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顧獻樑
本草稿尚未提交審核
提交前,请先查閱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下常見錯誤。 要让草稿被接受,需要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我们强烈不鼓励您創建與您自己、您所在的組織、其對手或其產品相關的條目。如果您仍要这么做,请申报利益冲突。 注意:若您提交之后,本模板出现在页面最下方,表示您已成功提交。
如何改善您的草稿
|
顧獻樑 教授 | |
---|---|
英文名 | Koo, Hsien Liang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14年9月12日 上海市 |
逝世 | 1979年3月23日 台北市 |
国籍 | 中華民國 |
别名 | 學名「憲良」,一名良,筆名顧樑。 |
教育程度 | 國立清華大學1935年畢業 |
活跃时期 | 「1960年—1979年」與余光中、許常惠、楊英風等推動現代藝術活動。 |
儿女 | 顧元樺(九九)、顧元櫳(一百) |
顧獻樑(英語:Koo, Hsien Liang,1914 年9月12日—1979年3月23日 ),祖籍江蘇川沙(今上海浦東),1914年生於上海市。臺灣藝術評論家,評論範圍含繪畫、文學、音樂、建築各領域。先後畢業於上海市民立中學、北京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1935年)。1947年顧氏赴美遊學,在波士頓、紐約研究美術史、建築史、考古學、美術館和博物館學。1960年應行政院邀請,來台籌辦「中國古藝術品赴美巡展」,旋定居台灣。顧氏在台灣二十年期間,於1971年擔任淡江大學建築系系主任,並在清華大學、中原大學、淡江大學、逢甲大學、銘傳大學、實踐大學、文化大學擔任客座教授,講授藝術概論相關課程,並積極參與各類藝文活動之籌劃與展演,其相關之演講記錄、著作見於各媒體。[1]
生平
[编辑]顧獻樑出生於上海市(今上海浦東),父親早年遊學日本研習印刷,在上海商務印刷廠任職,育有七名子女,顧氏在兄弟中排行第六,因而有「六哥」之名,學名「憲良」,一名良,筆名顧樑,後以獻樑定名。顧氏從小接受西式教育,畢業於民立中學(1931年),後考入清華大學理學院化學系,大二轉讀文學院外國語文學系,1935年顧氏大學畢業。[1]
1937年抗戰爆發前,顧氏在上海主編《書人》月刊,也在華美報館擔任秘書兼專刊主編。1938年,由重慶赴昆明接受聯合藝專校長滕固之邀擔任圖書館主任,並教授「中國音樂史」、「中國美術史」、「西洋美術史」,1940年3月重返重慶。[1]
1941年8月下旬他到甘肅敦煌考察千佛洞,隔年返回重慶擔任「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之設計、籌備、研究人員,及國際代表。中央大學並聘顧氏為特約專題學術講座「敦煌藝術研究」,以繪畫、雕塑為主,展開「敦煌學」之教學,編輯《華聲》半月刊,並擔任教育部「第三屆全國美術展覽會」的總編輯。
1945年抗戰勝利,顧氏回到上海,擔任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發言人。[1]
1947年7月顧氏赴美,先在波士頓新梅氏陶瓷研究所研究陶瓷,在哈佛大學研究美術史、建築史、考古學、美術館學和博物館學,並擔任哈佛校內三大美術館之一的佛格美術館(Fogg Art Museum)東方部中國暨敦煌的藝術諮詢及客座研究員。1949年,他轉往紐約,在紐約大學研究音樂史、舞蹈史,並於博洛斯氏研究陶瓷製作,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戲劇史和莎士比亞。[1]
1954年創立「白馬文藝社」顧氏擔任社長,胡適擔任導師。[2]
1959年顧氏離開紐約之前,在紐約社會研究所學院皮氏戲劇研究所,研究戲劇編導及表演,莎士比亞、蕭伯納作品,並擔任紐澤西州立大學中國藝術史特約講座,講授「中國及東亞藝術史」,設立米舟畫廊(Mi Chou Gallery)──中國當代藝術中心。在紐約州立大學開辦中國文化、藝術史特約講座,講授中國文化史、藝術史、文學史,並在紐約舉辦「中國.舞蹈.戲劇展覽會」。[1]
1959年8月顧氏接受教育部的聘請以藝術教育顧問的身分第一次來台灣講學,巡迴各大學講授「藝術史」和「繪畫史」。次年4月他再度受邀返台,協助行政院籌畫「中國古藝術品赴美巡展」事宜。自此他定居台灣,為台灣的藝術教育奉獻畢生所學20年,於1971年擔任淡江大學建築系系主任,並曾在清華大學擔任「藝術欣賞」的老師,及其他各大學分別授課,1976年1月在士林中十二路的自宅成立了「新代藝術中心」。[3]
顧氏自紐約返台後,奉獻台灣藝術教育,南來北往地跑遍了台灣北、中、南各大專院所,是一位盡心盡力的藝術教育導師![4]
著作
[编辑]主要著述 | 期刊 | 分類 |
---|---|---|
論批評和中國音樂之路 | 《晨光》,第11卷第4期,1963年6月,頁3-4。 | 音樂 |
論製樂小集 | 《文星雜誌》,第7卷6期,1961年4月,頁30-31。 | 音樂 |
再論製樂小集 | 《文星雜誌》,第8卷1期,1961年5月,頁25-26。 | 音樂 |
新樂初奏序──一宗劃時代的嘗試 | 《聯合報》,第8版,1961年12月20日。 | 音樂 |
許常惠作曲〈葬花吟〉序 | 《中央日報》,1962年3月27日。 | 音樂 |
周文中:東西音樂「再」合流的砥柱 | 手稿 (1966年3月25日) 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音樂 |
「知難」的女青年鋼琴家:楊璃莉 | 手稿 (1966年10月20日)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音樂 |
