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標準黃卡
美國標準黃卡(英文:Standard American Yellow Card),是一種橋牌的叫牌制度。這種制度多在北美洲,特別是美國使用。此外,而它也適用於初學者,因為它比較其他制度如精準制等容易掌握。
計算點值
[编辑]一般開叫
[编辑]美國標準黃卡使用五張高花開叫,有5張 ♥ 或 ♠ 時才分別開叫 1♥ 、 1♠ ,否則開叫 1♣ 或 1♦ 。其他原則為叫自己最長的一門。
叫牌大致如下:
開叫1階花色(即 1♣ 、 1♦ 、 1♥、 1♠ ),一般有12-21點,牌力不足時就應不叫。
開叫 1NT :15-17點,平均牌型(4333、4432或5332牌型),通常不允許有5張高花。
開叫 2NT :20-21點,平均牌型,可以有不強的5張套。
有12點或以上,但沒有5張高花,又不能開叫無王時,就只能開叫 1♣ 或 1♦ ,大前提是叫張數較多的一門,例如有3張 ♣ 和2張 ♦ 時,叫 1♣ 。若兩門的張數一樣,每門3張時開叫 1♣ ;每門4張時開叫 1♦ ,但也有牌手約定開叫較強的一門。
開叫 1♥ 、 1♠ 時,所叫花色一定不少於5張,如開叫 1♠ 就保證有至少5張 ♠ 。
當有5-5或6-6兩門時,例如你有:♠ J8762 ♥ AKQ98 時,叫較高級的一門,在這例中即 ♠ ,雖然 ♥ 套較強,但你依然應該開叫 1♠ 。
一階應叫
[编辑]所有應叫的原則:找出最合適的叫品,若王牌配合,雙張加1點,單張加3點,缺門加5點
同伴叫出一線花色後,0-5點應該Pass。
同伴若叫1NT,則0-7大牌點應Pass,有8大牌點可用斯台曼特約。8-9大牌點,平均牌型可叫2NT,13-15大牌點,平均牌型可叫3NT,但要注意叫2NT或3NT,牌中不應有4張高花(即 ♥ 或 ♠ )。
其他應叫
[编辑]同伴叫2NT後,0-3大牌點應Pass,有4大牌點可以用斯台曼特約。4-10大牌點可叫3NT,11-12大牌點叫4NT,表示邀請6NT小滿貫。
對弱二開叫,2NT應叫是問單缺,開叫者若在其他門有單缺的話,則應叫那一門,否則要叫3NT或自己弱叫的花色。至於加叫,則是邀請成局。
對於三階阻擊性開叫,可根據手中防守贏張數加叫 (開叫人通常根據二三法則開叫) 。
特約(Conventions)
[编辑]特約是指一些特別的叫品,其意義和所叫的花色通常沒有關係,但這叫品是在表達一些特別的訊息。
斯台曼(Stayman)
[编辑]當同伴開叫1NT或2NT後,答叫2♣(3♣)是一個特約,表示問對方的高花。開叫NT者回答如下:2♦(3♦)表示沒有4張高花; 2♥(3♥)表示有4張 ♥,可能還有4張 ♠;2♠(3♠)則表示有4張 ♠,而且一定沒有4張 ♥。
使用Stayman答叫的人必須要有8大牌點(1NT開叫),或4大牌點(2NT開叫)。因為答叫人若是連這一點點力量都沒有還要能成局,則勢必需要有一門六張或甚至更長的牌組,那大可以直接叫出那門牌組來詢問莊家是否能配合,反之若沒有堅強牌組也沒有對應點力的話,成局是很困難的,不如直接停在原本開叫的合約。
2♣ 強開叫
[编辑]當開叫人開叫 2♣ 時,表示他有至少8.5個贏張或22大牌點。一般而言,同伴若有牌組可以用自然制的方式答叫,但特別要注意的是無論是怎樣的弱牌(一般为8点以下,且沒有五張牌組),至少也必須叫2♦,不能Pass,而開叫人則會在下一輪表示他的牌情。
也有另外一種非自然制的答叫方式,而開叫方同樣是以自然制的方式在下一輪報出他的牌情。
叫品 | 表示牌情 |
2♦ | 0~3大牌點 |
2♥ | 4~6大牌點,應該能成局 |
