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物派 (日本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物派(もの派)是日本當代藝術的一個主要流派,始於1960年代末,一直持續到1970年代中期。

風格[编辑]

藝術家使用石頭、木材、紙張、棉花、鐵板和石蠟等物體單獨或組合創作作品。反抗迄今為止日本前衛藝術主流的反藝術傾向,旨在透過將藝術還原為物體來重新創造藝術。命名「物派」的人身份不明,開始於1968年,當時關根伸夫發表了《相位-大地》,李禹煥從新的角度對其進行了評價並進行了理論化。關根的後輩吉田勝郎、成田克彥、小清水進菅木志雄多摩美術大學齊藤義重的學生)以及榎倉浩二、高山登、原口典之參加了這個藝術組織。並展示了他們的作品。

1970年2月號的《美術手帖》以「發言的新人們」為專題,參加了「李+多摩美系」討論會。這可以說是事實上的「物派宣言」。但他們並沒有舉辦任何獨立的展覽,從1970年夏天左右開始,他們開始發展個人風格。

参考文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