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颱風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丙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气象专题 (获评丙級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气象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氣象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災害管理专题 (获评丙級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災害管理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災害管理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热带气旋专题 (获评丙級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热带气旋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熱帶氣旋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颱風

[编辑]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

目前維基對於太平洋颱風命名很混亂,好不容易最近定調為「颱風+中文名」,但一些香港參與者將之稱為「熱帶風暴」。例如桑美、寶發這兩個只差1天形成的颱風,就分別命名為颱風桑美強烈熱帶風暴寶霞,可謂非常混亂。

所以想請未來是否能統一以「颱風」為條目名稱?熱帶風暴似乎也包括了颶風,嚴密來說並不恰當。而「颱風」與「Typhoon」可對譯又同源,實在好多了。例外,加上「強烈」也不適當,因為颱風強度是一直改變,毋需作為條目名稱之一。至於各地的差別可以在文章內進一步描述,以上,不知諸君意見何如?--Koika 23:01 2006年8月8日 (UTC)

  • 這裡曾經討論過一下,可做為本討論的參考資料。--百楽兎 01:48 2006年8月9日 (UTC)
  • 根據香港習慣,熱帶氣旋到了一定的強度才會稱為「颱風」。「強烈熱帶風暴」是香港的用法,類似台灣的「輕度颱風」。建議統一使用「熱帶氣旋」,即「熱帶氣旋+中文名」,避免隨著強度不同造成名稱有異。 -- 158.182.1.30 10:20 2006年8月9日 (UTC)
  • 我主張用「颱風」,對映英文及其他外語的最佳考量。--Koika 23:22 2006年8月9日 (UTC)
台灣的學術單位對不同等級的熱帶風暴也稱之為颱風,既是學術名詞,也同時是常用詞。在詞條的命名上可用重新定向的功能互相補足。另外維基百科上有專業氣象背景的參與者不多,與其我們一群門外漢討論老半天,不如趁著颱風季熱門時段,多鼓勵一些有氣象方面專長的朋友來參與編輯工作,讓維基百科在「質」方面有更多提升的空間。--KJ(悄悄話) 04:39 2006年8月10日 (UTC)
不过宝霞和玛莉亚确实是没有登陆就减弱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和台风还不一样,有所区别并不会造成混乱,可以在正文中用西太平洋第……号热带气旋来统一。--方洪渐 02:29 2006年8月11日 (UTC)
但一個同一名稱但吹襲年份不同颱風或熱帶氣旋,應用最強時風力等級+名稱+年份作標題或以統一為颱風+名稱+年份作標題或以颱風+名稱標題內加建年份分類。以上三項應用那個?--Onon19820531 09:09 2006年8月14日 (UTC)

英文版「熱帶氣旋」專題討論出很不錯的命名常規,我們或許可以參考。基本上,正在形成的熱帶氣旋如果內容尚不多,可以寫在本年颱風季的主條目,例如2006年太平洋颱風季,等待資料變得太多再分立單條。這個時候,它的級別名稱(建議僅粗略歸類至「熱帶低壓」「熱帶風暴」「颱風」三種)應該大概清楚了,這樣就可以採用「級別」+「專名」的形式。另外要注意的是,很多颱風名字是循環使用的,因此應該只有最重要的(破壞很大或者退休或者無疑會在本次退休的名字)才可以不加年分區分。例如颱風珍珠,如果「珍珠」沒有退休,或者若干年以後提到「颱風珍珠」不一定會想到2006年的這個颱風的話,就應該命名為颱風珍珠 (2006)。詳細的規則,希望能有人整理一下,經共識達成規則。--roc (talk) 22:13 2006年8月26日 (UTC)

匿名用戶為將旋風(cyclone)改為特強氣旋風暴(very severe cyclonic storm)

[编辑]

這是錯的,北印度洋沒有Typhoon或Hurricane的稱呼,他們直接用cyclone,看en:1970 Bhola cyclone條目就知道,人家不會說Bhola very severe cyclonic storm。把孟加拉灣的氣旋全部稱作very severe cyclonic storm會不會太未經思索了一點?那是不是剛形成弱得半死的氣旋也要叫他特強氣旋風暴(very severe cyclonic storm)?

