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病毒/Selected article/1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黃熱病
黃熱病

黃熱病是一種急性病毒病,症狀通常包括發燒冷顫食慾下降噁心、肌肉痛)」與頭痛。症狀通常在發病5天內會改善;有些病人會在症狀改善1到2天後,發燒再度發生,出現腹痛,肝臟損傷導致黃疸,這類病患併發出血和腎衰竭的風險較高。

黃熱病是一種黃病毒科節肢介體病毒——黃熱病毒引起的,此病毒是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一个人类病毒(发现的第一个病毒則是烟草花叶病毒),也是第一个证实由蚊子进行传播的病毒,主要的傳播方式是蚊蟲叮咬。在都市中,主要的黃熱病病媒蚊是埃及斑蚊。目前已有安全有效的黃熱病疫苗,有些國家會要求旅客入境前需接種;其他預防感染措施包括減少病媒蚊等。

黃熱病源自非洲,17世紀時因奴隸貿易傳往美洲,並在歐美非三洲都爆發過大流行,直到18、19世紀,黃熱病都還被視為最危險的疾病之一。現在黃熱病每年感染約20萬人,並造成3萬人死亡(近九成發生在非洲)。有十億人口生活在黃熱病疫區,包括位處於熱帶南美洲非洲亞洲則無。自1980年代起,雖然早已有了特效疫苗黃熱病感染數再次開始上升,推測可能原因包括具免疫力的人口減少、都市化造成人口密度提升、便利的人口移動、以及氣候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