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高雄號兩棲指揮艦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泊於中正軍港內的高雄軍艦
历史
United States Navy ensign美國
艦名 LST-735
建造者 德拉佛集團英语Dravo Corporation
铺设龙骨 1944年1月30日
下水日期 1944年3月11日
擲瓶人 G. W. Fearnside夫人
入役日期 1944年4月26日
退役日期 1946年3月
再服役日 1950年11月3日
更名 Dukes County(1955年7月1日)
艦名出處 杜克斯郡
退役日期 1957年5月21日
除籍日 1974年11月1日
標識
结局 除役後售予中華民國
历史
中華民國
艦名 中熙→高雄
艦名出處 高雄市
獲取日 1957年5月
標識 舷號:LST-219→AGC-143→AGC-1→LCC-663→LCC-1
目前狀態 服役中
技术数据
船級
排水量
  • 輕載:1,809噸
  • 滿載:3,698噸
船長 100公尺[2]
型宽 15公尺[2]
吃水
  • 滿載狀況下:
  • 艦艏:2.4公尺
  • 艦艉:4.37公尺
動力來源通用汽车12-567型柴油引擎
船速 10節[2]
續航力 38,624海里(9節)[3]
舰载船LCVP車輛人員登陸艇英语LCVP (United States)(吊掛)
兵力 海軍陸戰隊170人[3]
乘員 軍官14人,士官兵100-115人[2]
传感与
处理系统
  • AN/SPS-6C對空搜索雷達(已拆除)
  • AN/SPS-10對海搜索雷達
  • Mk 51火砲射控系統[2]
武器裝備

高雄號兩棲指揮艦(LCC-1)是中華民國海軍唯一一艘現役的兩棲指揮艦,也是第一艘以台灣地名命名的軍艦。[4]本艦最初於美國海軍服役時僅有舷號LST-735,後獲名杜克斯郡Dukes County);參與過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並獲美國、大韓民國與菲律賓三國政府頒授獎章。[3][5]

高雄號兩棲指揮艦目前為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的裝備測試平台,用以驗證該院開發的各項新式艦用裝備。

艦歷

[编辑]

美國海軍

[编辑]

本艦於1944年1月30日於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德拉佛集團英语Dravo Corporation造船廠開工,同年3月11日下水,並被賦予735的舷號。1944年4月26日服役後,LST-735即赴太平洋战场支援1944年8月的塞班島戰役,後於1945年1至6月間陸續參加了林加延灣戰役蘇比克灣出擊與沖繩島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該艦被短暫除役,並在朝鲜战争開打後重新加入美國海軍第七艦隊作為掃雷指揮艦。1955年7月1日,LST-735獲名「杜克斯郡」(Dukes County)。[5][6]

美國於1957年5月以租借的名義將杜克斯郡號戰車登陸艦轉交中華民國海軍,1974年11月1日自美國海軍正式除籍。[1][7]

中華民國海軍

[编辑]

1957年5月21日,美國以美援名義於加州長堤海軍基地將杜克斯郡號戰車登陸艦移交中華民國海軍,本艦得名「中熙」(LST-219),隸屬於中華民國海軍登陸艦隊司令部第五十四戰隊。同年8月,中熙軍艦首度參與南沙群岛巡航任務,但因颱風來襲而在美國海軍蘇比克灣基地中錨泊三天,而後又需將海軍官校實習生載回左營港上課,故未能抵達南沙群島。[8]本艦在後續數年內參與多場登陸演習[9]:148,並於1961年5月1日海軍兩棲部隊司令部成立後改隸海軍登陸第二艦隊第六十二戰隊。[10]:113-115

兩棲指揮艦

[编辑]

八二三砲戰結束後,美國向中華民國提供一套通信模組以提高兩棲單位間的指揮效率。海軍於1960年11月1日開始在中熙軍艦上安裝此套通信模組,此時舷號也改為代表兩棲通信旗艦的AGC-143。翌年11月1日,改裝完畢的中熙軍艦更名為高雄軍艦(AGC-1),艦長提為上校編制,另增設中校級主官的聯合作戰中心,下轄作戰、通信及電子三組。此時的高雄軍艦共有軍士官兵共90人,直屬兩棲部隊司令部。[9]:1501976年1月1日,高雄軍艦因美國海軍調整艦艇分類方式而將艦種改為兩棲通信指揮艦,舷號改為對應的LCC-663,最後於1979年11月1日改為現行使用的LCC-1。[2]

由於此批戰車登陸艦為美國在二戰中應急建造的艦艇,其艦體結構強度堪慮,中華民國海軍遂於1966至1971年間執行「新中計畫」,將高雄軍艦等中海級戰車登陸艦內部的設備移至台灣造船公司(現台灣國際造船公司)建造的新船殼內,1996年實施的「中新計畫」則更新此批軍艦的主機設備與電機系統。[11]

