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alk:H2NCH2COOH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关于此版块

,H2NCH2COOH

既往讨论已于2019年07月19日2019-07-19存档至User talk:H2NCH2COOH/存档 1

管理人員選舉及問卷進行中

1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留言贡献)

中文維基百科管理人員選舉正在進行,四名用戶參選管理員,另有行政員參選監督員。投票期為2024年5月29日6月12日,誠邀您踴躍參與投票並表達對候選人的意見。

請注意管理人員選舉無當選限額,各候選人分開計票,支持票不限於一票。

投票連結 · 管理人員選舉問答


社群亦正就未來仲裁委員會對管理人員除權的權力進行問卷調查,您可在上方投票找到表單匿名表達意見,或直接前往討論頁發表意見。


回饋請求服務已上線,誠邀您訂閱有興趣參與有關討論的話題。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2024年5月29日 (三) 04:14 (UTC)

回复“管理人員選舉及問卷進行中”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留言贡献)

您好,由于缺乏维护和兼容问题,维基媒体基金会和社群有意弃用结构式讨论(又称Flow),现在使用结构式讨论的讨论页未来将转换成Wikitext(维基文本)。因为您的讨论页启用了结构式讨论,所以向您递送此消息。我们邀请您参与相关讨论,并建议您先行考虑关闭此功能。如有问题,亦可至互助客栈求助区留言。給您帶來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回复“结构式讨论弃用通告”

邀請參與中文維基百科管治相關討論

1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留言贡献)

2024年管理人員制度改革意向調查經已結束,調整管理人員上任標準容許用戶獲得臨時管理員權限設立仲裁委員會修订管理员长期无活动解任方针已獲社群共識採納,目前正在討論實行的細節。請踴躍參與以上討論,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2024年1月5日 (五) 06:01 (UTC)


本条消息是使用群发消息功能发送给您的。如果您不希望在未来接受所有使用本功能发送的消息,请在您的讨论页加入Category:不接受消息发送这一分类。

回复“邀請參與中文維基百科管治相關討論”

提醒:翻译条目未标注原作者

1
Ohtashinichiro (留言贡献)

留意到阁下有翻译其他语言版本维基百科条目内容至中文维基百科。维基百科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翻译自其他语言版本的条目属于衍生作品,需要按照协议要求署名。敬请阁下今后留意在翻译时于编辑摘要填入适当的跨语言链接并于对应讨论页进行标注。阁下可以使用{{translated}}模板,使用方法请参见文档。感谢阁下对中文维基百科的贡献,祝编辑愉快。

回复“提醒:翻译条目未标注原作者”

規劃理論方向展現專業適宜添加較少地緣代表之

17
Longway22 (留言贡献)

有關專案之問題認為仍如原解析時所見之、分類知識有所不明晰且須釐清,如是以專業示之引導取用,應避免一定非適切專業中立之地緣偏好之可能

H2NCH2COOH (留言贡献)

首先「地緣」是「基於地方的關係」,用在這裏絕對錯誤,其次我在討論頁解釋了,空間規劃難言是「案例」,因此原本那樣未必很好,但不是錯的。但你這個標籤的寫法肯定有錯。

Longway22 (留言贡献)

比對專業導覽內本就不會非常明顯地附加特定地緣實體之整體規劃法規或政策性內容,既如採用空間規劃加以為先之、可如下所提之折中處理,無必要特意單列之而有礙專業之本身知識可能有所偏好等而違反中立客觀等。

H2NCH2COOH (留言贡献)

其次,再次強調一下你的「地緣」用在這裡是錯誤的。

H2NCH2COOH (留言贡献)

並非如此。規劃因與各地法例相關,本身有很強的地方性。英文版就有加入大量歐美特有的規劃相關術語,中文版的主要受眾是中文地區,強調中文地區特有的概念並無不妥。若要全球化應當增加國際術語而非移除國內術語,否則就會變成地理學而不是規劃。

Longway22 (留言贡献)

不建議採用法體從屬關係主導規劃專業區分之範疇,且認為相關三個專案如必須空間規劃單列,就必須超出該三個之而有其他類似實例一同展示

H2NCH2COOH (留言贡献)

