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陳宥嘉/埔里愛蘭教會
您所提交的草稿仍需改善。在2024年10月19日由Kanshui0943 (留言)审阅。 如何改善您的草稿
|
位於埔里的愛蘭教會是一間以巴宰族人為主體的教會,也是埔里基督教信仰的重要起源地。[1]其前身是烏牛欄教會,是埔里第一座基督教禮拜堂,教會的發展過程與埔里巴宰族群的社群活動、教育文化與醫療體系發展有著重要的連繫,近年移居外地的巴宰族人成立「蘭僑」組織,憑藉著基督信仰凝聚族群意識,而埔里「南投縣巴宰族群文化協會」則透過教會組織極力重振巴宰族人的傳統文化。[2]
教會發展
[编辑]愛蘭教會的前身烏牛欄教會的設立與發展,歷經清代巴宰族群的集體改信時期(1871-1895)、日本治台時期(1895-1945)走向自治、自養、自傳及戰後原住民教會發展(1945-)的三個時期。1883年烏牛欄教會正式升格為堂會,為一獨立自主的教會,另有牛眠山、大湳、城內及北山坑等支會。[3]
最早的禮拜堂由茅草屋所蓋,1871-1880大部分由信徒自行募資並在教室會的協助下完成第三間禮堂的建造,且在教會成為獨立堂會後,教勢也隨之提升,成立地方教會小會,並選出長老與執事,共同治理教會,到1883年昇格為會堂時,教勢不斷興旺,1890年文姑娘及朱姑娘來協助教會事工,蘭大衛在中部傳道時,教會的教勢達到最高峰。[4]
教育發展
[编辑]早期的烏牛欄教會除了引進新式的醫療設施外,也聘請地方仕紳黃利用擔任「耶穌教小學校」的首位教導,教授漢學,[5]日治時期,因當時漢人社會中存有嚴重的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的觀念,導致普遍女子的就學機會並不高,日本政府為教育平埔族女子,於1898年設立「埔里社公學校烏牛欄分教場」,藉由烏牛欄基督教禮拜堂為教學地點,最初有平埔族女子三十二人,因教學成效不錯,又再1899年(明治三十二年)改為埔里社公學校烏牛欄分校。1901年(明治三十四年)增設男子部,招收平埔族子弟。1911年(明治四十四年)獨立為「烏牛欄公學校」。早期的信徒不分男女皆受教育,日語成為教學必備語言,巴宰族人在校使用日語,家中則可用族語,教會的主日學則採用羅馬拼音學習漢字,學習風氣盛行遍及埔里各村社,甚至有人曾進修高等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