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华秋(?—?),隋朝人物,汲郡临河(今河南省浚县东)人。

华秋幼年丧父,事奉母亲以孝闻名。家贫,佣受雇于人来赡养母亲。其母生病,华秋容貌憔悴,须鬓变白,里都嗟叹惊异。母亲去世后,遂绝就不再梳洗,头发全部掉光。在墓侧结庐,负土成坟,有人想要帮助他,华秋跪拜阻止他。大业初年,朝廷征调皮,郡县大加捕猎。有一只兔子,猎人追逐,逃到华秋庐中,藏在华秋膝下。猎人到达庐所,感到奇怪就放了这只兔子。自此这只兔子常住在庐中,驯服在华秋左右。郡县嘉赏他的孝感,都奏上朝廷。隋炀帝派使者慰问,表彰他的家门。后天下大乱,盗贼常往来在他的草庐左右,都相互告诫:“不要冒犯孝子。”乡人依靠华秋而保全的很多。

参考文献[编辑]

  • 隋书》,卷七十二 列传第三十七 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