年6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有什么办法能避免收到机器人创建讨论页的提示邮件

純粹確認目前視覺化編輯是怎麼樣的一個功能,外加後臺編輯系統顯示字體

請移除RefTag和NoteTag的空格

模板 efn 以及註釋的引用

泽莫男爵这个条目的字词转换为什么有两个?

2016年5月30日 (一) 16:18 (UTC)

  • “处理回退的新方式已引进。它破坏了部分工具和脚本,并已回退。这将在代码复审之后重新计划。”我连原文是什么样都猜不出来。 --达师 - 334 - 554 2016年6月1日 (三) 07:06 (UTC)
“was introduced”(过去式),“broke”,“was reverted”(跟接着的都是过去式),“will be re-planned ”(将来时),所以原句应该是“曾经被引进”,“破坏了”,“已经还原”(过去已发生),“将会重新部署”(将来时),所以现在那个新特性已经回退了。——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6月1日 (三) 07:35 (UTC)

IP编辑的问题

好像以前是限制IP编辑必须先预览一次才能保存,最近做了一次IP编辑,发现可以直接保存,是不是设定调整了?——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5月30日 (一) 03:48 (UTC)

有嗎? 每次編輯都是2個步驟! --111.250.25.98留言2016年5月30日 (一) 08:31 (UTC)
是你在编辑的过程中意外登出了吧。--Antigng留言2016年6月1日 (三) 08:10 (UTC)
不是,浏览器隐身模式登陆,然后在新开的普通窗口开了一个页面编辑,然后发现可以直接发布而不是先预览一次。——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6月1日 (三) 08:44 (UTC)
無痕視窗?--★Fish out Yue in the water.☆ 2016年6月4日 (六) 07:59 (UTC)
刚刚试过一次,又不行了,可能是偶发事件?(抖)——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6月1日 (三) 08:46 (UTC)
预览一次才能保存是JS做的,貌似编辑的时候JS没加载上或者出错了?Liangent留言 2016年6月2日 (四) 18:42 (UTC)
可能真是了。——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6月3日 (五) 00:39 (UTC)

2016年6月6日 (一) 20:51 (UTC)

隱藏分類與監視列表

打開 Category:需要從英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將此頁面加入監視列表。打開監視列表,確認頁面分類不隱藏,但是不顯示該分類的變化。然後打開參數設置 > 顯示 > 高級選擇,打勾顯示隱藏分類,刷新監視列表,顯示該分類的變化。

英語維基百科也是這樣,在 en:Wikipedia talk:Categorization上搜索 [ hidden watchlist ],沒有明顯結果,這是一個功能還是一個bug?—John Doe 120talk2016年6月8日 (三) 06:17 (UTC)

Content Translation - Community consultation

Content Translation is an article creation tool that has been in use since January 2015. Content translation helps users translate existing articles from one Wikipedia into languages on other Wikipedias where the article does not exist. It is used by editors to write many new articles, increasing participation by new users and also renewing active editing in many Wikipedias. Translated from existing articles, 88000 new articles with considerably rich content have been written using this tool. Content Translation is an opt-in beta feature. We are now preparing to take Content Translation to a bigger group of users by taking the tool out of beta feature on a few Wikipedias. We prepared a preliminary list with the following wikis: Arabic, Catalan, Chinese, Hebrew, Indonesian, Japanese, Norwegian (Bokmal), Persian, Portuguese, Punjabi, Russian, Spanish, Turkish, and Ukrainian. This set of wikis were selected to create variations in size, language groups, and usage patterns of Content Translation.

Based on an earlier consultation with the editors of the Catalan Wikipedia, the earliest adopter of this tool, the Content Translation team have prepared a preliminary set of requirements that we consider should be fulfilled before the tool is ready for use outside of beta. To focus on the features and concerns that are most important for users of Content Translation, we would like to get more feedback. We are hosting a consultation from June 8, 2016 to June 22, 2016 on this village pump.

