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儀
外观
蕭儀(1384~1423),字德容,庵號蘖庵,乐安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生平
[编辑]永乐十三年乙未进士,偶然奏牍失详,被貶到交趾,行到太平府,蒙明成祖赦免,後擢至户部文选司主事,任官一年餘,成祖下詔求問宮殿被雷擊焚毀一事,因此上疏批評永樂遷都是背棄明太祖。德容应诏曰:‘处夷狄,息营造,苏民困,远小人。’"岂不以燕为金元故都,非中原之都乎?岂不以金祚仅百年,元祚不盈百年,非宜都乎?"[1]有制止他的人,德容毅然曰:‘食君之禄,当输忠殉国,若避害为身图,非君子也。[2]成祖大怒,說:‘北平之迁,吾与大臣密计,数月而后行',背棄不殺上疏者之承諾,而將之收獄,逮入北鎮撫司。王世貞《弇州史料后集》卷31、《明通鑑》說同年九月凌遲死[3],与黄淮同为狱友三年,唱和诗作十多首,见黃淮《省愆集》中,陈良《萧仪墓志铭》說永乐二十一年癸卯(1423)七月十九日病死金台狱中,年四十。其侄殓骸回鄉,葬乐安山湾。
由其子萧超編輯其遺作,有《袜线集》二十卷,《南行记咏》四卷,[4]正统六年辛酉(1441年)夏,萧超自乐安跋涉远来永嘉南柳寿徵庵,请求黄淮为其父亲撰墓表,由黄采书篆墓志铭,黄淮著于《归田稿》中。
参考
[编辑]![]() | 这是一篇关于明朝人物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