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一分殊
外观
理一分殊,宋明理學哲學思想。「理一」指天地間只有一理,「分殊」指這個理能在萬事萬物中體現。形象化的表達又謂「月映萬川」。[1]
背景
[编辑]此說最早可見由程頤對張載的《西銘》的「民胞物與」時解讀所得出:「句句皆是理一分殊」[2]。在此基礎上,他又認為「天下之物皆能窮,只是一理。」又云:「萬物皆是一理,至如一物一事雖小,皆是有理。」[3]
後來,朱熹再對理一分殊進一步發展:「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4]朱熹常以「月映萬川」對理一分殊作比喻。
定義
[编辑]二程後學時,楊時就曾對理一分殊下了一個定義:「無事乎推者,理一故也」,指儒家的最高準則謂「理一」,而人們依據此道德準則所衍生出的「理」對待事物和人生,謂之分殊。[5]
月印萬川
[编辑]月印萬川,原為佛教用語,形容佛陀順應眾生化現種種形相。「一月在眾水,眾水亦含一月」。[6]《永嘉證道歌》中,就有此描述「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7]意指佛性不離眾生性,眾生性亦不離佛性。[8]後來,朱熹以此作為理一分殊的比喻。
參見
[编辑]參考文獻
[编辑]- ^ 王宇琨 董志道. 超圖解中國哲學簡史. 中國大陸: 天津人民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540363277 (簡體中文).
- ^ 侯外廬. 宋明理學史. 中國大陸: 西北大學出版社. 2018-12-01. ISBN 9787560442907 (簡體中文).
- ^ 二程. 二程全集. 中國大陸: 崇文書局. 2022-11-20. ISBN 9787540363277 (簡體中文).
- ^ 朱熹. 朱子語類.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互聯網 (繁體中文).
- ^ 侯外廬. 宋明理學史. 中國大陸: 西北大學出版社. 2018-12-01. ISBN 9787560442907 (簡體中文).
- ^ 永本. 一月普現一切水. 人間福報. 互聯網: 人間福報 (繁體中文).
- ^ 永嘉玄覺. 永嘉大師證道歌. 般若文海. 互聯網.
- ^ 宣化上人. 永嘉證道歌淺釋. 般若文海. 互聯網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