這種說法就好像說「西太平洋稱熱帶氣旋為超級颱風(super typhoon)」一樣奇怪?未命名 (留言) 2008年1月8日 (二) 16:14 (UTC)[回复]

我大概知道這位匿名用戶在想什麼,你大概是港澳用戶,對於你們來說,熱帶氣旋有三或四級Tropical Storm→Severe Tropical Storm→Typhoon,有時候用JTWC的分級,就多了一級Super Typhoon。對於你們來說,「Typhoon」是一個等級,所以你就把Typhoon這個等級拿到孟加拉灣對照,得出「Severe Tropical Cyclone」這個東西。
問題是目前颱風條目那段的敘述,是在說明熱帶氣旋在各地的俗稱,不是等級。很多地方颱風指的包括Tropical Storm、Severe Tropical Storm、Typhoon、Super Typhoon,上面這些都被俗稱為颱風,像是台灣、日本等地;事實上,即使是港澳或是JTWC也只是標準比較嚴而己,只有在Typhoon(等級用語)以上才叫颱風。簡單的說,那段的敘述是說在西太平洋,我們會把某種等級(至於用何國的等級先不論)的熱帶氣旋稱做Typhoon(俗稱用語)。同樣地,在大西洋及東太平洋,我們會把某種等級的熱帶氣旋稱做Hurricane(俗稱用語)。
對照孟加拉灣,那裡是把某種等級的熱帶氣旋稱做cyclone(俗稱用語),至於cyclone的等級如何區分那是另外一回事。這裡不是敘述等級,不能把Typhoon這個等級拿到孟加拉灣對照成為Severe Tropical Cyclone,然後把Severe Tropical Cyclone當成孟加拉灣熱帶氣旋的俗稱。未命名 (留言) 2008年1月8日 (二) 16:49 (UTC)[回复]
英文維基說「rarely use"cyclone"without additional qualification」,你也說了這是專家的說法,但是那一段是在講俗稱,俗稱就是當地人如何籠統的概稱這個東西,當地人就是說cyclone。為什麼看得出來是在講俗稱?因為如果說每秒32.7米或以上在西太平洋叫Typhoon的話,那麼在北印度洋中每秒32.7米或以上除了Severe Tropical Cyclone,還有更高的Super Cyclonic Storm可以對照世界氣象組織的Typhoon,所以可見不是等級的用法。談等級的話,條目下面就有寫,重要的是,條目中不能忽略世界上就是有人這麼俗稱的,這個你看日文版分類、命名那段,還有最下面那個表就明白了。未命名 (留言) 2008年1月9日 (三) 09:42 (UTC)[回复]

cyclone是氣旋,不是旋風,而且當地(印度)人最常用cyclonic storm作籠統的概稱,不是cyclone202.40.137.199 (留言)

另外,俗稱已在熱帶氣旋談及。本文中該句不是有關俗稱

在氣象學上,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級12級(即每秒32.7米或以上)稱為颶風(hurricane)或本地近義字(local synonym),颶風的名稱使用在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而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使用的近義字是颱風(typhoon);在孟加拉灣則另稱為特強氣旋風暴(very severe cyclonic storm)。

留意在孟加拉灣前是用分號,是"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的延續202.40.137.199 (留言)

我之前斷線兩次,打的資料都不見了,又要下班了,我簡單回答一下:
  1. cyclone是氣旋沒錯,但同時也當做熱帶氣旋在印度洋的別稱,就是旋風(cyclone)。
  2. 台灣這邊的資料都把印度洋的熱帶氣旋稱為旋風(cyclone),至少我從小就是這麼學的,現在的教科書不知道有沒有?當然,台灣的資料不一定和其他的地方一樣,所以我就不特別拿出來講了,但你google「印度洋+旋風」,可以知道不分各地很多人就是這麼用的。無論如何,這裡不是等級的用法,所以你再改成Severe Tropical Cyclone並不正確。
  3. 你說的那一段,我記得當初我曾在前人的編輯基礎上調過文章順序,所以標點符號不一定通順,而且如果有這個疑慮,「近義字(local synonym)」←這裡改成句點你可以接受嗎?如果也是不行的話,那麼這裡和標點符號其實沒關係。未命名 (留言) 2008年1月10日 (四) 10:06 (UTC)[回复]