2♠ | 7~9大牌點,尋找滿貫可能 |
2NT | 10以上大牌點,幾乎可以確定滿貫 |
黑木問叫(Blackwood)
[编辑]是一種嘗試滿貫的問叫,當雙方同意王牌之後,4NT的叫品是指問A,答叫如下:
叫品 | 表示牌情 |
5♣ | 0或4張 A |
5♦ | 1張 A |
5♥ | 2張 A |
5♠ | 3張 A |
此外,答A者也可以在問完A之後叫5NT,訊問對方K的數量,答叫方法和上述的差不多,只是數字由五線到六線。例子:
開叫者 | 東 | 答叫者 | 西 |
1♠ | Pass | 4♠ | Pass |
4NT | Pass | 5♦ | Pass |
5NT | Pass | 6♠ | Pass |
7♠ | Pass | Pass | Pass |
以上例子,答叫者有1張A,三張K,而7♠是最後的合約。
而無王合約中,一般會以4♣/5♣當作問A/K張數的信號,而面對這種問A的方式也是以類似於黑木的方式答叫:往上一階代表0或4張,往上兩階代表1張...等等,而在無王合約中的4NT則大多是邀請對方是否要直上6NT的意思。這種以4♣的方式問A的特約稱為格柏特約(Gerber convention),得名於美國一位橋牌選手John Gerber,因為這個特約是由他推廣使用而普及的,雖然最早的發明人不是他。
羅馬黑木(Roman Blackwood)
[编辑]是基本黑木的變化之一。因為一般來說到了這個階段,兩個人不至於需要占用這麼多叫牌空間才能確認雙方總共A的數目,可以把一些叫品留作傳達特別的訊息。
叫品 | 表示牌情 |
5♣ | 0或3張A |
5♦ | 1或4張A |
5♥ | 2張A |
5♠和5NT一般都被認為是兩張A。5♠通常是表示手上有一些額外的力量,可以是比預期更長的王牌、旁門缺門或者是一串堅固的旁門大牌等等;而5NT通常是表示這兩張A的分布,比方說同樣是高花、相同顏色等等。可由雙方自行約定這兩個叫品代表的意思。
在羅馬黑木中,在聽到回答後,叫出下一個不是已確認王牌的花色則是繼續問K(不一定是5NT),回答方式和問A時大致類似:往上一階代表0或3張、兩階代表1或4張、三階則是2張。
羅馬關鍵張黑木(Roman Key Cards Blackwood)
[编辑]同樣是基本黑木的變化之一,一樣是用4NT詢問,但是詢問的是五張關鍵張:四張A和王牌K。答叫的意義如下:
叫品 | 表示牌情 |
5♣ | 0或3張關鍵張 |
5♦ | 1或4張關鍵張 |
5♥ | 2或5張關鍵張 |
5♠ | 2或5張關鍵張,有王牌Q(或者是表達同時有王牌AK且兩手合計有至少10張王牌) |
由於相差三張關鍵張是很容易判斷的:既然已喊到4NT,雙方總牌力應該很大。假設叫出4NT的人手上有三張關鍵張,而隊友回答5♥,則隊友有剩下兩張且並無王牌Q;若自己手上一張關鍵張都沒有,而隊友同樣回答了5♥,應該可以推斷隊友手上握有全部五張關鍵張。
若聽到5♣或5♦回答,叫出高一階而且不是已確認王牌的花色則是問王牌Q、高兩階則是問K(不一定是5NT),而回答的方式是從0張K開始,往上幾階便代表幾張K,最多三張;若是5♥或5♠,由於不用確認王牌Q,往上一階且不是王牌的花色就直接是問K的意思。
不管是在哪種黑木系統裡,如果問了K,都有可能造成合約無法停在小滿貫,所以一般來說要在非常確定四門都有第一輪控制(A或者缺門)的情況才能繼續問K。
小結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有的牌手會將 2♦ 開叫作為特約使用,因為它的阻擊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