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维权律师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权律师是否应该改为人权律师?[编辑]

这个是参考资料,我认为“维权律师”本身并不准确,参照他们的行为我认为应该全部改为人权律师。--黑雪姬留言2013年4月19日 (五) 03:25 (UTC)[回复]

(+)支持,還要把所有有限公司改為株式會社--114.32.80.13留言2013年4月19日 (五) 05:39 (UTC)[回复]
这两者并无太大关系吧,这跟在北极看企鹅是一样的南辕北辙。--黑雪姬留言2013年4月19日 (五) 06:10 (UTC)[回复]
(!)意見--諸位可參考中國維權運動條目介紹,「維權運動」也稱為「人權運動」;但是在中文媒體普遍都用「維權律師」,英文則是用「Wei-quan lawyer」及「Human right lawyer」。以台灣法律界的理解,「維權(可能包括基本人權外的權利)」的範疇 是大於「人權(常指基本人權)」。Wetrace留言2013年4月19日 (五) 11:12 (UTC)[回复]
律师只会维护雇主权益,所以维权律师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反而是人权律师更为清晰。--黑雪姬留言2013年4月19日 (五) 11:15 (UTC)[回复]
關於這點,可以看看template:中國維權律師的討論頁,之前有蠻多討論以及許多文獻可供參考。Wetrace留言2013年4月19日 (五) 11:20 (UTC)[回复]
参考与事实本身存在差异时,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事实到底是什么。维权律师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概念,看着错误的资料自然会得出更错误的答案。--黑雪姬留言2013年4月19日 (五) 11:22 (UTC)[回复]
貌似在业内只有“人权派律师”或“公益派律师”的说法,指利用法律以伸张公义、影响社会的律师执业理念。具体应该询问专业的律师。—Snorri留言2013年4月19日 (五) 11:24 (UTC)[回复]
有公益派这货?--黑雪姬留言2013年4月19日 (五) 11:28 (UTC)[回复]
只是见到过。其实这些东西问专业的律师最好。—Snorri留言2013年4月19日 (五) 11:30 (UTC)[回复]
(!)意見--我剛剛查閱了 當時的討論Template_talk:中國維權律師,發現 黑雪姬當時也參與了討論呢。
  1. 這個名詞 既然在西方社會、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等地都是這麼用,包括法律界也是這麼稱呼,台港還開了研討會,那也就是有其存在的理由。
  2. 「維權」確實是 律師的天職,但「維權律師」在中國大陸的職業風險非常高,因此...總之...大家都這麼稱呼...也讓我們思考「律師 不都是 勇於履行律師的天職」,或者說「有些環境,律師維權會比較辛苦」。中國雜誌報導浦志強,也是稱之「維權律師」囉
  3. 那麼,請教黑先生的看法,維權運動是否也該改為「人權運動」?全球媒體都這麼報導中國維權...。另個角度,中國大陸的上訪(訪民)在西方與台灣沒有這種制度,台灣有「陳情」、「請願者」,但 還是存在「訪民」這樣的群體,中國與海外媒體也都這麼報導。以上觀點提供參考囉Wetrace留言2013年4月19日 (五) 11:35 (UTC)[回复]
似乎你很偏重台湾的说法,但我看香港那边似乎人权律师居多。wetrace这是犯了维基百科的地域主义大忌啊。--黑雪姬留言2013年4月19日 (五) 12:37 (UTC)[回复]
(:)回應--User:BlackLotux誤解了。其實 「維權律師」的說法 似乎是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香港、西方跟進,香港有個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喔,還出了專書介紹「維權律師的概念與處境」呢。台灣、香港 多用「人權律師」,因為維權是很自然、當然,也不會遭到報復或恐懼;台灣、香港的「人權律師」所處理的案件範圍,相對小於中國的「維權律師」概念---總之「中國維權律師」成為一個受到國際社會關注的律師群體,就像「維權人士」的概念一樣---台灣不稱呼本地人維權人士,但卻會稱中國大陸維權人士。Wetrace留言2013年4月19日 (五) 12:44 (UTC)[回复]
从实际处境看,他们所做的也全部是维护人权,那么人权律师才是最为准确的事情,这个问题上香港人看得很清楚,为何你就看不清楚呢?--黑雪姬留言2013年4月19日 (五) 14:24 (UTC)[回复]
(*)提醒新華網人民網也使用「維權律師」一詞。--Kolyma留言2013年4月19日 (五) 17:46 (UTC)[回复]
他们怎样使用不代表这个词的正确性。中国大陆街头也有很多手写的错别字,如果将这些来源算进去的话,那些错别字都足够写进字典里了。但为何这些错别字没有写进字典?这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错别字。--黑雪姬留言2013年4月20日 (六) 16:02 (UTC)[回复]
我還以為新華網、人民網在中國大陸很具有權威性;經您這麼一說,似乎與街頭錯別字同等級。--Kolyma留言2013年4月21日 (日) 00:34 (UTC)[回复]
这(同等级)不是我说的,是参与这次讨论的大纪元爱好者说的。--黑雪姬留言2013年4月21日 (日) 02:04 (UTC)[回复]
小小建議:如果您不認同,建議您不要引用。--Kolyma留言2013年4月21日 (日) 03:28 (UTC)[回复]
我会酌情引用的,请相信一个成年人的智力,谢。--黑雪姬留言2013年4月22日 (一) 10:10 (UTC)[回复]

