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諾瓦克·喬科維奇網球賽季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d/Zh_conversion_icon_m.svg/35px-Zh_conversion_icon_m.svg.png)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d/Zh_conversion_icon_m.svg/35px-Zh_conversion_icon_m.svg.png)
![]() | |
姓名 | 諾瓦克·喬科維奇 |
---|---|
國籍 | ![]() |
單一賽季獎金 | $12,619,803 |
單打 | |
單一賽季戰績 | 70–6 (92.1%) |
單一賽奪冠數目 | 10 |
年終排名 | No. 1 |
排名變動 | ▲2 |
大滿貫成績 | |
澳網 | 冠軍 |
法網 | 四強 |
溫網 | 冠軍 |
美網 | 冠軍 |
雙打 | |
單一賽季戰績 | 3–5 (37,5%) |
單一賽奪冠數目 | 0 |
年終排名 | 240 |
排名變動 | ▼77 |
台維斯盃 | |
台維斯盃 | 四強 |
受傷 | |
受傷 | 2月7日至22日 (肩傷)[1] 4月11日至25日(膝傷)[2] 6月6日至20日 (髕骨腱炎)[3] 9月16日至10月20日 (背傷)[4] |
Last updated on: 2015-04-14. |
諾瓦克·喬科維奇2011年賽季,是被網球界認為男子網球最成功和影響力最大的一個賽季之一[5]。該賽季,喬科維奇對戰兩大球員費德勒和納達爾取得10勝1負的戰績,其中對納達爾取得決賽6連勝的成績,包含兩個大滿貫冠軍。喬科維奇從年初的澳洲網球公開賽一直連勝到法國公開賽四強,取得一波41連勝的高潮。他全年11次闖進決賽,拿到10個冠軍,包括3個大滿貫和5個大師賽冠軍[5][6],全年取得70勝6負的戰績,並在7月贏得溫網之後,取代納達爾成為新的世界第一,也是自2004年以來,第三位登上男子單打世界第一的網球員[7]。全年破紀錄拿到 1260萬美元的獎金[8]。因為該賽季的出色表現,喬科維奇被網球界和媒體界授予多個獎項,其中包括2012年年初頒發的最著名的勞倫斯世界體育獎最佳男運動員獎[9]。
全年概覽
[编辑]季初硬地賽
[编辑]![](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d/Novak_Djokovic_at_the_2011_Australian_Open4.jpg/180px-Novak_Djokovic_at_the_2011_Australian_Open4.jpg)
喬科維奇沒有參加熱身賽直接參加澳網,於四強的比賽中直落三盤擊敗賽會四屆冠軍得主費德勒,第二度闖入澳網決賽[10]。隨後喬科維奇在決賽遭遇穆雷,並以直落三盤的比分擊敗穆雷,贏得職業生涯第二座澳網冠軍[11]。
二月份喬科維奇轉戰中東賽季,在杜拜錦標賽決賽再次擊敗費德勒,獲得第三個杜拜賽的冠軍[12]。
北美硬地賽
[编辑]喬科維奇於北美硬地賽中表現突出。在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準決賽淘汰費德勒,也是該年度第三次擊敗後者,闖入決賽的喬科維奇面對前賽會冠軍和世界第一納達爾,喬科維奇在先輸一盤的情況下逆轉賽果贏得冠軍,而喬科維奇也確定上升至世界第二[13][14]。
在邁阿密大師賽決賽中,喬科維奇於該年度第二次與納達爾交手,結果與印第安維爾斯一樣,喬科維奇在先輸一盤的情況再次逆轉比賽,贏得邁阿密大師賽的冠軍,也是繼費德勒之後,第二位背靠背贏得春季北美兩個大師賽冠軍的球員[15]。
紅土賽季
[编辑]喬科維奇於家鄉貝爾格萊德參加塞爾維亞公開賽,最終贏得年度第五個冠軍,直到本站賽事為止,喬科維奇已經取得了賽季27連勝[16]。
喬科維奇因為膝傷退出了蒙特卡洛大師賽,但之後回到賽場參加馬德里大師賽,在決賽中第三次與納達爾交手,在開場4比0領先的情況下,被納達爾連贏5局,但喬科維奇在盤末取得關鍵破發以7-5贏得首盤,最終以直落兩盤的比分首次在紅土場擊敗納達爾,贏得職業生涯第一座馬德里賽冠軍[17]。
之後喬科維奇轉戰羅馬大師賽,於四強比賽中三盤淘汰穆雷,決賽第四次與納達爾交手,并再次以直落兩盤的比分淘汰納達爾,獲得該年度第二座紅土大師賽冠軍[18]。獲得本站比賽冠軍之後,喬科維奇率先入圍年終總決賽[19]。
年度紅土大滿貫賽事,法國網球公開賽,喬科維奇在前四輪繼續連勝,截至到八強為止,喬科維奇已經連勝41場比賽。於四強的比賽中喬科維奇首次在法網賽場上與費德勒交手,最終喬科維奇以四盤比分不敵費德勒,無緣與納達爾爭冠[20]。本場比賽之前,外界均看好喬科維奇有非常大的機會贏得法網冠軍,因為在此之前喬科維奇已經連續四次擊敗納達爾,並兩次在紅土場上擊敗納達爾。然而四強遭到費德勒的淘汰,41連勝至此結束[21]。
草地賽季
[编辑]![](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c/Novak_Djokovic_Wimbledon_2011_semifinal_win_celebration.jpg/220px-Novak_Djokovic_Wimbledon_2011_semifinal_win_celebration.jpg)
喬科維奇沒有參加草地熱身賽直接參加溫布頓錦標賽,於溫網前五輪的比賽均喬科維奇均輕鬆過關,原本他與費德勒同屬下半區,兩人有可能在四強相遇,但費德勒於八強的比賽中遭到特松加淘汰,而喬科維奇在四強的比賽中以四盤比分淘汰特松加,贏下本場比賽之後,喬科維奇確定成為新的世界第一[22][23]。