As we work on the tool it is being improved every day, but we are particularly looking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ssues in Content Translation that make the tool unusable or add extra workload for our editors. Please let us know on this topic thread. During the conversations, we may point you to Phabricator tickets for ongoing work, so that you can track the status of work. For new issues we will create new Phabricator tickets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team keep the details documented. After June 22, 2016 we will go through all the feedback and follow up with a summary, and an updated plan for Content Translation’s move out of beta.

This message could only be written in English. We will be grateful if the message can be translated for other users of the Wikipedia.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for Content Translation. We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On behalf of the WMF Language team: —Runa Bhattacharjee留言2016年6月8日 (三) 17:01 (UTC)

Hello, the consultation on this thread is now closed. Thank you for your participation. However, please feel free to leave any further feedback at the project talk page. We are currently going through the comments and discussion, and will post the summary on July 4, 2016. Please watch this page for updates. On behalf of the WMF Language team: —Runa Bhattacharjee留言2016年6月23日 (四) 09:26 (UTC)

怎么启用插入代码与特殊字符的功能

英文(及其他)Wikipedia,在编辑条目时,编辑框的下面、编辑摘要的上面,有(默认就有)可以插入更多代码及特殊字符的功能,点击看截图。请问中文维基百科怎么设置启用此功能?谢谢。--Tomchen1989留言2016年6月8日 (三) 15:42 (UTC)

哦我自己找到了,在设置的“编辑工具”或是“编辑按钮扩展”里面(我刚刚把设置的“小工具”里面的东西,包括这两类编辑工具,几乎全部都给启用了,我上面说的那个功能自然也启用了)。--Tomchen1989留言2016年6月8日 (三) 22:21 (UTC)

由机器人修复跨语言链接

efn註解有很大瑕疵,用在條目龐大內容時,出錯時該怎麼追查修正?提議廢除使用這方式

當{{cite journal}}的volume值大於或等於100時,會導致volume值顯示錯誤格式

茲舉二例對照如下。第一個參考文獻的「第100期」字樣缺乏粗體格式,且前面多了一個標點符號。第二個參考文獻則正常。[1][2] --Matt Smith留言2016年5月29日 (日) 02:23 (UTC)

逻辑是volume的长度<=4和>4时会分别处理;我改成<=6时和>6时会分别处理,上边的问题暂时解决了[3],但是不知道会不会引入新的问题,没敢彻底解决[4]--哪位维基人能够一下打死五个2016年5月29日 (日) 06:30 (UTC)
多謝閣下。上邊的問題解決了。短時間內應該沒有期刊會達到上萬期。--Matt Smith留言2016年5月29日 (日) 10:55 (UTC)
參考文獻(示範)
  1. ^ 作者. 文章標題. 期刊 (地點: 出版者). 2016年5月29日, 第100期. 
  2. ^ 作者. 文章標題. 期刊 (地點: 出版者). 2016年5月29日, 第99期. 
  3. ^ 作者. 文章標題. 期刊 (地點: 出版者). 2016年5月29日, 第1234期. 
  4. ^ 作者. 文章標題. 期刊 (地點: 出版者). 2016年5月29日,. 第12345期. 
(?)疑問,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Antigng留言2016年5月29日 (日) 10:58 (UTC)
原设计issue应只填数字,不应加入“第xx期”等字眼,而暂时没哪个杂志出版了上万期吧。看en的模板文档,有在issue后面填了这一issue的标题的用法,我不知道zh这边有没有这样使用,虽然用了也大概没问题,加了标题的也应该不止6个字符这么短了。Liangent留言 2016年5月29日 (日) 12:02 (UTC)
回應兩位,敝人其實不太確定學術論文的參考文獻的格式有無特別規定不可加上「第」、「期」、「Vol.」等字,敝人加上這些字只是為了讓維基讀者看懂這裡提到數字是什麼意思。--Matt Smith留言2016年5月29日 (日) 13:54 (UTC)
volume是卷号,不是期号啊....另外,有时候期刊会出特刊之类的,期号可能会不是数字。还有文献格式默认就是没「第」、「期」、「Vol.」等字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6年5月30日 (一) 01:58 (UTC)
謝謝提醒,看來敝人完全搞錯了,這裡所說的volume應該是issue才對。關於參考文獻格式,敝人剛才查看了一下條目APA格式及其外部連結,發現文獻格式真的沒有「第」、「期」、「Vol.」等字。--Matt Smith留言2016年5月30日 (一) 02:28 (UTC)
那就不要加「第」、「期」、「Vol.」等字。最多修改模板添加CSS類,讓用戶CSS可以用::before等偽類自行添加「第」、「期」、「Vol.」等字,如果他自己看不懂的話。--Gqqnb留言2016年6月2日 (四) 00:23 (UTC)
這也是個好方法。順帶一提,敝人查看了英語的{{cite journal}}和{{cite book}},發現前者不會自動幫頁碼加上「pp.」、「p.」,但後者卻會。照這樣看來,偽類若要實現,可能必須限定在特定的模版。--Matt Smith留言2016年6月2日 (四) 01:09 (UTC)
我也想順便問,可是沒規定使用「volume」或「issue」時,不能多加中文字,像「volume=第6卷」、「issue=第8期」這樣,又或是寫成「volume=Vol.6」、「issue=No.8」這樣,甚至有的人習慣用「volume=6(8)」或另一種「issue=6(8)」去寫,再不然就是有人懶得用那麼多,直接與title連著一起用,寫成「title=某文獻(6卷8期)」這樣,真的是什麼亂七八糟用法都有人。--36.233.190.185留言2016年6月10日 (五) 20:12 (UTC)

