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剌福僧
外观
移剌福僧(12世纪?—1222年),金朝末年契丹族大臣,移剌(耶律)姓,东北路(治今吉林洮南市东)乌连苦河猛安人。
移剌福僧以恩荫补任吏部令史,转枢密院,调任滕州军事判官,历任甄官署直长、豳王府司马、顺义军节度副使。之后转任同知开远军节度事,签北京、临潢按察事。完颜永济大安元年(1209年),担任同知兴中府事。修城筑濠以防备蒙古军。不久改任同知广宁府事。崇庆元年(1212年),蒙古军围城,其子移剌铜和尚率家奴出战,保全广宁,于是释放家奴为良。充任辽东宣抚副使。至宁元年(1213年),任巩王傅兼吏部郎中,胡沙虎弑君,移剌福僧称病不出。金宣宗封胡沙虎泽王,百官称贺,移剌福僧拒绝赴会,出任寿州防御使。金宣宗贞祐三年(1215年),担任山东西路按察转运使,致仕。兴定二年(1218年),受宣宗召见,议时政得失,上书建议:招徕乣军以收复中都(今北京),与南宋议和以集中应付蒙古,以选官抚定山东,抚定河朔,罢军中监战官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