溫網決賽是喬科維奇本賽季第五次與納達爾交手,喬科維奇率先贏得前兩盤,隨後狀態下滑的他輕鬆交出第三盤。第四盤喬科維奇率先破發,但隨後被納達爾回破,在4比3領先的情況下喬科維奇取得關鍵破發,最終以6比3的比分贏下第四盤,總比分3比1擊敗納達爾,贏得職業生涯第一個溫布頓冠軍暨個人第三座大滿貫冠軍[24]。
美網系列賽
[编辑]八月份的美網系列賽,喬科維奇繼續其連勝的步伐,在羅傑斯盃決賽中擊敗馬迪·費什,拿到賽季第九個冠軍[25]。隨後他在辛辛那提大师赛的決賽中與穆雷交手,最終在輸掉首盤的情況下退出比賽,獲得年度第一個亞軍頭銜[26]。
年度最後一項大滿貫美國網球公開賽,喬科維奇在四強的比賽中再次與費德勒交手,喬科維奇在先輸兩盤的情況下,贏得第三盤與第四盤,比賽被拖進決勝盤,喬科維奇在4比5落後的情況下連救兩個賽點,最終逆轉費德勒第三次闖進美網決賽,這也是他連續兩年與費德勒交手且第二次挽救賽點逆轉勝後者晉級[27]。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f/US_Open_2011_Novak_vs_Rafa6.jpg/220px-US_Open_2011_Novak_vs_Rafa6.jpg)
美網決賽,喬科維奇在該年度第六次與納達爾交手,喬科維奇狀態火熱贏得前兩盤,第三盤握有發球勝賽局的情況下被納達爾破發,比賽被拖進搶七,搶七同樣在握有冠軍點的情況下被納達爾扳平比分最終被逆轉,比賽進入第四盤,喬科維奇狀態回升,勢如破竹的他以6-1拿下第四盤,總比分3比1擊敗納達爾,獲得了職業生涯第四個大滿貫冠軍,年度第三個大滿貫冠軍和第一個美網冠軍。本賽季他與納達爾的六次交手取得全勝[28][29]。
其餘賽事
[编辑]10月份喬科維奇以衛冕冠軍的身份參加瑞士室內賽,但在四強的比賽中被錦織圭淘汰出局,吞下年度第四敗[30]。隨後喬科維奇退出了亞洲賽季的比賽,並且於巴黎大師賽重回賽場,但在八強的比賽中退賽[31]。年度最後一項比賽,年終總決賽,喬科維奇在小組賽的比賽中,以2負1勝的戰績排名小組最末,無緣四強。至此,喬科維奇全年的比賽戰績為70勝6負[32]。
國家隊比賽
[编辑]年初,喬科維奇搭檔伊萬諾維奇出戰霍普曼盃,並順利闖入決賽,但因為伊萬諾維奇受傷導致塞爾維亞全隊被迫退出決賽的爭奪[33]。9月份,喬科維奇於戴維斯盃準決賽中與德爾波特羅交手,但在第二盤的時候因傷退賽,最終塞爾維亞止步四強[34]。
外界評價
[编辑]《網球雜誌》將喬科維奇這一賽季評為網球公開化年代以來,第三個最偉大的賽季,排在費德勒2006年賽季和羅德·拉沃的1969年賽季之後[35]。桑普拉斯甚至將其形容為“所有體育運動中最優秀的其中一個成就”[36][37]。之前幾個賽季被納達爾壓著的喬科維奇,2011年賽季打出了對對手的六連勝。喬科維奇不僅在硬地上取得對納達爾的連勝,而在納達爾最為擅長的紅土上喬科維奇也取得了對後者的二連勝,且所有比賽都發生在決賽。而納達爾談到對喬科維奇的連敗,納達爾表示喬科維奇這一年的表現是他職業生涯以來見過的最好的表現[38]。現任教練鮑里斯·貝克認為,這一賽季事網球史上最佳的賽季之一,雖然在數據上的表現它稱不上最佳,但是他多次擊敗費德勒和納達爾,擊敗任何人,迎接各球員的挑戰,最佳賽季毋庸置疑[39]。
這一年,喬科維奇在各種場地全面爆發,技術的精進使得他屢戰屢勝,尤其是他的接發球有了質的提升,接二發的得分率高達58%,以39%的接發得分率排在所有球員前面[40]。
比賽列表
[编辑]- 指引:
W | F | SF | QF | #R | RR | LQ (Q#) | A | P | Z# | PO | SF-B | F-S | G | NMS | NH | NQ |
W:冠軍;F:亞軍;SF:四強;QF:八強;#R:前四輪;RR:小組賽;LQ:止步資格賽;A:缺席;P:比赛延期;Z#:戴维斯杯/联合会杯组别赛(#表示级别);PO:參與戴維斯盃/联合会杯附加赛;SF-B:奧運會銅牌;F-S:奧運會銀牌;G:奧運會金牌;NMS:非ATP1000大師賽系列;NH:該賽事本年度未舉行;NQ:未入圍。
單打比賽
[编辑]輪數 | 對手排名 | |||||
澳洲公開賽 澳大利亞 墨爾本 大滿貫 室外硬地 2011年1月16日 | ||||||
![]() |
6–1,6–3,6–1 | |||||
![]() |
7–5,6–7(8–10),6–0,6–2 | |||||
![]() |
6–2,退賽 | |||||
![]() |
6–3,6–4,6–0 | |||||
![]() |
6–1,7–6(7–5),6–1 | |||||
![]() |
7–6(7–3),7–5,6–4 | |||||
![]() |
6–4,6–2,6–3 | |||||
杜拜錦標賽 阿聯酋 杜拜 ATP500賽 室外硬地 2011年2月21日 | ||||||
![]() |
6–3,6–3 | |||||
![]() |
6–3,2–6,6–4 | |||||
![]() |
7–5,6–1 | |||||
![]() |
6–7(5–7),6–2,4–2 退賽 | |||||
![]() |
6–3,6–3 | |||||
印第安韋爾斯大師賽 美國 印第安維爾斯 ATP1000大師賽 室外硬地 2011年3月8日 | ||||||
輪空 | ||||||
![]() |
6–0,6–4 | |||||
![]() |
6–0,6–1 | |||||
![]() |
6–0, 6–1 | |||||
![]() |
6–2,6–4 | |||||
![]() |
6–3,3–6,6–2 | |||||
![]() |
4–6,6–3,6–2 | |||||
邁阿密大師賽 美國 邁阿密 ATP1000大師賽 室外硬地 2011年3月23日 | ||||||
輪空 | ||||||
![]() |
6–0,6–1 | |||||
![]() |
6–2,6–0 | |||||
![]() |
6–3,6–2 | |||||
![]() |
6–4,6–2 | |||||