1991年12月16日,高雄軍艦減編為二級艦,其艦長也降為中校編制。該艦在服役後期負責外離島運補任務與兩棲登陸演習中的指揮任務[12],其艦務狀況也相當良好,甚至在「中新計畫」結束後立即擔負兩艘中和級戰車登陸艦的接艦任務。2013年3月,美國太平洋艦隊約翰·明亞德(John Minyard)一等艦隊士官長訪問高雄軍艦時更表示「她現在仍然表現傑出,並且隨時準備作戰」(She is in outstanding condition and is battle ready.)。[2]

裝備測試艦

[编辑]

高雄軍艦於2017年被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選作新型裝備的測試平台。[4]中科院隨後於艦上安裝一座長寬各11公尺、高6公尺,重20噸的八角形雷達塔與一座尺寸較小的敵我識別天線塔以模擬軍艦上層結構。[13]此外,艦上也搭載中科院研發的「迅聯」艦用戰鬥系統與一組Mk 41垂直發射系統以測試海弓三型防空飛彈。2021年6月,該艦的艦艉處加裝了斜向發射型海劍二型防空飛彈發射架、戰系型海劍羚飛彈系統與一組CS/SPS-2B雷達,雷達塔上安裝的雷達天線樣式則與先前版本有明顯差異,顯示其安裝了新型電子掃描陣列雷達以供測試。[14][15]:74此後,高雄軍艦陸續測試了中科院研製的整合式艦用航儀導航系統[16],「華揚」[註 1]垂直發射系統與垂直發射型海劍二、海弓三兩種防空飛彈的整合也在艦上通過海軍的作戰測評[18];自帶小型主動相位陣列雷達與光電感測系統的獨立型海劍羚飛彈系統與電子反反制系統則於2024年上艦測試。[19]

由於中華民國海軍亟需人力接收各項新式武器裝備,高雄軍艦預計於2025年中旬退役以釋放人力,其上的裝備也已移至中科院九鵬院區進行後續測試。[20]未具名的軍方人士向媒體表示各項新式裝備的測試已有安排,相關的海上測試及艦上測試不會中斷。[21]

歷任艦長

[编辑]
美國海軍[3]
順序 姓名 軍銜 上任日期 卸任日期
1 Aldous, Theodore F. 上尉 1944年4月26日 1946年3月
2 Larsen, Herman Colle 中尉 1946年3月 1946年7月
封存
3 Smith, G. F. 上尉 1950年11月3日 ?
4 Keen, Timothy Joseph 上尉 ? 1954年
5 Gaffney, William Stowell 少校 ? 1959年
中華民國海軍[9]:149
1 呂狄亞 上校 1961年11月1日 1962年11月1日
2 賈鐵生 上校 1962年11月1日 1964年7月1日
3 關儀 上校 1964年7月1日 1966年1月1日
4 秦慶華 上校 1966年1月1日 1967年5月16日
5 王梅岑 上校 1967年5月16日 1968年12月21日
6 王謁如 上校 1968年12月21日 1970年12月21日
7 涂明昭 上校 1970年12月21日 1972年5月24日
8 劉審智 上校 1972年5月24日 1973年7月6日
9 李兆民 上校 1973年7月6日 1975年2月21日
10 李懷堯 上校 1975年2月21日 1977年3月21日
11 張祉揚 上校 1977年3月21日 1978年10月1日
12 藍成龍 上校 1978年10月1日 1980年5月11日
13 賈葆才 上校 1980年5月11日 1982年3月22日
14 方建中 上校 1982年3月22日 1983年7月2日
15 謝新平 上校 1983年7月2日 1984年9月1日
16 朱時渝 上校 1984年9月1日 1985年11月1日
17 吳漢榮 上校 1985年11月1日 1986年9月1日
18 蘇鴻潤 上校 1986年9月1日 1987年12月16日
19 柯建材 上校 1987年12月16日 1989年3月1日
20 吳福生 上校 1989年3月1日 1990年6月1日
21 陸士英 上校 1990年6月1日 1991年9月1日
22 隨冀平 上校 1991年9月1日 1993年3月16日
23 陳虞奕 中校 1993年3月16日 1994年10月16日
24 陳可乾 中校 1994年10月16日 1996年7月1日
25 周美伍 中校 1996年7月1日 1998年1月1日
26 張德方 中校 1998年1月1日 1999年7月16日
27 李宗孝 中校 1999年7月16日 2001年1月16日
28 陳宏勳 中校 2001年1月16日 2003年1月16日
29 何忠技 中校 2003年1月16日 2005年1月16日
30 劉義忠 中校 2005年1月16日 2007年1月16日
31 林明華 中校 2007年1月16日 ?
以下資料暫缺