cyclone是熱帶氣旋的簡稱,不是別稱

我看過不少台灣舊版資料(包括舊版颱風百問)寫旋風,但最新版颱風百問已改成氣旋[1],況且印度最常用的詞始終是cyclonic storm(氣旋風暴)。

再者,俗稱已在熱帶氣旋談及,實在與本文無關。提及颶風只是由於世界氣象組織WMO-No.471文件把此分級叫作Hurricane (or local synonym)。印象中此段原本大约是

在氣象學上,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級12級(即每秒32.7米或以上)稱為颶風(hurricane)或本地近義字(local synonym);而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使用的近義字是颱風(typhoon)

作為解釋颱風定義,這已足夠

"颶風的名稱使用在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及"在孟加拉灣的用字"兩事實在與本文無關,宜於熱帶氣旋談及202.40.137.199 (留言)

旋風、氣旋不是重點,重點是它就叫cyclone(有翻成旋風也有翻成氣旋的),你如果要用cyclonic storm也行,總之用Severe Tropical Cyclone把它當成一個分級是很奇怪的,而且你上面引的颱風百問就是用cyclone,下面這個中國大陸網站就用旋風[2],注意這個網站內容的分級和台灣不同,所以應該不是抄台灣的。
你說「俗稱已在熱帶氣旋談及,實在與本文無關。」那麼我也可以說「分級已在熱帶氣旋談及,實在與本文無關。」因為你如果要用世界氣象組織的定義來討論「熱帶氣旋的分級」的話,那麼才要在熱帶氣旋條目討論。
日本的用法
事實上本條目將颱風定義為(32.7米╱秒或以上)本來就是一個片面的描述,因為在台灣、日本、韓國,颱風的定義是(17.2米╱秒或以上),你可能會說要以世界氣象組織為準,但是如果要做一個完整的定義,那麼每個地方的用法都要寫出來。否則像2007年太平洋颱風季裡面的條目,未達32.7米╱秒或以上的不是都要砍掉了。
況且只有台灣、日本、韓國這麼用嗎?看看下面幾個條目:
  1. en:List of Atlantic hurricane seasons →hurricane
  2. en:List of Pacific typhoon seasons →typhoon
  3. en:List of North Indian Ocean cyclone seasons →cyclone
可見這是並列的用法,那一段講的就是這個並列的概念,而我們不應該將這個概念刪除掉假裝不存在,至於分級,才應該是要放在熱帶氣旋中討論。未命名 (留言) 2008年1月10日 (四) 12:57 (UTC)[回复]
再補一個en:Cyclone (disambiguation)的解釋,裡面的第二個解釋;還有像en:Cyclone Sidr這樣的命名就更不用說了。cyclonic storm當然是比較學術性的講法,但口語上就是cyclone。
回過頭來,現在應該可以釐清目前爭議的根源就是「到底目前颱風這個條目,指的是西太平洋熱帶氣旋的俗稱?還只是熱帶氣旋的一個等級而已?」如果堅持把目前「颱風」這個條目當成一個「等級」的話,那麼下面的分級、命名、路徑等段落都可以刪掉了,因為下面討論的根本就是所有在西太平洋的「熱帶氣旋」的分級、命名、路徑(包括港澳不認為是颱風而台灣、日本認為是颱風的熱帶風暴),現在還留著,表示一開始就不是朝等級的方向寫。未命名 (留言) 2008年1月10日 (四) 13:55 (UTC)[回复]

hurricane, typhoon, cyclone從來不是並列的, 3個字當中只有hurricane和typhoon是對等

關於颱風名稱鏈入頁面問題

[编辑]

不應該將其鏈入某該名熱帶氣旋條目,應鏈入消歧義頁面。1403FAXAI留言2014年8月13日 (三) 02:06 (UTC)[回复]