![]() |
6–3,6–1 | |||||
![]() |
4–6,6–3,7–6(7–4) | |||||
塞爾維亞網球公開賽 塞爾維亞 貝爾格萊德 ATP250賽 室外紅土 2011年4月25日 | ||||||
輪空 | ||||||
![]() |
6–2,6–3 | |||||
![]() |
6–3,6–2 | |||||
![]() |
N/A | |||||
![]() |
7–6(7–4),6–2 | |||||
馬德里公開賽 西班牙 馬德里 ATP1000大師賽 室外紅土 2011年5月1日 | ||||||
輪空 | ||||||
![]() |
6–3,6–4 | |||||
![]() |
6–1,6–2 | |||||
![]() |
6–4,4–6,6–3 | |||||
![]() |
4–6,6–4,6–1 | |||||
![]() |
7–5,6–4 | |||||
羅馬大師賽 意大利 羅馬 ATP1000大師賽 室外紅土 2011年5月8日 | ||||||
輪空 | ||||||
![]() |
6–0,6–3 | |||||
![]() |
6–4,6–1 | |||||
![]() |
6–3,6–0 | |||||
![]() |
6–1,3–6,7–6(7–2) | |||||
![]() |
6–4,6–4 | |||||
法國公開賽 法國 巴黎 大滿貫 室外紅土 2011年5月17日 |
![]() |
6–2,6–1,6–3 | ||||
![]() |
6–4,6–1,2–3 退賽 | |||||
![]() |
6–3,3–6,6–3,6–2 | |||||
![]() |
6–4,6–4,6–2 | |||||
![]() |
N/A | |||||
![]() |
6–7(5–7),3–6,6–3,6–7(5–7) | |||||
溫布頓錦標賽 英國 倫敦 大滿貫 室外草地 2011年6月20日 | ||||||
![]() |
6–4,6–1,6–1 | |||||
![]() |
6–3,6–4,6–2 | |||||
![]() |
6–4,4–6,6–3,6–4 | |||||
![]() |
6–3,6–3,6–3 | |||||
![]() |
6–2,3–6,6–3,7–5 | |||||
![]() |
7–6(7–4),6–2,6–7(9–11),6–3 | |||||
![]() |
6–4,6–1,1–6,6–3 | |||||
羅傑斯盃 加拿大 蒙特利爾 ATP1000大師賽 室外硬地 2011年8月8日 |
輪空 | |||||
![]() |
7–5,6–1 | |||||
![]() |
7–5,6–2 | |||||
![]() |
6–2,6–1 | |||||
![]() |
6–4,3–0 退賽 | |||||
![]() |
6–2,3–6,6–4 | |||||
辛辛那提大師賽 美國 辛辛那提 ATP1000大師賽 室外硬地 2011年8月15日 |
輪空 | |||||
![]() |
6–2,6–3 | |||||
![]() |
6–3,6–3 | |||||
![]() |
3–6,6–4,6–3 | |||||
![]() |
7–5 退賽 | |||||
![]() |
4–6, 0–3 退賽 | |||||
美國公開賽 美國 紐約 大滿貫 室外硬地 2011年8月29日 | ||||||
![]() |
6–0,5–1 退賽 | |||||
![]() |
6–0,6–0,6–2 | |||||
![]() |
6–3,6–4,6–2 | |||||
![]() |
7–6(16–14),6–4,6–2 | |||||
![]() |
7–6(7–2),6–7(3–7),6–0,3–0 退賽 | |||||
![]() |
6–7(7–9),4–6,6–3,6–2,7–5 | |||||
![]() |
6–2,6–4,6–7(3–7),6–1 | |||||
台維斯盃四強:![]() ![]() 塞爾維亞 貝爾格萊德 台維斯盃 室內硬地 2011年9月16日 |
R4 |
![]() |
6–7(5–7),0–3 退賽 | |||
瑞士室內賽 瑞士 巴塞爾 ATP 500賽 室內硬地 2011年10月31日 | ||||||
![]() |
6–2,4–6,7–5 | |||||
![]() |
6–1,6–2 | |||||
![]() |
2–6,6–2,6–3 | |||||
![]() |
6–2,6–7(4–7),0–6 | |||||
巴黎大師賽 法國 巴黎 ATP1000大師賽 室內硬地 2011年11月7日 |
輪空 | |||||
![]() |
6–4,6–3 | |||||
![]() |
4–6,6–3,6–1 | |||||
![]() |
N/A | |||||
年終總決賽賽 英國 倫敦 ATP總決賽 (1500) 室內硬地 2011年11月20日 |
![]() |
3–6,6–3,7–6(7–3) | ||||
![]() |
3–6,1–6 | |||||
![]() |
6–3,3–6,3–6 |
雙打比賽
[编辑]輪數 | 對手排名 | 組合排名 | |||||
杜拜錦標賽 阿聯酋 杜拜 ATP 500賽 室外硬地 2011年2月21日 搭檔: ![]() | |||||||
![]() ![]() |
4–6,1–6 | ||||||
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 美國 印第安維爾斯 ATP 1000大師賽 室外硬地 2011年3月日 搭檔: ![]() | |||||||
![]() ![]() |
6–3,7–5 | ||||||
![]() ![]() |
6–2,4–6,[10–7] | ||||||
![]() ![]() |
1–6,6–7(5–7) | ||||||