所以我的建議是恢復原狀,放在區域規劃下。因為空間規劃的概念大於城市規劃,而且有一定區域性(你誤用的「地緣」),可以視作一種區域規劃。

Longway22 (留言贡献)

檢視有關空間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一樣同屬於城市規劃之一部分,如專業分類重新審視應列之從屬於城市規劃一欄之內、不應再將三個專案單列,提作折中方案

H2NCH2COOH (留言贡献)

恰恰相反,城市規劃是空間規劃的一部分。所以應考慮是否放在區域規劃下面。

Longway22 (留言贡献)

閣下之專業認識似乎並不和專業視角,是以區域計劃課題並不全等同於都市計劃課題,尤閣下如以中文中心之等級化分門、亦抵觸到區域和都市各自之獨立專業範疇,閣下之提出並非適切

H2NCH2COOH (留言贡献)

恕我直言,我覺得你的觀點是更不專業的。專業上區域和城市根本不是相互獨立的範疇,城市是區域的核心,區域是城市的腹地,是故區域性的規劃必應當包含城市,是故空間(區域)規劃是高於城市規劃的一個範疇。維基百科固要避免晦澀難懂,但不能因為你的個人觀點而放棄專業知識。

Longway22 (留言贡献)

專業認為閣下未有專業理解到區域及城市之分野,即以城市建制本身為獨立之情況下,如閣下專門以區域核心之代指某一城市、即閣下提出之捆綁等級化規劃實施之,事實上並不可能發生——區域計劃要素並不能替代該城市建制區自身計劃要素,表面等級之考慮事實為限於區域計劃考慮包括城市在內之下而錨定其自身計劃涵蓋城市因素時之設定路線,但專業實踐而言區域計劃、僅為通盤處理區域內所含之城市及所含之其他標的全體之整體關係,並無法處理城市計劃之專業內容,故而有關論述為此。

H2NCH2COOH (留言贡献)

補充:一般認為,區域規劃是尺度上大於城市規劃,確實和城市規劃是有區別的,不涉及城市街區尺度的具體內容。就「空間規劃」而言,它囊括了各種尺度的規劃,所以嚴格來説也不等同於區域規劃;但考慮到它涉及大的區域尺度的規劃,我個人認為它可以算是區域規劃加上它在小尺度上的延伸(實際上這也不完全準確,比如日本的國土形成計劃沒有涉及城市內尺度)。這種觀點未必準確,如果覺得不合適,也可重新拆分出一個欄目(但這樣條目又過少)。

分類有很多方法,可以追求儘可能準確,但沒有十全十美的。

H2NCH2COOH (留言贡献)

城市是區域的核心並非「特指」哪個城市,而且各國的「城市」也不是一個概念,歐美的城市可能範圍只有實體城市的核心,而中國建制市的範圍很大,本身是一種區域,但傳統上的「城市規劃區」往往局限於城市核心周圍。單純就區域規劃論區域規劃,區域規劃確實不能處理城市規劃的事務。但是實際操作中,空間規劃往往是由城市規劃人員操作的,而城市規劃應當適應較之更高級(如省給或國家級)的區域規劃。

Longway22 (留言贡献)

本質而言即關聯規劃於相關地緣上並非真正的urban planning,是為regional或national為主,和專業屬性等比較之事實可謂差異有致。

H2NCH2COOH (留言贡献)

regional planning當然並非urban planning,你説這點的沒錯(重複一下,不要在這裏用「地緣」,這個詞在規劃裏是指基於地方形成的關係)。但空間規劃作為橫跨各種尺度的規劃,有regional的屬性,也有local的屬性,但是local本身是服從regional的,所以我認為「空間規劃」可以放在「區域規劃」裏面。

H2NCH2COOH (留言贡献)

當然不等同,我從未説過區域規劃等如城市規劃,之前就強調空間規劃的範疇大於城市規劃,而且這不是中文特有的認識,各國的空間規劃都是在城市規劃之上的一個範疇(參見英文版)。

Z7504 (留言贡献)