關於熱帶氣旋的條目

[编辑]

感謝許多專業維基人的翻譯,關於各個颶風的條目正日益完善、精緻,甚至優特條目都可以與英文版同步了。我比較疑惑的是,這裡肯定有許多中文維基人是生活在颱風的活動地域裡,可是卻未曾有氣象領域的專業編輯者出面編輯颱風的條目,更遑論成為優良條目、特色條目。颱風與颶風的質量差異普遍來說顯而易見。在下對氣象領域一竅不知,還懇請有心人與大家探討之。-- 大虎士革阿拉伯夢 2015年9月30日 (三) 15:47 (UTC)[回复]

  • 感谢许多专业维基人的翻译,关于各个美国硬币的条目正日益完美、精致,甚至优特条目都可以与英文版同步了。我比较疑惑的是,這裡肯定有許多中文維基人是生活在人民币港币新台币的活动地域里,可是卻未曾有钱币领域的專業編輯者出面編輯人民币港币新台币的条目,更遑論成為優良條目、特色條目。美国钱币和中国钱币的质量差异普遍來說顯而易見。在下對钱币領域一竅不知,還懇請有心人與大家探討之。--7留言2015年9月30日 (三) 16:47 (UTC)[回复]
    • 感谢许多专业维基人的翻译,关于各个奥斯卡金像奖的条目正日益完美、精致,甚至优特条目都可以与英文版同步了。我比较疑惑的是,這裡肯定有許多中文維基人是生活在金鸡百花奖香港电影金像奖金马奖的活动地域里,可是卻未曾有电影奖项领域的專業編輯者出面編輯金鸡百花奖香港电影金像奖金马奖的条目,更遑論成為優良條目、特色條目。奥斯卡奖和中国电影奖项的质量差异普遍來說顯而易見。在下對电影奖项領域一竅不知,還懇請有心人與大家探討之。--7留言2015年9月30日 (三) 16:47 (UTC)[回复]
      • 感谢许多专业维基人的翻译,关于各个外语电影的条目正日益完美、精致,甚至优特条目都可以与英文版同步了。我比较疑惑的是,這裡肯定有許多中文維基人是生活在华语电影的活动地域里,可是卻未曾有电影领域的專業編輯者出面編輯华语电影的条目,更遑論成為優良條目、特色條目。外国电影和中国电影的质量差异普遍來說顯而易見。在下對电影領域一竅不知,還懇請有心人與大家探討之。--7留言2015年9月30日 (三) 16:47 (UTC)[回复]
        • 感谢许多专业维基人的翻译,关于各个肯塔基州州长的条目正日益完美、精致,甚至优特条目都可以与英文版同步了。我比较疑惑的是,這裡肯定有許多中文維基人是生活在省长市长特首县长镇长乡长校长的活动地域里,可是卻未曾有行政长官领域的專業編輯者出面編輯中国地级行政领导人的条目,更遑論成為優良條目、特色條目。外国州长和中国省长的质量差异普遍來說顯而易見。在下對XX长領域一竅不知,還懇請有心人與大家探討之。--7留言2015年9月30日 (三) 16:47 (UTC)[回复]
    • (:)回應:看到閣下能夠舉我一隅以三隅反,實在認同。是的,您我都提出了各領域條目的盲點,那該如何解決呢?我只是點出一個現象,渴望獲得諸位用戶文明的分析。-- 大虎士革阿拉伯夢 2015年9月30日 (三) 16:58 (UTC)[回复]
    • 有什麼好疑惑的,就沒有相關的專家在中文維基百科上啊,這是維基百科人手不足的問題,跟條目無關--Liaon98 我是廢物 2015年9月30日 (三) 17:38 (UTC)[回复]

部分內容需要合併至熱帶氣旋條目

[编辑]

這個條目除了名稱由來外所講述的事都不限於颱風,而是有關熱帶氣旋,所以在下認為需要合併至太平洋颱風季條目。Morgan Siu留言2017年3月19日 (日) 08:50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颱風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7月27日 (四) 14:06 (UTC)[回复]

未通过的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