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病毒/Selected article/15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abies
Rabies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之人畜共患病,可於恆溫動物身上造成嚴重腦炎。沒有接受疫苗免疫的感染者,當神經症狀出現後幾乎必然死亡,通常的死亡原因都是由于中枢神经-脊髓)被病毒破坏,通过被染病動物或患病者抓傷或咬傷傳播,很多時令染病的人或动物特別活躍,在沒有被激怒的情况下发起攻擊,展現其他不尋常的行為。狂犬病的早期症狀包括發燒與傷口的刺痛感,稍後則可能會出現暴力行為、不可自制的興奮感、恐水症、部分肢體癱瘓、意識混亂或喪失知覺英语unconsciousness。自染病到病發的時間為一至三個月,但因人而異的程度相當大:長可長至一年,短可短到一週內,狂犬病只有在症狀出現後方可確診,但是此時致死率已达几乎百分百,幾乎不可治癒,僅有少數狂犬病發病者能在接受密集的密爾沃基療法後存活。

大多數的人類狂犬病案例都是被染病犬隻咬傷(>99% ),尤其在非洲國家及印度第三世界國家。在美國等發達的國家,因為犬隻普遍接受疫苗及流浪動物控管,因此蝙蝠是最常見的狂犬病原因。動物管制與疫苗施打计划使得許多地區的犬隻感染狂犬病風險下降。對於感染狂犬病高風險者,一般建議在暴露於危險前施打疫苗。針對已經暴露狂犬病的患者,狂犬病疫苗與狂犬病抗體都能在症狀出現前阻止疾病的繼續惡化,被動物咬傷後清洗傷處十五分鐘在可某種程度上防止病毒傳播。狂犬病每年在全世界造成26,000-55,000人死亡,當中有多於95%發生在亞洲非洲。除了南極洲外,狂犬病遍佈世界其他六大洲中的150餘個國家。有三十億人居住在仍有狂犬病的國家中。在歐洲澳洲,狂犬病只能在蝙蝠身上見到,許多島國則根本沒有狂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