邁阿密大師賽 美國 邁阿密 ATP 1000大師賽 室外硬地 2011年3月23日 搭檔: ![]() | |||||||
![]() ![]() |
7–5,3–6,[8–10] | ||||||
戴維斯盃世界組八強 |
R3 |
![]() ![]() |
4–6,6–7(5–7),5–7 | ||||
羅傑斯盃 加拿大 蒙特利爾 ATP 1000大師賽 室外硬地 2011年8月8日 搭檔: ![]() |
![]() ![]() |
5–7,6–3,[12–10] | |||||
![]() ![]() |
6–3,6–7(4–7),[5–10] |
霍普曼盃
[编辑]單打
[编辑]霍普曼盃 澳大利亞柏斯 室內硬地 2011年1月1日 |
![]() |
4–6,6–3,6–1 | |||
![]() |
6–2,6–4 | ||||
![]() |
6–3,6–2 |
混合雙打
[编辑]霍普曼盃 澳大利亞 柏斯 室內硬地 2011年1月1日 搭檔: ![]() |
![]() |
![]() |
7–6(7–2),6–4 | |||
![]() |
![]() |
6–7(5–7),7–5,[10–6] | ||||
![]() |
![]() |
6–3,4–6,[4–10] |
賽程
[编辑]單打賽程
[编辑]日期 | 賽事 | 城市 | 級別 | 場地 | 2010年戰績 | 2010積分 | 2011積分 | 結果 |
---|---|---|---|---|---|---|---|---|
2011年1月17日–2011年1月30日 | 澳洲公開賽 | 墨爾本 | 大滿貫 | 硬地 | 八強 | 360 | 2000 | 冠軍 (擊敗安迪·穆雷,6–4,6–2,6–3) |
2011年2月7日–2011年2月13日 | 鹿特丹錦標賽 | 鹿特丹 | ATP500賽 | 室內硬地 | 四強 | 180 | 0 | 退賽 |
2011年2月21日–2011年2月27日 | 杜拜錦標賽 | 杜拜 | ATP500賽 | 硬地 | 冠軍 | 500 | 500 | 冠軍 (擊敗羅傑·費德勒,6–3,6–3) |
2011年3月7日–2011年3月20日 | 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 | 印第安維爾斯 | ATP大師賽 | 硬地 | 第四輪 | 90 | 1000 | 冠軍 (擊敗 拉斐爾·納達爾,4–6,6–3,6–2) |
2011年3月21日–2011年4月3日 | 邁阿密大師賽 | 邁阿密 | ATP大師賽 | 硬地 | 第二輪 | 10 | 1000 | 冠軍 (擊敗拉斐爾·納達爾,4–6,6–3,7–6(7–4)) |
2011年4月11日–2011年4月17日 | 蒙地卡羅大賽 | 摩納哥 | ATP大師賽 | 紅土 | 四強 | 360 | 0 | 退賽 |
2011年4月25日–2011年5月1日 | 塞爾維亞公開賽 | 貝爾格萊德 | ATP250賽 | 紅土 | 八強 | 45 | 250 | 冠軍 (擊敗費利西亞諾·洛佩斯,7–6(7–4),6–2) |
2011年5月2日–2011年5月8日 | 馬德里大師賽 | 馬德里 | ATP大師賽 | 紅土 | 無參加 | 0 | 1000 | 冠軍 (擊敗拉斐爾·納達爾,7–5,6–4) |
2011年5月9日–2011年5月15日 | 羅馬大師賽 | 羅馬 | ATP大師賽 | 紅土 | 八強 | 180 | 1000 | 冠軍 (擊敗拉斐爾·納達爾,6–4,6–4) |
2011年5月23日–2011年6月5日 | 法國公開賽 | 巴黎 | 大滿貫 | 紅土 | 八強 | 360 | 720 | 四強 (敗於羅傑·費德勒,6–7(5–7),3–6,6–3, 6–7(5–7)) |
2011年6月6日–2011年6月12日 | 女王盃 | 倫敦 | ATP250賽 | 草地 | 第三輪 | 20 | 0 | 退賽 |
2011年6月20日–2011年7月3日 | 溫布頓錦標賽 | 倫敦 | 大滿貫 | 草地 | 四強 | 720 | 2000 | 冠軍 (擊敗拉斐爾·納達爾,6–4,6–1, 1–6, 6–3) |
2011年8月8日–2011年8月14日 | 羅傑斯盃 | 蒙特利爾 | ATP大師賽 | 硬地 | 四強 | 360 | 1000 | 冠軍 (擊敗馬迪·費什,6–2,3–6,6–4) |
2011年8月15日–2011年8月21日 | 辛辛那提大師賽 | 辛辛那提 | ATP大師賽 | 硬地 | 八強 | 180 | 600 | 亞軍 (敗於安迪·穆雷,4–6,0–3 退賽) |
2011年8月29日–2011年9月12日 | 美國公開賽 | 紐約 | 大滿貫 | 硬地 | 亞軍 | 1200 | 2000 | 冠軍 (擊敗拉斐爾·納達爾,6–2,6–4,6–7(3–7),6–1) |
2011年9月16日–2011年9月18日 | 台維斯盃:![]() ![]() |
貝爾格萊德 | 台維斯盃 | 室內硬地 | 冠軍 | 280 | 0 | 四強:![]() ![]() (敗於胡安·馬丁·德爾波特羅,6–7(5–7),0–3 退賽) |
2011年10月3日–2011年10月9日 | 中國公開賽 | 北京 | ATP250賽 | 硬地 | 冠軍 | 500 | 0 | 退賽 |
2011年10月10日–2011年10月16日 | 上海大師賽 | 上海 | ATP大師賽 | 硬地 | 四強 | 360 | 0 | 退賽 |
2011年10月30日–2011年11月6日 | 瑞士室內賽 | 巴塞爾 | ATP500賽 | 室內硬地 | 亞軍 | 300 | 180 | 四強(敗於錦織圭,6–2,6–7(4–7),0–6) |