舊家池園裡三朵多新鮮的花 | 手稿 (1964年)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舞蹈 |
一甲子舞蹈回憶線索──從大陸經海外到台灣 | 《雄獅美術》,79期,1977年7月30日,頁58-63。 | 舞蹈 |
王仁璐與她的白娘子 | 手稿 (1968年)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舞蹈 |
「不會走就想跑」──首屆巴西國際芭蕾舞競賽選拔評審經過 | 《文星雜誌》,第8卷2期,1961年6月,頁28-29。 | 舞蹈 |
蠟梅:台北本紀 | 手稿(1977/7/24)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戲劇 |
蠟梅 (劇本) | 手稿(1977/7/24)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戲劇 |
變.新意.新意境──論胡、喻近年的水墨畫 | 《聯合報》,第16版「聯合周刊」,1966年12月31日。 | 書法 |
張杰開始「變」了 | 手稿(1970年)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書法 |
中國繪畫往哪裡去 | 《大學論壇》革新第5期,1962年6月 | 繪畫 |
中國繪畫的色彩與精神──顧獻樑教授的最後演講 | 《聯合報》,第12版「聯合副刊」1979年3月27日。 | 繪畫 |
教「詩」「畫」帶路,迎接文藝「新」興──第一屆「現代藝術季」揭幕辭 | 演講稿(1966年3月25日)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繪畫 |
古藝術品運美展覽蠡測 | 手稿 (1961年12月)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繪畫 |
歷代名畫引勝第一宮樂圖 | 《文星雜誌》,第7卷3期,1961年1月,頁23-24。 | 繪畫 |
代表美國畫「紐約派」初引 | 《筆匯》,革新號2卷7期第57號,1961年5月,頁22-23。 | 繪畫 |
論巴西代表女畫家達雅 | 《美術雜誌》,10期,1971年6月,頁7-8。 | 繪畫 |
刮目相看一少年──寫在李雙澤首次繪畫個展前夕 | 《雄獅美術》,40期,1974年6月,頁105-106。 | 繪畫 |
為李雙澤破涕為笑 | 手稿(1977年9月10日)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繪畫 |
李雙澤作品 | 手稿(1977年)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繪畫 |
柯錫杰第二次個人影展序 | 《聯合報》,第7版,1963年4月6日。 | 繪畫 |
廖修平繪畫至上 | 手稿(1970年)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繪畫 |
油/版畫家廖修平:畫,人 | 《美術雜誌》,1971年6月。 | 繪畫 |
一個速「變」成功的例子──呂無咎君 | 手稿 (1962年2月16日)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繪畫 |
繪畫史上的一片新葉──《呂無咎畫選》序 | 光啟出版社,1962年4月出版 | 繪畫 |
曾培堯首次個人畫展序 | 《聯合報》,第6版「新藝」,1962年7月13日。 | 繪畫 |
劉生容第四次畫展序 | 《聯合報》,第6版,1963年3月17日。 | 繪畫 |
劉生容:中日新畫因緣錄 | 手稿(1973年8月1日)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繪畫 |
Old Capital New Art | 手稿(1963年10月)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繪畫 |
畫壇新人 陳正雄 | 《聯合報》,第16版「 聯合周刊」,1967年2月4日。 | 繪畫 |
「石」油畫家林勝雄 | 手稿(1970年代)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繪畫 |
在愁苦中求全:論鍾慶煌 | 手稿(1971年)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繪畫 |
論「焊畫」家李朝進 | 手稿(1971年)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繪畫 |
入門和上路:侯翠杏、林美珠油畫合展序 | 手稿(1972年9月4日)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繪畫 |
侯翠杏:更上一層樓 | 手稿(1978年)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繪畫 |
許坤城:發揮了新層次感的畫家 | 手稿(1977年)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繪畫 |
李朝宗及其「千彩絹印中心」 | 手稿(1976年7月31日)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繪畫 |
他永遠帶我們進入奇境 | 《中國時報》,第18版「人間」,1977年6月6日 | 繪畫 |
蘇國慶—在中外古今夾縫中吟唱的畫家 | 《明日世界雜誌》,1977年6月。 | 繪畫 |
讀王昭琳畫十年 | 手稿(1978年3月21日)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繪畫 |
