舸
外观
舸,古代大型船隻的一種[註 1],可用作運送土石、貨物或服徭役之用。
歷史
[编辑]古代人民在應官府徵集服役或進行大型土木工程期間搬運土石時會運用船作幫助。而當時他們所用的民用船正是舸。[註 2]
民工即服徭役者在古代大型土木工程建造的過程中自備船隻。他們駕駛着盛滿土石的舸在河流中航行時因為會出現無數土石船爭先恐後、互相追趕的場面。後人以成語「百舸爭流」來描述此情況[註 3]。在歷史上「百舸爭流」確曾出現在共工治水、大禹治水和修建皇城宫殿等場面。而於軍事上舸則發展成小型快速攻擊艦「走舸」。走舸行動靈活,來往自如。水軍可利用它出其不意地攻擊敵人。例如在三國時期,孫吳統帥黃蓋帶領數十條由蒙衝、鬥艦和走舸組成的船隊在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大批船隊。[1]
走舸船艏上有半圓形的棚架,棚上有弩窗箭孔以便攻擊敵人。艏前寬尾窄,艉兩頭突出似魚尾,並建有可隱蔽類似小型碉堡式的船艙。甲板上兩側就建有弩窗箭孔「女墻」。走舸的兩舷有槳孔。[註 4]
注釋
[编辑]- ^ 見清朝《康熙字典》對「舸」的解釋:《唐韻》《集韻》古我切《韻會》賈我切,音哿。《說文》舟也。《揚子·方言》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謂之舸。《古今注》孫權時名舸爲赤馬,言如馬之走陸也。《左思·蜀都賦》弘舸連舳。《註》大船曰舸。」。
- ^ 唐朝桂陽刺史魚孟威於其著作《桂州重修靈渠記》中記述了舸可以用作修築河道基礎建設之用。該史事發生於唐懿宗咸通九年(860年):「餘自黔南移鎮於此,艤棹嶺首,備觀其事。試詢左右曰:「向時何不疏鑿版築,而使艱阻如是耶?」則末校劉君素前曰:「遠事固不可指明,近事又非不知。修渠必去民病,然其柰邇來屢以迎送軒,供億師頓,名募補卒,犒齎征夫,帑藏且殫,閭井亦蠹。故無以興疏鑿版築也。」餘固為父慈於子,孰有子病,而為家貧,不求醫救子,是知長吏所當子民也。今民塗炭若是,又何緣帑藏且殫而無暇救之。須是約公費,積刀布,召丁壯,導壅塞,以平民病也。因召君素: 「若能主張乎?」君素唯之,遂領其事。凡用五萬三千餘工,費錢五百三十餘萬。固不敢侵征賦,必竭其府庫也。不敢役窮人,必傷其和氣也。皆招求美財,標求善價,以傭願者。自九年興工,至十年告畢,其鏵堤悉用巨石堆積,延至四十里,切禁其雜束篠也。其斗門悉用堅木排豎,至十八里,切禁其間散財也。浚決磧礫,控引汪洋。防阨既定,渠遂洶湧。雖百斛大舸,一夫可涉。」。
- ^ 毛澤東於1925年創作《沁園春·長沙》。詞中寫道「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成語「百舸爭流」正是由此而來。其引伸意思是指競爭激烈的場面。
- ^ 資料出自元朝胡三省於《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十三年》給予的注釋:「杜佑曰:『走舸,舷上立女墻,置棹夫多,戰卒少,皆選勇力精鋭者,往返如飛鷗,乘人之所不及。金鼓旗幟,列之於上,此戰船也。』」。而清代魏源的《聖武記》卷十四也有類似的描述:「曰走舸:舷立女墻,多槳如飛。壯士徑進,絶流出奇。或火或挑,急遁勿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