purge的翻译是在哪里提供的?

2016年6月13日 (一) 18:41 (UTC)

預覽頁面

提刪模版今天不能正常運作

麻煩那位檢查一下:

{{subst:DRItem| Type=fame
 | DRarticles =  |  |  |  |  |  |  | }—~~~~<br />

--Nivekin請留言 2016年6月16日 (四) 02:42 (UTC)

@Nivekin:閣下少了這個},以至於模板無法展開。--★Fish out Yue in the water.☆ 2016年6月16日 (四) 02:54 (UTC)

2016年欧洲足球锦标赛条目标题繁简问题

修復音界號顯示

有一個很古老的問題,相信多維基人都知道,維基百科的音界號會顯示成這樣「·」,但其實這樣真的閱讀起來很不舒服,只有在沒有WikiEd時的原始碼編輯介面才會正常。

請問是否能調整音界號的顯示,改為全形符號?--Koala0090留言2016年6月12日 (日) 03:02 (UTC)

恐怕這個問題不是維基百科能夠解決。現時頁面內容的字體是無襯線體(font-family: sans-serif),而實際上每部電腦用哪一款字型(font)卻視乎瀏覽器設定及電腦上所安裝的字型來決定。但是那些中文字體要用半形顯示音界號的話,維基百科也沒有辦法。至於原始碼編輯介面,字體是等寬字體(font-family: monospace),這是方便看清楚程式碼的字體,可是卻不美觀。要是把頁面內容都改為無襯線體,對外觀影響甚大。--Quest for Truth留言2016年6月17日 (五) 00:21 (UTC)

2016年6月20日 (一) 19:14 (UTC)

大字體

有什麼辦法能在不改變側邊欄寬度、不改變Monobook頂部選項卡的大小的前提下使正文內容按比例擴大? --Q |-[留]-|-[言]-| 2016年6月24日 (五) 09:53 (UTC)

自建的MW其“Special:需要的页面”运行超时

—以上未加入日期時間的留言是于2016年6月25日 (六) 00:42 (UTC)之前加入的。

自己搭建的mediawiki为何不能上传中文图片?

—以上未加入日期時間的留言是于2016年6月25日 (六) 00:42 (UTC)之前加入的。

缺字處理方案-動態組字測試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