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嵌里
外观
赤嵌里 | |
---|---|
里 | |
坐标:22°59′47″N 120°12′19″E / 22.996363°N 120.205275°E | |
國家 | 中華民國 |
縣市 | 臺南市 |
鄉鎮市區 | 中西區 |
區劃 | 24鄰 |
政府[1] | |
• 里長 | 陳弘烈 |
• 辦公處 | 民權路二段21號 |
面积[1] | |
• 总计 | 0.4475平方公里 |
人口(2021年11月)[2] | |
• 總計 | 4,534人 |
• 密度 | 10,131.84人/平方公里 |
• 戶數 | 1,942 |
时区 | 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
村里代碼 | 67000370005 |
毗鄰 | 城隍里、五條港里、永華里、南美里 北區北華里、公園里 |
赤嵌里,又寫作赤崁里,是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的一個里,名稱得自境內的古蹟赤嵌樓[3][1][4]:89。該里也是二次大戰後設立中區後,最初的29個里之一[4]:95。
2018年1月29日,合併三民里與天后里,赤嵌里變成東邊以中山路為界與城隍里相鄰,西邊以西門路二段為界與五條港里相鄰,南邊以民族路二段、民生路一段、民權路二段為界與永華、南美里相鄰,北邊以成功路為界與北區北華里、公園里相鄰[3]。
沿革
[编辑]赤嵌里一帶在清代位於臺灣府城內的中心區域,分屬於鎮北坊、東安坊、寧南坊、西定坊,包括范進士街、三元巷街、縣口尾街、縣口頭街、代書館街、紅毛樓、米街、紅厝埕、磁仔街、觀音亭街、三四境街、曾振明街、石厝巷、番薯崎、陳子芳街、做針街、鞋街、打銀街、抽籤巷、內宮後街、內關帝街、內媽祖街、內王宮港、武館街、十三鋪、關帝廟口、麻糬巷、天公埕、上帝廟巷、打鐵街、草花街、紅布袋、竹仔行、七娘境、枋橋頭、右營埔等地點[4]:91、93。
日治後期則屬於臺南市明治町(二丁目、三丁目)、白金町(二丁目、三丁目、四丁目、五丁目)、臺町(一丁目、二丁目、四丁目)、花園町(一丁目、二丁目)、大正町(一丁目、二丁目、三丁目)、西門町(一丁目、二丁目、三丁目)、本町(一丁目、二丁目)、錦町(一丁目)[4]:91、93。
二次大戰後於民國34年(1945年)10月1日設立赤嵌里,民國66年(1977年)併入永安里,次年(1978)改稱「赤嵌里」[3][1][4]:95。民國91年(2002年),合併廣慈里、觀音里[3][1]。民國107年(2018年)1月29日,合併三民里與天后里[3][1]。
參考來源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赤嵌里. 臺南市中西區公所. [2021-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 ^ 里鄰人口數. 臺南市中西戶政事務所. [2021-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8).
- ^ 3.0 3.1 3.2 3.3 3.4 臺南市政府民政局. 《臺南里鄰編組及調整專書‧37 中西區》. 臺南市政府民政局. 2019-12: 37–9、10 [2021-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5).
- ^ 4.0 4.1 4.2 4.3 4.4 《臺灣地名辭書卷廿一:臺南市》.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1999-02. ISBN 957-02-3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