2011年11月7日–2011年11月13日 | 巴黎大師賽 | 巴黎 | ATP大師賽 | 室內硬地 | 第三輪 | 90 | 180 | 八強 (敗於若-威尔弗里德·桑加,賽前退賽) |
2011年11月20日–2011年11月27日 | ATP年終總決賽 | 倫敦 | ATP年終總決賽 | 室內硬地 | 四強 | 400 | 200 | 分組賽 (擊敗托馬什·伯蒂奇,3–6,6–3,7–6(7–3)) (敗於大衛·費雷爾,3–6,1–6) (敗於揚科·蒂普薩雷維奇,6–3,3–6,3–6) |
2011年12月2日–2011年11月4日 | 台維斯盃:![]() ![]() |
塞維利亞 | 台維斯盃 | 室內紅土 | 冠軍 | 225 | 0 | ![]() |
全年積分 | 6240 | 13630 | ▲ 7390 分差 |
雙打賽程
[编辑]日期 | 賽事 | 城市 | 級別 | 場地 | 2010年戰績 | 2010積分 | 2011積分 | 結果 |
---|---|---|---|---|---|---|---|---|
2011年2月21日–2011年2月27日 | 杜拜錦標賽 | 杜拜 | ATP500賽 | 硬地 | 第一輪 | (0) | (0) | 第一輪(敗於馬赫什·布帕蒂/利安德·帕斯,4–6,1–6) |
2011年3月7日–2011年3月20日 | 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 | 印第安維爾斯 | ATP大師賽 | 硬地 | 未參加 | 0 | 180 | 八強 (敗於羅翰·波柏納/阿薩姆-烏爾-哈克·奎雷西,1–6,6–7(5–7)) |
2011年3月21日–2011年4月3日 | 邁阿密大師賽 | 邁阿密 | ATP大師賽 | 硬地 | 未參加 | 0 | (0) | 第一輪(敗於謝爾蓋·斯坦高夫斯基/米哈伊爾·尤日尼,7–5,3–6,[8–10]) |
2011年4月11日–2011年4月17日 | 蒙地卡羅大賽 | 摩納哥 | ATP大師賽 | 紅土 | 第二輪 | 90 | 0 | 退賽 |
2011年6月6日–2011年6月12日 | 女王盃 | 倫敦 | ATP250賽 | 草地 | 冠軍 | 250 | 0 | 退賽 |
2011年6月8日–2011年6月10日 | 台維斯盃:![]() ![]() |
哈爾姆斯塔德 | 台維斯盃 | 室內硬地 | 四強 | (0) | (0) | 八強:![]() ![]() |
2011年8月8日–2011年8月14日 | 羅傑斯盃 | 蒙特利爾 | ATP大師賽 | 硬地 | 第一輪 | (0) | 90 | 第二輪(敗於馬利尤斯·費騰柏格/馬辛·麥考斯基,6–3,6–7(4–7),[5–10]) |
2011年10月10日–2011年10月16日 | 上海大師賽 | 上海 | ATP大師賽 | 硬地 | 第二輪 | 90 | 0 | 退賽 |
全年積分 | 430 | 270 | ▼ 160 分差 |
記錄
[编辑]對戰總匯
[编辑]本年度,喬科維奇所交過手的對手中,面對世界前十的選手取得21勝4負的戰績 (84%);面對排名11到50的選手取得34勝2負(94%)的戰績;面對其餘的選手取得14勝0負(100%)的戰績[8]。
排列以勝場數為準,粗體字為世界前十選手,加*號為世界前五十的選手。
拉斐爾·納達爾 6–0
托馬什·伯蒂奇 4–0
維克托·特洛伊基* 4–0
羅傑·費德勒 4–1
凱文·安德森* 3–0
馬科斯·巴格達蒂斯* 2–0
尼古萊·達維登科* 2–0
伊萬·多迪格* 2–0
馬迪·費什 2–0
里夏爾·加斯凱* 2–0
盧卡斯·古博特 2–0
米卡埃爾·洛德拉* 2–0
費利西亞諾·洛佩斯* 2–0
加埃爾·孟菲爾斯 2–0
若-威尔弗里德·桑加* 2–0
安迪·穆雷 2–1
尼古拉斯·阿爾瑪格羅* 1–0
蒂莫·德·巴克 1–0
托馬斯·貝魯奇* 1–0
卡洛斯·貝洛克 1–0
詹姆斯·布雷克 1–0
熱雷米·夏爾迪 1–0
馬林·西里奇* 1–0
亞歷山大·多爾戈波洛夫* 1–0
安德烈·戈盧別夫* 1–0
馬塞爾·格拉諾勒斯* 1–0
厄內斯特·古爾比斯* 1–0
維克托·哈內斯庫* 1–0
瑞恩·哈里森 1–0
丹尼斯·伊斯托明 1–0
布拉澤·卡夫西奇 1–0
吉列爾莫·加西亞·洛佩斯* 1–0
克薩維埃·馬利斯* 1–0
康納·尼蘭 1–0
弗洛里安·邁爾* 1–0
羅賓·索德林 1–0
拉德克·斯泰潘內克* 1–0
伯納德·托米奇 1–0
阿德里安·烏格 1–0
斯坦尼斯拉斯·瓦林卡* 1–0
揚科·蒂普薩雷維奇 1–1
胡安·馬丁·德爾波特羅* 1–1
大衛·費雷爾 1–1
錦織圭* 0–1
決賽
[编辑]單打:11(10–1)
[编辑]
|
|
|
結果 | 次序. | 日期 | 賽事 | 場地類型 | 對手 | 決賽比分 |
---|---|---|---|---|---|---|
冠軍 | 19. | 2011年1月30日 | 澳洲公開賽(2) | 硬地 | ![]() |
6–4,6–2,6–3 |
冠軍 | 20. | 2011年2月26日 | 杜拜錦標賽(3) | 硬地 | ![]() |
6–3,6–3 |
冠軍 | 21. | 2011年3月20日 | 印第安韋爾斯大師賽(2) | 硬地 | ![]() |
4–6,6–3,6–2 |
冠軍 | 22. | 2011年4月3日 | 邁阿密大師賽(2) | 硬地 | ![]() |
4–6,6–3,7–6(7–4) |
冠軍 | 23. | 2011年5月1日 | 塞爾維亞公開賽(2) | 紅土 | ![]() |
7–6(7–4),6–2 |
冠軍 | 24. | 2011年5月8日 | 馬德里大師賽 | 紅土 | ![]() |
7–5,6–4 |
冠軍 | 25. | 2011年5月15日 | 羅馬大師賽(2) | 紅土 | ![]() |
6–4,6–4 |
冠軍 | 26. | 2011年7月3日 | 溫布頓錦標賽 | 草地 | ![]() |
