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立陶宛世界遗产名录

这是特色列表,点此获取更多信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制订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是指对全人类有重要文化自然价值的遗产项目[1]立陶宛于1992年3月31日接受公约,该国自然和文化遗迹因此有资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截至2023年,该国共有五处遗产入选,均为文化遗产。首先是1994年列入的维尔纽斯历史中心,此后又在2000、2004、2005年和2023年各有一项遗产入选[3][4][5]。四项遗产中有半数是跨国遗产项目,分别是与俄罗斯分享的库尔斯沙嘴,与其他九个国家共同拥有的斯特鲁维地理探测弧线[2]

除已入选的五项世界遗产外,立陶宛还有一项遗产列入预备名单[2]。任何遗产提名《世界遗产名录》前都必须入选预备名单。

世界遗产

[编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十项标准收录世界遗产,入选的每一个必须符合至少一项标准,其中第一(i)至六(vi)项为文化遗产,第七(vii)至十(x)项为自然遗产,同时符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标准的叫复合遗产,顺序按入选年份排列[6]

  * 跨国遗产
名称 图像 地址 入选年份 教科文数据 简介
维尔纽斯历史中心 维尔纽斯全景 维尔纽斯 1994 541;ii,iv(文化) 维尔纽斯是十三至十八世纪末立陶宛大公国的政治中心,对许多东欧国家的文化和建筑发展影响深远。历史中心包含维尔纽斯城堡建筑群的三座城堡,其中第一座是在公元一千年左右建成,还有中世纪城墙围成的区域,街道规划从原有的城堡开始呈放射状展开。虽然遭到入侵和破坏,但当地依然保有大量哥特式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式新古典主义建筑。历史遗迹包括主教座堂广场维尔纽斯市政厅维尔纽斯大学建筑群。[7]
库尔斯沙嘴* 内林加的灰色沙丘 内林加克莱佩达区 2000 994;v(文化) 库尔斯沙嘴是长98公里,宽0.4至4公里的沙丘半岛,将庫爾斯潟湖波罗的海分离,自史前时代就开始有人类定居。十七至十八世纪的滥砍滥伐导致沙丘朝泻湖迁移,历史最悠久的定居点被埋水下。从19世纪开始,当地通过持续不断的各种造林固沙工程保护沙丘并持续至今。斗转星移,部分古老的渔村变成旅游胜地,建起灯塔、码头、教堂和别墅。这里还是研究沙地动植物群的重要场所,而且地处鸟类迁移路线。沙嘴北部属立陶宛领土,南部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境内。[8]
克拿维考古遗址(克拿维文化保护区) 克拿维山上堡垒 希尔温托斯区 2004 1137;iii,iv(文化) 克拿维考古遗址位于立陶宛东部,在维尔纽斯西北约35公里处,是人类在当地约一万年居住史的特别例证。遗址群坐落在涅里斯河谷地,包括克拿维城、堡垒、未设防的定居点,墓地,以及旧石器时代晚期至中世纪的其他考古、历史和文化遗迹。遗址占地194.4公顷,保有古代土地使用痕迹,还有五个山上堡垒(共属大型防御系统)的残留。克拿维是中世纪重要封建城镇,虽在十四世纪末遭条顿骑士团规约破坏,但直到现代还有人类居住。[9]
斯特鲁维地理探测弧线* 斯特鲁维地理探测弧线原始测量站点 帕内穆内内门奇内聂梅济斯 2005 1187;ii,iii,vi(文化) 斯特鲁维地理探测弧线是天文学家弗里德理西·格奥尔格·威廉·斯特鲁维1816至1855年的测量点,是历史上人类首次精确测量子午线长短,由此掌握地球确切大小和形状,堪称地球科学和地形绘图学发展的里程碑。弧线北起挪威哈默菲斯特,南至黑海,共穿越十个国家,长2820公里,不但是多国科学家通力合作的典范,也是多国君主为科学事业协作的范例。原始弧线包含258个主要三角形和265个测量站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弧线有34个原始测量站点,带有各种不同标记,如岩石钻孔、铁十字、堆石标或方尖石碑。除挪威外,34个测量站点从北至南分别位于瑞典、芬兰、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和乌克兰,其中立陶宛境内有三个点。[10]
现代主义考那斯,1919至1939年的乐观主义建筑 考那斯 2023 1661;ii,iv(文化) 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在战间期落入波兰之手,考那斯成为临时首都。首都需要新建大量关键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热潮由此暴发。城市建筑风格融民族传统和外国流入的现代影响为一体,成为当地现代主义建筑的范例。如今,该市拥有六千余幢战间期留存下来的建筑,其中包括耶稣复活教堂立陶宛银行大楼,以及考纳斯驻军官员俱乐部大楼[11]

