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龍 (清朝)
外观
赵金龙(?—1832年),清朝江华瑶民起义首领。祖籍湖南新田县,后因生活所迫,迁至江华县锦田长塘砦。
生平
[编辑]其家世代以租垦荒山维生,生活困苦。道光十一年(1831年),朝廷下令“山田升科”,引起瑶民不满,赵金龙与常宁县瑶人赵福才等人合谋策反,利用宗教组织群众,在湖南、广东、广西边境秘密组织反清队伍,并派人到广东连州筹办硝药、铁砂,制造枪炮。十二月底,在江华两河口发动起起事反清,稱金龍王,改元金龍元年,联络广西富川、广东连南瑶民,扩大队伍,攻城杀官。湖广总督卢坤调集两湖官军进行围剿,在武水瑶山被赵金龙军击败,卢坤被降职,戴罪立功。次年二月,率部在池塘圩再次击败清军,杀湖南提督海凌阿和宝庆协副将马韬等,当时有歌谣:“金龙出大洞,海马(海凌阿、马韬)归池塘”。继夺取湖南兰山、宁远、新田、常宁、兴宁、桂阳、武冈、江华及广东乳源、连南和广西富川、贺县等地瑶、汉百姓纷纷响应,众至万人,势力扩及三省边境十余县。三月,清廷调集两湖、两广、贵州等五省兵力镇压,命户部尚书禧恩亲临督阵。赵金龙率义军据守常宁县洋泉镇,力战而死[1][2][3][4]。
參考
[编辑]- ^ 《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 ^ 《中国民族史人物辞典》
- ^ 黃鴻壽. 清史紀事本末平傜之役. 维基文库 (中文).「宣宗道光十一年,冬十二月,湖南江華傜人趙金龍,聚眾焚掠兩河口。傜為苗族之一,所居皆山峒,自成村落。在湖南者為衡、永、郴、桂四州郡界,與廣東之束州、廣西之全州,均跨五嶺之脊。民傜雜處,傜性戇鷙,不與漢民交通,漢民每欺侮之,黨連官役,以肆其虐待。凡遇訴訟,官為裁判恆左,袒漢民,以是傜僡積怨。適楚粵之天地會中人,屢刦奪傜寨牛穀,傜無所愬,於是江華縣之錦田鄉傜人趙金龍,倡言復仇。使常寧傜趙寧牙,糾廣東散傜三百餘,合湖南九沖傜,都六七百人,焚掠兩河口。殺會徒二十餘。縣令林先梁、游擊王俊,率兵役由黃竹寨往掩其巢,格殺男婦十四,生擒傜卒五,餘皆逃散。」
- ^ 壬辰瑤變、會黨與地方官府——以張錫謙《平瑤日記》為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於2024年7月25日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