6–4,6–1,1–6,6–3 |
冠軍 | 27. | 2011年8月14日 | 羅傑斯盃(2) | 硬地 | ![]() |
6–2,3–6,6–4 |
亞軍 | 14. | 2011年8月21日 | 辛辛那提大師賽 (3) | 硬地 | ![]() |
4–6,0–3 退賽 |
冠軍 | 28. | 2011年9月12日 | 美國公開賽 | 硬地 | ![]() |
6–2,6–4,6–7(3–7),6–1 |
獎金
[编辑]本賽季喬科維奇的獎金高達1200萬美元,是截止2011年ATP史上獎金最高的一個賽季。後來被喬科維奇2012賽季和2014賽季以及拉斐爾·納達爾的2013賽季所打破[44][8]。
- 粗體字為奪冠的賽事,每一站正式的比賽所獲得的獎金,詳情請參閱喬科維奇2011賽季各站賽事統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賽事 | 獎金 | 獎金累積 | ||
---|---|---|---|---|---|
1 | 澳洲網球公開賽 | $2,110,000 | $2,110,000 | ||
2 | 杜拜錦標賽 | $386,000 | $2,496,000 | ||
3 | 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 | $611,000 | $3,107,000 | ||
4 | 邁阿密大師賽 | $611,000 | $3,718,000 | ||
5 | 塞爾維亞公開賽 | $93,950 | $3,811,950 | ||
6 | 馬德里大師賽 | $936,500 | $4,748,450 | ||
7 | 羅馬大師賽 | $803,450 | $5,551,900 | ||
8 | 法國公開賽 | $425,000 | $5,976,900 | ||
9 | 溫布頓錦標賽 | $1,800,000 | $7,776,900 | ||
10 | 羅傑斯盃 | $450,000 | $8,226,900 | ||
11 | 辛辛那提大師賽 | $243,200 | $8,470,100 | ||
12 | 美國公開賽 | $2,300,000 | $10,770,100 | ||
13 | 瑞士室內賽 | $93,412 | $10,863,512 | ||
14 | 巴黎大師賽 | $78,609 | $10,942,121 | ||
15 | ATP年終總決賽 | $120,000 | $12,662,121 | ||
雙打 | $23,900 | $12,686,021 | |||
霍普曼盃 | $52,750 | $12,738,771 | |||
ATP年終總決賽出場費 | $120,000[45] | $12,858,771 | |||
阿布達比表演賽 | $250,000[46] | $13,108,771 | |||
截至2011年12月31日[update][8] |
獎項與提名
[编辑]- ATP年度球員[47]
- ITF世界冠軍獎[48]
- 英國廣播公司年度海外體育人物[49]
- 美國體育協會年度最佳男運動員[50]
- 《運動雜誌》年度最佳運動員[51]
- 《運動雜誌》年度最佳歐洲運動員[52]
- 《DSL運動報》黃金徽章[53]
- 塞爾維亞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最佳男運動員[54]
- 金圈獎[55]
- 《GQ》雜誌年度男運動員[56]
相關條目
[编辑]資料來源
[编辑]- ^ Nole out of ABN Amro with shoulder injury. novakdjokovic.com. 2011-02-04 [2015-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 ^ Novak Djokovic out of Monte Carlo. sports.espn.go.com. Monte Carlo, Monaco: ESPN. Associated Press. 2011-04-08 [2011-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11).
- ^ Djokovic withdraws from AEGON Championships. atpworldtour.com. London, United Kingdom: 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s. 2011-06-06 [2011-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1).
- ^ Novak pulls out of Shanghai Masters. novakdjokovic.com. 2011-10-07 [2015-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3).
- ^ 5.0 5.1 Djokovic plays down fitness worries. tennis.com.au. Tennis Australia. 2011-11-20 [2012-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30).
- ^ ATP Staff. Djokovic Makes Masters 1000 History In Montreal. ATP World Tour. 2011-08-14 [2011-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1).