预备名单

[编辑]

除已入选的世界遗产外,接受《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成员国还可以把遗产项目列入预备名单,任何遗产在提名《世界遗产名录》前都必须入选预备名单[12]。截至2023年9月,立陶宛的预备名单共有一项遗产[2]

名称 图像 地址 列入年份 对应标准 简介
特拉凯历史国家公园 特拉凯城堡 特拉凯 2003 (复合) 特拉凯历史国家公园将文化景观与森林、湖泊、冰碛山(在末次冰盛期后形成)和农业地区结合,形成丰富多样的栖息地,是多种稀有动植物的家园。人类早在公元前四千年就开始在此定居,特拉凯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十四世纪。当地建有两座防御堡垒,分别是保存完好的特拉凯城堡特拉凯半岛城堡。特拉凯在15世纪获得马格德堡权利,属于多元文化城市,除立陶宛人外,还有卡拉伊姆人利普卡鞑靼人俄罗斯人犹太人波兰人在此生活。[13]

参考资料

[编辑]
  1. ^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0-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8). 
  2. ^ 2.0 2.1 2.2 2.3 Lithuania.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3). 
  3. ^ Jurgita Laurinėnaitė-Šimelevičienė. Lithuania |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s to visit in Lithuania. lietuva.lt. 2019-06-19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0). 
  4. ^ Gregory Sousa.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s In Lithuania. WorldAtlas. 2017-04-25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0). 
  5. ^ Augustinas Žemaitis. UNESCO sites in Lithuania « True Lithuania. www.truelithuania.com.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1). 
  6.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 The Criteria for Selection.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0-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2). 
  7. ^ 汉语介绍需点击“Chinese”才能看到。维尔纽斯历史中心.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1). 维尔纽斯是从13世纪到18世纪末期立陶宛大公国的政治中心,在文化和建筑发展上对许多东欧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尽管遭到入侵和部分的破坏,它仍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保留了哥特式、 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式和古典的建筑及其中世纪的布局和自然景致。 
  8. ^ 汉语介绍需点击“Chinese”才能看到。库尔斯沙嘴.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这个延伸出来的沙丘半岛长98公里,宽0.4-4公里,史前时代就有人类居住。自古以来,这里受到了海风、潮汐等自然力量的威胁,由于一代又一代的人通过不断的造林固沙工程与沙嘴的侵蚀进行搏斗,使遗址如今得以存在。 
  9. ^ 克拿维考古遗址(克拿维文化保护区).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克拿维考古遗址位于立陶宛东部,在维尔纽斯西北约35公里处,是该地区人类居住约10 000年历史的特别例证。遗址群坐落在涅里斯河谷地,包括克拿维城、堡垒、一些未设防的居住地、墓地和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中世纪时其他的考古、历史和文化遗迹。该遗址面积为194.4公顷,保留有古代土地使用的遗迹,还有五个山上堡垒(大型防御系统的一部分)的残留部分。克拿维是中世纪一个重要的封建城镇。 虽然该城在14世纪晚期受到条顿骑士团规约的破坏,但是直到现代还在继续使用中。 
  10. ^ 汉语介绍需点击“Chinese”才能看到。斯特鲁维地理探测弧线.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0-30). 斯特鲁维地理探测弧线是一个三角测量链,北起挪威哈默菲斯特(Hammerfest),南至黑海,弧线穿越十个国家,长2820公里。弧线是天文学家弗里德理西·格奥尔格·威廉·斯特鲁维(Friedrich Georg Wilhelm Struve)于1816至1855年期间进行测量的测量点,代表着人类首次对子午线长短的精确测量。这一测量帮助人类掌握了地球的确切大小和形状,是地球科学和地形绘图学发展中的重要一步。这个弧线不仅是多国科学家通力合作的一个特例,也是多国君主为科学事业联袂协作的一个特例。原始弧线包含258个主要三角形和265个测量站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弧有34个原始测量站点,带有各种不同标记,如岩石钻孔、铁十字、堆石标或方尖石碑。 
  11. ^ Modernist Kaunas: Architecture of Optimism, 1919-1939. [2023-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18). 
  12. ^ Tentative List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0-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9). 
  13. ^ Trakai Historical National Park.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