獲得榮譽[3]

[编辑]
Bronze star
Bronze star
Bronze star
Bronze star
Width=44 scarlet ribbon with a central width-4 golden yellow stripe, flanked by pairs of width-1 scarlet, white, Old Glory blue, and white stripes
Bronze star
Bronze star
Bronze star
Bronze star
Bronze star
美國戰役獎章英语American Campaign Medal 亞太戰役獎章英语Asiatic–Pacific Campaign Medal
四枚服役星章
二戰勝利獎章
國防部服役獎章 韓國服役獎章
三枚服役星章
菲律賓總統嘉獎英语Philippine Republic Presidential Unit Citation
菲律賓授予
菲律賓解放獎章英语Philippine Liberation Medal
兩枚服役星章
菲律賓授予
聯合國服役獎章英语United Nations Korea Medal 韓戰服役獎章英语Korean War Service Medal
大韓民國授予

圖集

[编辑]

註釋

[编辑]
  1. ^ 媒體報導稱其為「華陽」而中華民國政府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稱其為「華揚」[17]此處採信「華揚」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Ship Details - DUKES COUNTY (LST 735). Naval Vessel Register.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鄧志忠. 跨越世紀的艨艟巨艦—海軍高雄軍艦 (PDF). 海軍軍官季刊 (中華民國海軍軍官學校). 2017-02, 36 (1): 22-25 [2022-06-23]. ISSN 1997-687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6-03). 
  3. ^ 3.0 3.1 3.2 3.3 3.4 USS Dukes County (LST-735). NavSource Online. [2022-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6). 
  4. ^ 4.0 4.1 程嘉文. 老軍艦迎第二春 將成新式飛彈測試平台. 聯合新聞網. 2017-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4). 
  5. ^ 5.0 5.1 LST-735. 美國海軍軍艦辭典. 美國海軍部歷史與遺產司令部英语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6. ^ Naval History Division, Department of the Navy, Washington. Appendix - TANK LANDING SHIPS (LST). James L. Mooney (编). Dictionary of American Naval Fighting Ships VII.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June 1981: 571 [1959年出版第一冊] [2022-08-23]. ISBN 978-0-16-002038-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7). 
  7. ^ USS Dukes County (LST-735), 1944-1957.. Naval Historical Center. [2022-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7). 
  8. ^ 朱成才. 護我南疆. 榮光副刊. 《榮光雙周刊》. No. 2242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2014年6月18日 [2022年8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8月23日). 
  9. ^ 9.0 9.1 9.2 曹少滋; 謝文福; 宋效廷; 譚日中; 陳和辛; 陳彥錞. 艦隊之山中傳奇. 中華民國國防部海軍司令部. 2007. ISBN 9789860100945. 
  10. ^ 金智. 在臺整軍備戰時期中國海軍的建軍發展. 軍事史評論年刊 (中華民國國防部政務辦公室). 2018-06, (25): 69 [2022-08-23]. GGKEY:T1XU63AJ57C.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7). 
  11. ^ 中海級戰車登陸艦. 中國軍艦博物館. [2013-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1). 
  12. ^ 中海級戰車登陸艦. 中華民國海軍. 2017-06-22 [2022-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13. ^ 朱明. 迅聯戰鬥系統首次成功整合MK41 海軍新造小神盾艦核心突破. 上報. 2019-12-20 [2025-01-29]. 
  14. ^ 羅添斌. 24聯裝「海劍羚」飛彈測試 戰系型系統將配置大型軍艦. 自由時報. 2021-06-10 [2022-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7). 
  15. ^ 杨刚、林麟. 进度落后 几近停摆—台海军新一代护卫舰. 舰船知识 (舰船知识杂志社). 2022-01, (508): 69-77. 
  16. ^ 陳家慶; 信尚彣. 艦用航儀導航系統整合. 新新季刊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2023, 51 (1): 179-188. ISSN 1813-0828. 
  17. ^ 華揚專案.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 2022-07-19. 
  18. ^ 羅添斌. 海劍二、海弓三順利通過「華陽」垂發測試 海軍新艦獲戰力提升. 自由時報. 2023-08-23 [2025-01-28]. 
  19. ^ 洪哲政. 中科院劍影專案系統測試實體首曝光 本周實彈射擊. 聯合新聞網. 2024-08-07 [2024-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7). 
  20. ^ 羅添斌. LCC-1「高雄」軍艦明年中除役 新武器測試另有規劃不中斷. 自由時報. 2024-11-23 [2025-01-28]. 
  21. ^ 羅添斌. 935蘭陽軍艦披上綵布23日除役 快砲飛彈聲納全要拆除轉用. 自由時報. 2025-01-21 [202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