From Naivety to Maturity | 手稿(1978年3月21日)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繪畫 |
「文化沙漠」綠洲讚美 | 手稿(1962年)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造型藝術 |
美術設計之夢 | 《聯合報》,第8版「新藝」,1963年12月8日。 | 造型藝術 |
高雄市急需「美術館」! | 手稿(1971年8月)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造型藝術 |
現階段的中國大學建築教育 | 《淡江建築》,第4期,1972年7月,頁1-4。 | 造型藝術 |
觀光教育和觀光事業 | 手稿(1970年4月18日)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造型藝術 |
「服裝設計可以從中國藝術中吸取靈感」演講實錄 | 手稿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造型藝術 |
新詩的問題 | 手稿(1944年重慶)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韻文 |
曹霑《石頭記》:中國第一大小說傑作 | 《文星雜誌》,第7卷1期,1960年11月,頁19-20。 | 韻文 |
研究曹霑《石頭記》的學問 | 手稿(1963年)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韻文 |
論禁書──郭良蕙女士的近作〈心鎖〉 | 手稿(1962年)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韻文 |
三十年後的藝術 | 手稿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綜合評論 |
種瓜得瓜 種豆得豆─論我們有沒有文藝批評 | 《文星雜誌》,第38期,1960年12月 | 綜合評論 |
國際文藝中心組織 | 手稿(1963年)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綜合評論 |
小記者.大學者.其他──陳立峯、胡適等等 | 《世界評論》,第19期,1963年2月10日 | 綜合評論 |
「美術」小而大 「教育」大而小 | 演講稿(1963年2月25日)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綜合評論 |
從有所不為到無所不談 論「幽默大師」 | 《中國時報》,第15版,1965年5月8日。 | 綜合評論 |
觀光事業需要學術與藝術配合 | 《經濟日報》,3版「週刊」,1966年12月31日。 | 綜合評論 |
文藝現代化和文化復興 | 《幼獅文藝》,第27卷第4期,1967年,頁55-59。 | 綜合評論 |
「以美育代宗教」論文化復興 | 演講稿(1968年3月14日)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綜合評論 |
傳神 自由 理想 | 手稿(1972年8月2日)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綜合評論 |
Absatraction, Freedom, Ideal | 手稿(1972年8月3日)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綜合評論 |
「裸體藝術問題」座談實錄 | 《出版與研究》,第17期,1978年2月。 | 綜合評論 |
科學中化 | 手稿存台大總圖特藏室 | 綜合評論 |
相關研究文獻
[编辑]- 多寶格開箱-顧獻樑文集 作者:顧獻樑 (清華大學出版社)[4]
- 台灣美術風雲四十年 作者:林惺嶽 自立晚報 1987年10月
- 顧獻樑研究─臺灣現代藝術媒介者 研究生:沈慈珍
- 台灣現代藝術發展啟蒙者-顧獻樑研究之初探 作者:沈慈珍、陳其澎[5]
- 顧獻樑創設之「新代藝術文化中心」於臺灣70年代藝術展演空間發展之時代性意涵 作者:沈慈珍、陳其澎[6]
- 戰後台灣推介現代藝術第一人:被遺忘的顧獻樑 作者:李志銘[7]
- 悼亡友觸媒顧樑 作者:吳訥孫 中國時報副刊 1979年4月14日
- 蠟炬成灰淚始乾 作者:楊英風 聯合報副刊 1979年4月15日
- 沒有上完的課 作者:柯錫杰 聯合報副刊 1982年3月21日
- 悼念顧獻樑教授 作者:武光東 中央日報 1979年4月4日
- 鳥喧花靜 作者:張曉風 聯合報 副刊 1979年3月27日
- 藝術奉獻者的雕像 作者:曾培堯 台灣新聞報1979年3月30日
- 2815_P008-P009旅美藝術家動態.pdf
- 蔡霞芬 Shya-Fen Tsai - CCAFV (顧獻樑學生)
外部連結
[编辑]4.關渡美術館
5.南畫廊:台灣畫派
引用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林今開、李高雄. 沒有上完的課. 明日世界. 1982: 105–109.
- ^ 唐德剛. 胡適雜憶. 遠流出版社. 2011: 138–143.
- ^ 清華文叢 1925-1952. 清華大學中文系編輯委員會. 1999.
- ^ 4.0 4.1 顧獻樑. 多寶格開箱-顧獻樑文集. 清大出版社. 2024. ISBN 9786269724963.
- ^ 沈慈珍、陳其澎. 台灣現代藝術發展啟蒙者-顧獻樑研究之初探. 設計學研究 21卷2期.
- ^ 沈慈珍、陳其澎. 顧獻樑創設之「新代藝術文化中心」於臺灣70年代藝術展演空間發展之時代性意涵. 歷史文物修館季刊.第29卷第2期.
- ^ 戰後台灣推介現代藝術第一人:被遺忘的顧獻樑. 思想坦克. 2024-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