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鯊魚級潛艇 (意大利海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20年9月11日,在準備命名典禮的四號艦
概况
名称 意大利鯊魚級潛艇
建造者 亞德里亞造船廠英语Cantieri_Riuniti_dell%27Adriatico
使用者  意大利皇家海军
前级 邦迪埃拉級潛艇英语Bandiera-class_submarine
次级 布拉加丁級潛艇英语Glauco-class_submarine
建造期 1928–1930
服役期 1930–1943
完成数 4
损失数 3
报废数 1
技术数据
艦型 潛艇
排水量
  • 920公噸(905長噸) 水面
  • 1,125公噸(1,107長噸) 潛航
全長 69.8米(229英尺0英寸)
全寬 7.21米(23英尺8英寸)
吃水 5.19米(17英尺0英寸)
動力輸出
  • 3,000 bhp(2,200 kW)(柴油)
  • 1,300 hp(970 kW)(電力)
動力來源
速度
  • 15.1節(水面)
  • 8節(水底)
潛航深度 80米(260英尺)
乘員 58
武器裝備

鯊魚級潛艇(意大利文:Squalo)是意大利皇家海軍的潛艇,她們在蒙法爾科內亞德里亞造船廠英语Cantieri Riuniti dell'Adriatico(CRDA)建造,由古力奧·贝尔纳迪斯(Curio Bernardis)負責設計。[1]

建造構思

[编辑]

鯊魚級潛艇基本上是前級,也就是邦迪埃拉級潛艇的複製版,但他們明白邦迪埃拉級潛艇具有穩定性和適航性方面的問題,所以要求設計方在鯊魚級的船體上解決這些問題。結果就是使他們在水面上有920公噸排水量和水下有1,125公噸排水量,艦體長 69.8 米,寬 7.21 米,吃水 5.19 米,本級較前級寬扁,且下沉有變重[2]。本級的平時潛水深度為 90 米[3]。此外,艦上配有 53 名官兵[2]

對於水面航行,本級由兩座1,500制動馬力(1,119 千瓦)的柴油發動機提供動力,每座發動機都藉由传动轴驅動一軸螺旋槳。當下潛時,每軸螺旋槳改由一軸 650 制動馬力(485 千瓦)的馬達驅動。本級能在水面上可以達到 15.1節,在水下可以達到 8 節的航速。因為本級的定位是近海潛艇,所以鯊魚級在水面上的經濟航速,能航行 5,650海里(10,460 公里是),此時航速 8 節;在水下,航程為 100 海里(190 公里),但是航速僅有3節(5.6 公里/小時)[3]。雖然較上級而言航速沒變快,然而航程卻相對變長許多[4]

至於武裝,本級配備8管533毫米魚雷發射管,船頭和船尾各 4 個。他們一共攜帶了十二枚魚雷。此外,武裝的部分還配備了一門1914年式35倍徑102 毫米甲板炮英语Cannon 102/35 Model 1914,用於在水面作戰。他們的防空武器由兩挺13.2 毫米機槍英语Breda Model 1931 machine gun組成[2]

同級艦

[编辑]
舰名 建造商 開工日 下水日 服役日 結局
鯨魚號潛艇英语Italian_submarine_Delfino_(1930) 亞德里亞造船廠英语Cantieri_Riuniti_dell%27Adriatico 1928年10月27日 1930年4月27日 1931年6月19日 1943年3月23日,
與護衛船相撞後沉沒。
一角鯨號潛艇英语Italian_submarine_Narvalo_(1930) 1928年10月17日 1930年3月15日 1931年12月6日 1943年1月14日,
皇家海軍擊沉[5]
鯊魚號潛艇英语Italian_submarine_Squalo_(1930) 1928年10月10日 1930年1月15日 1931年10月10日 1948年2月1日拆除。
海象號潛艇英语Italian_submarine_Tricheco_(1930) 1928年11月10日 1930年9月11日 1931年6月25日 1942年3月18日,
英軍潛艇英语HMS_Upholder_(P37)擊沉[5]

參見

[编辑]

注釋

[编辑]
  1. ^ Early Bernardis: Squalo class. regiamarina.net. [24 April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7). 
  2. ^ 2.0 2.1 2.2 Chesneau,第308頁.
  3. ^ 3.0 3.1 Bagnasco,第144頁.
  4. ^ Bagnasco,第143頁.
  5. ^ 5.0 5.1 Italian Submarine Casualties in World War Two. US Naval Historical Center. 15 January 2008 [24 April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9). 

資料來源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