- ^ Djokovic Clinches Year-End No. 1 For First Time. 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s. 2011-10-13 [2014-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2).
- ^ 8.0 8.1 8.2 8.3 8.4 2011 Singles Activity. ATP World Tour. [2015-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5).
- ^ Laureus World Sportsman of the Year - Novak Djokovic. Laureus official website. [2015-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9).
- ^ Schlink, Leo. Novak Djokovic upsets Roger Federer in Australian Open semi-final. The Herald and Weekly Times. 2011-01-28 [2011-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5).
- ^ Schlink, Leo. Novak Djokovic wins in straight sets. heraldsun.com.au. The Herald and Weekly Times. 2011-01-30 [2011-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5).
- ^ Novak Djokovic defeats Roger Federer to win Dubai title. BBC Sport. BBC. 2011-02-26 [2011-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31).
- ^ Roger Federer out at Indian Wells. ESPN. Associated Press. 2011-03-20 [2011-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1).
- ^ Dwyre, Bill. Novak Djokovic finds a secret to tennis success and a dent in Rafael Nadal's armor. Los Angeles Times. 2011-03-20 [2011-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06).
- ^ Fodens, Eve. Novak Djokovic hot streak rolls on as Rafael Nadal is edged out. The Scotsman. UK. 2011-04-04 [2011-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3).
- ^ Djokovic extends streak to 27 with Serbia Open title. The Indian Express. New Delhi, India: Indian Express Limited. Reuters. 2011-05-02 [2011-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5).
- ^ Newbery, Piers. Novak Djokovic ends Nadal's run on clay in Madrid. BBC Sports. 2011-05-08 [2011-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31).
- ^ Hudson, Elizabeth. Novak Djokovic beats Rafael Nadal to win Rome Masters. BBC Sports. 2011-05-15 [2011-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8).
- ^ 德约科维奇率先入围2011巴克莱ATP世界巡回赛总决赛. ATP中文官網. 2011-05-16 [2015-04-14].
- ^ staff writer. SF preview: Djokovic, Federer ready for highly anticipated clash. atpworldtour.com. London, United Kingdom: 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s. 2011-06-02 [2012-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1).
- ^ Staff writer. Novak Djokovic savours epic US Open victory over Rafa Nadal and targets career Grand Slam. The Daily Telegraph. UK: Telegraph Media Group. 2011-09-13 [2012-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8).