很奇怪的是,这个讨论里坚持使用“维权律师”的,全都不是大陆人,然后列举出一大堆大陆维权律师如何如何的事例,好像自己对大陆很懂的样子。而且列举大陆维权律师惨况,跟“维权律师”这一定义本身模糊失焦,到底有什么关系?--黑雪姬留言2013年4月20日 (六) 16:10 (UTC)[回复]

跟「是不是大陸人」有什麼關係?中國大陸很多消息,在大陸反而不一定獲知。您讓在下很疑惑:「大陸媒體普遍用維權律師、維權運動」,您是大陸人 卻不斷質疑...從服務百科讀者的角度來說,「維權」當然是服務讀者搜尋及閱讀的最佳選項。Wetrace留言2013年4月21日 (日) 03:25 (UTC)[回复]
給個建議好唄?台、港既然常用維權律師,這個詞不是真的不常用,而是在地域性常用,中國大陸的習慣用法由中國大陸維基人確定後,那就以先到先得的原則看創立者選擇採用哪個地區的慣用語;其他地區就以字詞轉換及重定向解決。--Reke留言2013年4月20日 (六) 18:56 (UTC)[回复]
謝謝樓上的意見,這幾個條目或分類,有些很久以前建立,就已經都是用「維權」了。
  1. 黑雪姬先生昨天已經自行把Template:中國維權律師中國維權運動改用「人權」....這些條目,從過去以來就一直是用「維權」,包括「維權人士」分類、「維權案件」...已經是非常普遍的說法、具備很高關注度---(如果改成「中國人權運動」反而欠缺關注度而且涉及「原創研究」),對讀者來說也習慣查詢,連中國媒體都用「維權律師」...在下不明白黑雪姬何以如此堅持??
  2. 英文優良條目,就是en:Weiquan_movement(介紹中國維權運動),裡面的章節也是「Weiquan lawyers」。當中國、港澳、台灣、西方媒體、包括許多學術論文都用 維權律師...維基百科該用哪一個?現有、
  3. 「維權運動」這跟錯別字沒關係吧??我不認為中國社會、學術界、法律界、媒體界+國外媒體、學術界、法律界 會同時這麼愛用錯別字而始終不渝....提供參考。
  4. 黑雪姬先別再搬遷來搬遷去了...。前面舉過例子,難道要把上訪條目也改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式請願還是什麼?
  5. 黑雪姬再看看template:中國維權律師的討論頁,當時您也參加了討論,有相當多的資料引述可證。Wetrace留言2013年4月21日 (日) 00:47 (UTC)[回复]
老話重提,真不懂在媒體上常見的“維權律師”怎麼就好像是原創似的在維基這裡被某一再否定。1、在下重申:【維權】這個詞與【人權】這個詞完全不同,前者屬動賓式,後者屬偏正式,這是基本語法常識。顯然不能替代使用!2、黑雪姬認為是大陸外的人在堅持用“維權律師”,這個很好辦,請你跟大陸律師界詢問一下。我上次就想過,如果黑雪姬認為維權律師這個詞不應該出現在維基條目上,我將把這裡的交流意見拷貝下來,發給陳有西律師網頁,申明維基上的論戰,請他們自己以後多關注維基,如能親自上來編輯,那是最專業的好事。當然,我最希望黑雪姬自己拷貝貼給他們,因為這是他最疑惑並且反對的地方。我非常不願意代勞!除非,這種費時間的爭議沒完沒了,不得已而去打擾他們。不知道諸位基友認為我這一方法是否適宜?--維基準天使Gretchen留言2013年4月21日 (日) 01:45 (UTC)[回复]
那请问诗老太为何不去问问大陆的法律界?--黑雪姬留言2013年4月21日 (日) 02:02 (UTC)[回复]
大量的報導,都是採訪中國法律界。能否請黑雪姬去查查?黑雪姬一再把中國維權運動更名移動為中國人權運動...??在下真的不大理解??您談的是「維權律師」,現在連普遍使用的「維權運動」都被您自行「原創研究」更名了....。只要Google一下,看到大量的用法,從邏輯上就可知悉兩者的區別。Wetrace留言2013年4月21日 (日) 03:16 (UTC)[回复]
说到中國維權運動,那可真是连条目名字本身都是原创研究。我已经开始对此条目作出修正。--黑雪姬留言2013年4月21日 (日) 12:40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