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許南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許南英
《遺民、疆界與現代性:漢詩的南方離散與抒情(1895-1945)》之許南英像
《遺民、疆界與現代性:漢詩的南方離散與抒情(1895-1945)》之許南英像
大清電白縣知縣[1]
籍貫福建臺灣(今臺南市中西區
族裔漢族
字號字子蘊,又字蘊白、允伯,號霽雲,又號窺園主人、留髮頭陀、龍馬書生、毘舍耶客、春江冷宦
出生咸豐五年(1855年)
福建臺灣(今臺南市中西區
逝世民國六年(1917年)
荷屬東印度棉蘭(今印尼
出身
  • 光緒十二年丙戌科舉人
  • 光緒十六年庚寅恩科同進士
著作
  • 《窺園留草》不分卷

許南英(1855年—1917年),子蘊,又字蘊白允伯霽雲,又號窺園主人留髮頭陀龍馬書生毘舍耶客春江冷宦等,福建臺灣赤崁(今臺南市中西區)人,清末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家族

[编辑]

祖先許超(職業是書齋先生,就是教蒙塾的老師),明嘉靖三年(1524年)从潮州揭陽遷居到臺灣赤崁(今臺南市赤崁樓附近,荷蘭文Provintia,漢譯普羅民遮)[2]

許南英祖父許永喜清朝秀才,有八子;父許廷璋(特齊)是個讀書人,住在臺灣府西定坊武館街(在今台南市中西區關帝廟大天后宮一帶)。

許母姓藍,生四子,南英排行第三,大兄許梓修台灣府吏,二兄許炳耀在大目降(今新化區)賣鹽。

臺南開府後,光緒十三年(1887年)設安平縣,南英金榜題名時是臺南府安平縣籍。

生平

[编辑]

啓蒙

[编辑]

許南英於咸豐五年十月初五日(1855年10月14日)出生在西定坊武館街許家內。

許南英五歲初學唐詩,即能成誦,六歲舉家遷至南門里東安坊馬公廟(在延平郡王祠附近),其父闢住宅四圍空地,種植花木,名為「窺園」,並自於園中開館授徒。許南英先後從陳良玉許鳳儀鄭永貞葉崇品等夫子,學業愈進[3]

功名

[编辑]

光緒五年(1879年),許南英中秀才,光緒十二年(1886年)中舉人,光緒十六年(1890年)成庚寅恩科三甲進士(與夏曾佑等同年,狀元是泉州府晉江縣人吳魯),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学习[4]。又分签兵部主事,後回乡协助福建台湾巡抚唐景崧编撰台湾通志的台南部分内容[5]

海歸

[编辑]

甲午戰爭臺灣民主國時,在臺南擔任行政職務,襄贊劉永福

日軍進入臺南,他與劉等在英國人幫助下喬裝逃到廈門,轉汕頭,在兄弟許子榮、許子明幫助下到東南亞泰國新加坡發展,年僅三歲的第四子許地山和元配吳慎、大兄梓修等家人隨后到汕頭,住在鮀浦(在今汕頭地級市鮀蓮街道)附近的桃都,從南洋回唐山后寄籍福建漳州龍溪,在廣東做行政工作,辛亥革命後在漳州生活。

棄世

[编辑]

民國六年(1917年),許南英前往荷屬東印度棉蘭,因病去世。

餘音

[编辑]

許南英是吳守禮之父的老師,吳守禮尊稱他「先生公」,許南英之子許地山稱吳守禮世兄,許南英家與台南另一文化名人許丙丁家也是世交,許地山回台灣學術訪問和探望親人時送給許丙丁一部他編印的《窺園留草》,1962年在台北交黃典權校點,重排出版,台灣重印多次。

臺南市私立南英高級商工職業學校南英商工)原為日治時代日本淨土宗僧人田村智學創辦之商業學校。戰後由許仲璹接收,並改名為南英商工,就是紀念出身台南府城的許氏先賢許南英。

參考文獻

[编辑]
  1. ^ 張寧,《許南英評傳》,福建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第4頁
  2. ^ 落華生─許地山. [2019-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8). 
  3. ^ 洪懃黛,《臺灣先賢烈專輯(第3輯)許南英》,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年,第105頁
  4. ^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五):光绪十六年。庚寅。五月。己巳朔。……○戊寅。引见新科进士。……萧大猷、孙绍阳、江仁徵、吴锡寯、李安、杨庚辰、王清穆、焦锡龄、陈乃绩、李晋魁、钱昌祚、杨廷椿、关榕祚、朱赞廷、张焕章、刘寅浚、王履咸、李寅龄、聂宝琛、柯德树、李延撰、彭文明、方克猷、刘元弼、钱鸿策、吴锜、沈抟青、方燕年、钱昌瑜、王保奭、葆平、华世铭、区天骥、何天辅、陆仰贤、文榘、陈瀚年、范迪襄、吴尚廉、黄斗元、徐鸿泰、荣光、李毓芬、吉同钧、黄毓麟、刘瞻汉、杨觐圭、胡成立、罗维垣、汪宗翰、秦家穆、梁芝荣、郭集芬、陈康瑞、倪维諴、罗传瑞、王肇敏、杨金铠、淩和钧、陈国华、严庚辛、李铭熙、朱大诰、郑恭、张检、董康、张守炎、张瑞芳、张文焕、王贻典、张文焕、张志嘉、陆辅清、欧仁衡、许南英、丁学恭、谈廷瑞、徐桂馨、吕道象、史履晋、锳珍、曾培、谷如墉、颜肇鼎、黄国琛、庆春、吴学曾、俱著分部学习。
  5. ^ 台湾进士许南英(许地山之父)辛亥革命期间为何定居漳州海澄海沧(今厦门). [2019-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2). 

參考資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