先感謝您擴充一點面量圖內容。不過看了一下,英文的「choropleth map」和「dasymetric map」名稱似乎會撞名?還是「dasymetric map」那邊您有更好的翻譯?因為「區域密度圖」似乎可以是等於「choropleth map」,也可以等於「dasymetric map」。這樣的話,若「dasymetric map」也建立條目時,主條目名顯然就不能直接使用「區域密度圖」,得用更好的說法。若您清楚的話再回覆,謝謝您

H2NCH2COOH (留言贡献)

台灣標準而言,dasymetric map應當譯作「分區比重圖」,而大陸標準的譯法是「分区密度地图」。兩個應該都和「區域密度圖」不太一樣。

其實這種翻譯撞名現象不少,如果認為真的有必要,也可以用{{Distinguish}}來區分。

Z7504 (留言贡献)

沒事,過一段時間用Category:五字作品消歧义可能就能搞定了。「dasymetric map」確實譯作「分區比重圖」會理想點,而「區域密度圖」可以考慮用該分類。

Z7504 (留言贡献)

當然,若考慮撿坑並提名DYK,可以不用ping,以免有拉票之嫌。如果有時間看到正在提名的話,自然而然會直接去投票。

Premaliang (留言贡献)

您好,

關於「機率」一頁,最後一節「譯名」中提及「一說是因為「幾率」的「幾」含義被誤認...」,查其原始來源為一註解,該註解並未提出任何證據證明此一說。您修改時將其併入本文中,行文中又隱含台灣目前採用「機率」一詞純屬誤解,本人認為如此修改並不妥當。

H2NCH2COOH (留言贡献)

後來我想到,可否用Google圖書限定時間檢索,果然有結果,比較方便查證的是『萬有文庫』中收錄的《統計學原理》,裏面找到了這個用法(參見影印版),證明「機率」亦是舊譯之一,大陸通行説法誤。已更正相關敍述。

H2NCH2COOH (留言贡献)

您好,編輯時確實有此疑慮。但由於台灣難以找到「機率」一詞作為標準的緣由的解釋,也無從查證歷史文獻,而大陸主流説法是「機率」來自「幾率」的誤認(甚至認為「機率」一詞不存在),因此只能姑且採用該説法。實際上我是有疑慮的,因為其中一個引用來源也説歷史上有「機率」的用法,但我並不知道它説的是哪個文獻。若有更好的表述可以嘗試修改。

BenjaminPML (留言贡献)

无须多言。

A Chinese ID (留言贡献)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均方」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该页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討論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適合维基百科。請参与頁面存廢討論,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在讨论期间歡迎繼續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

投票通知:試行安全投票(SecurePoll)

1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留言贡献)

由於2021年維基媒體基金會針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行動暴露了本地社群自治的一些問題,社群展開了一連串的討論以嘗試修補此前選舉制度的漏洞。

參與討論的編者認為,使用安全投票(SecurePoll,一種維基媒體內部投票系統)可能可以解決一些既有問題,包括拉票等,但是是否施行此制度則需要社群共識決定。

據此,現決定舉行一場安全投票,以決定是否在管理人員選舉中試行安全投票制度。本次投票有三個問題,除了第一題為測試題以外,其他問題的結果都可能影響中文維基百科的未來發展。

本次投票之投票期為2021年12月11日 (六) 00:00 (UTC)至2021年12月25日 (六) 00:00 (UTC)。

關於安全投票:
  1. 保密:閣下投票之內容將獲得保密,除選舉管理員以外無人可以得知。本次投票將由基金會職員擔任選舉管理員。
  2. 自由:閣下投票後到截止前,可以任意改票。新的投票內容將覆蓋先前的投票內容。
  3. 公平:為避免傀儡操控投票結果,投票時將紀錄一些技術數據,此與閣下平常編輯維基百科時相同。

參與投票

希望閣下能夠踴躍參與投票!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2021年12月11日 (六) 09:56 (UTC)


此訊息由大量訊息發送功能傳送給所有合資格投票人(包括延伸確認使用者或管理員權限持有者,在投票開始時被封禁者除外)。
如果您不希望在未來收到所有透過大量訊息發送功能發送的訊息,您可以在您的使用者對話頁內加入Category:不接受消息发送這個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