- ^ Meadows, Mark. Steely Novak Djokovic on top of the world. Reuters Canada. 2011-07-11 [2011-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1).
- ^ Novak Djokovic into final, is new No. 1. ESPN. Associated Press. 2011-07-01 [2011-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3).
- ^ Novak Djokovic wins Wimbledon title. ESPN. Associated Press. 2011-07-03 [2011-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4).
- ^ BBC Sports staff. Novak Djokovic beats Mardy Fish to win Rogers Cup. BBC Sports. 2011-08-14 [2011-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2).
- ^ Berdych retires, Nole to face Murray in Cincinnati final!. novadjokovic.com. 2011-08-20 [2015-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 ^ Mitchell, Kevin. Novak Djokovic reaches US Open final after stunning Roger Federer. The Guardian. UK. 2011-09-10 [2011-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0).
- ^ The Washington Post and The New York Times. Novak Djokovic beats Rafael Nadal in U.S. Open men's final. The Seattle Times. 2011-09-12 [2011-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9).
- ^ Pucin, Diane. Novak Djokovic's U.S. Open title is epic in scale. Los Angeles Times. 2011-09-12 [2011-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5).
- ^ Novak Djokovic falls to Kei Nishikori. sports.espn.go.com. ESPN. Associated Press. 2011-11-05 [2012-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3).
- ^ Nole withdraws from Paris Masters. novakdjokovic.com. 2011-11-11 [2015-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5).
- ^ Briggs, Simon. ATP World Tour Finals 2011: Novak Djokovic eliminated after Tomas Berdych beats David Ferrer in three sets. The Daily Telegraph. UK: Telegraph Media Group. 2011-11-25 [2012-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8).
- ^ 伊万胃部不适退出霍普曼杯 能否征战澳网尚存疑问. 新浪體育. 2011-01-08 [2015-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Clarey, Christopher. Djokovic Retires in Pain as Serbia Loses. The New York Times. New York, United Stat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11-09-18 [2011-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1).
- ^ 張奔斗. 德约科维奇缔造史上最强赛季 网坛沦落至最坏年代. 體壇周報. 2011-12-20 [2015-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7).
- ^ Hal Habib (21 September 2011). "After putting on 'couch potato' weight in retirement, Pete Sampras is fit again and playing competitivel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Palm Beach Post.[2015-04-11]
- ^ Pete Sampras: Novak’s season best I’ve seen in my lifetime. Novak Djokovic officlal website. 2011-09-25 [2015-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6).
- ^ Nadal returns in unfamiliar role of underdog. Yahoo! News. 2011-11-19 [2014-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4).
- ^ Danielle Rossingh. Djokovic's Season Ranks Among Greatest Ever, Becker Says. Bloomberg. 2011-11-09 [2014-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3).
- ^ Fitzgerald, Matt. RICOH ATP Matchfacts: charting Novak's rise. atpworldtour.com. London, United Kingdom: 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s. 2011-10-14 [2012-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6).
- ^ ATP Player profile – 2011 doubles. [2014-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5).
- ^ Hopman Cup 2011 (XXIII). [2015-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2).
- ^ 2011 Novak Djokovic 2011 Doubles Activity 请检查
|url=
值 (帮助). ATP World Tour. 2011-11-30 [2015-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5). - ^ Djokovic earns season record $12.6M in prize money. ATP World Tour. 2011-12-06 [2015-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4).
- ^ LeAnn Silva. The 2011 Barclays ATP World Tour Finals Media Guide. ATP World Tour. 2011-11-15 [2015-04-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10-24).
- ^ Djokovic breezes past Ferrer to win Abu Dhabi exhibition. USAToday. 2011-12-31 [2015-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7).
- ^ ATP Awards: Djokovic Wins Player Of Year, Federer Named Fan Favorite. 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 2011-11-19 [2015-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7).
- ^ Djokovic and Kvitova named 2011 ITF World Champions (PDF). 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 2011-12-13 [2015-04-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1-09).
- ^ Sports Personality of the Year 2011: Novak Djokovic wins overseas award. BBC News. 2011-12-22 [2015-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1).
- ^ World's Top-ranked Tennis and Golf Professionals Voted Academy's 2011 Male and Female Athletes of the Year. United States Sports Academy. 2015-04-11 [2015-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5).
|year=
与|date=
不匹配 (帮助) - ^ AIPS Web Site - Djokovic and Bjoergen are the 2011 AIPS Athletes of the year. Aipsmedia.com. 2011-12-28 [2013-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2).
- ^ AIPS Web Site - Djokovic and Ennis top AIPS Europe Athletes of the Year 2012 poll. Aipsmedia.com. [2013-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5).
- ^ Đokoviću treća zlatna značka DSL Sport. DSL Sport. 2011-12-26 [2015-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1).
- ^ Najsupešniji u izboru OKS. Serbian Olympic Committee. [2013-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5).
- ^ The 2011 Golden Bagel award finish. goldenbagelaward.com (Austin, United States). 2011-12-31 [2011-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5).
- ^ GQ: Nole named ACE of the Year. novakdjokovic.rs. 2011-11-30 [2011-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02).
外部連結
[编辑]![](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a/Commons-logo.svg/30px-Commons-logo.svg.png)
- ATP官網喬科維奇2011年賽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比賽詳細資料均參考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