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比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压必河达让语音译:“压必曲龚”;牙比河,英語:Yepak river;Yepuk river),是印度管辖的阿鲁纳恰尔邦(与中国有领土争议,中国称藏南安娇县(Anjaw district,中国称下察隅)境内察隅河(Zayal Chu;Lohit River)西岸的一条支流,在瓦弄(英語:Walong)以南约5公里的门巩村(Yepak)附近汇入察隅河。

辛亥拉萨动乱期间,中国任命的官员曾到此处。根据中国方面的说法,1912年(民国元年)6月9日,中华民国川滇边使委员蒋芳奇(Chiang Fong Chi)、川邊特別區察隅县县长苟国华(苟文卿,Kes Win Chin)在门巩村压必河河口巨大的卵石上刻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2]

参考文献[编辑]

  1. ^ Harish Kapadia. The Eastern Frontier of India. himalayanclub. 2008-06-04 [2008-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9). 
  2. ^ 吕昭义; 杨晓慧. 英属印度的战略边界计划与赵尔丰、程凤翔对察隅边防的巩固. 南亚研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2006年, (1期) [2016-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5). 可免费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