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
段永(503年—570年8月3日),字永宾,辽东郡石城县(今辽宁省建昌县)人[1][2],北魏、西魏、北周官员。
生平
[编辑]段永是西晋幽州刺史段匹䃅的后裔,曾祖段愄在北魏担任黄龙镇镇将,因此迁徙到高陆县的河阳[3][4]。
段永从小有志向操守,被同乡所称赞。北魏正光末年,六镇扰乱,段永携带老幼,前往中山郡避难。正光五年(524年),段永前往洛阳,以殿中将军为起家官。孝昌三年(527年),段永加龙骧将军,永安三年(530年),段永出任平东将军、大都督,因为参与拥立魏孝庄帝,封仓泉县开国男,食邑一百户。同年,南梁进攻淮北地区,段永率领部队前往策应,一月三捷[1]。普泰元年(531年))二月,青州人崔祖螭举兵反叛,段永将他讨伐平定,封沃阳县开国伯,食邑五百户,又进爵为侯[1]。永熙元年(532年),段永出任使持节、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5],魏孝武帝元修特意征召段永出任阁内大都督[1]。当时有盗贼首领元伯生率领数百骑兵,西自崤山、潼关,东至巩县、洛邑,攻陷坞壁后展开屠杀,成为该地区的祸患。魏孝武帝派京畿大都督娄昭前往讨伐,娄昭请求率领五千军队前往。段永进言说:“这个贼人没有城池营寨,只靠着抢劫财物供给,安定时就如同蚂蚁聚集,窘急时就作惊鸟飞散,攻取在于迅速,不在于人多。如果星驰电掣,出其不备,发动五百精锐骑兵,就可以将他们歼灭。如果征集军队再去,他们必然远远逃窜,虽然有大队人马,也没有用处。”魏孝武帝赞同段永的计策,于是命令段永代替娄昭,率领五百骑兵讨伐。段永侦查到贼寇所在的地方,倍道兼进,将他们击败平定。朝廷赞赏段永的谋略,百姓对段永除掉祸害非常高兴[6][7][1]。
永熙三年(534年),魏孝武帝西迁关中,段永当时来不及跟从。大统初年,段永和兄弟们密谋投奔西魏。段永与都督赵业等人杀死西中郎将慕容显和,将首级送往西魏朝廷,段永因功别封昌平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出任使持节、都督、北徐州刺史。段永随从宇文泰擒获窦泰、收复弘农,参与沙苑之战,都有战功。河桥之战,段永力战先登,增加食邑八百户,总计二千户,进爵为沃阳县开国公,出任南汾州诸军事、南汾州刺史。大统十四年(548年),段永增加食邑三百户,转任大都督,同年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大统十六年(550年),段永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很快出任恒州诸军事,恒州刺史。当时朝中的权贵很多是段部的人,他们拜见段永的时候,冠盖塞满道路,当时的人都认为段永很荣耀。段永又升任云州刺史。魏恭帝元年(554年),段永获赐姓尔绵氏,增加食邑一千户,进爵为广城郡开国公,很快出任文州诸军事、文州刺史。武成二年(560年),周明帝宇文毓诏令段永出任都督瓜州诸军事、瓜州刺史。保定二年(562年),段永回朝出任工部大夫,很快升任军司马。保定四年(564年),段永增加食邑三百户,总计三千九百户,同年出任使持节、大将军、都督、治左八军总管军事[8][9][1]。
段永在朝廷内外历任职务,所在之处都很有声誉,他轻视钱财重视读书人,朝野因此敬重他[9]。天和二年(567年),段永以本官兼领小司寇[10],不久出任左厢第三军总管[11],率领军队出北路训练,患上疾病。天和五年六月十六日(570年8月3日),段永在贺葛城去世,虚岁六十八。九月二十三日(570年11月6日),段永的棺木回到长安,周武帝宇文邕亲自前往吊丧,诏令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贺拔轨监护丧事,又派遣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纥豆陵亮以册书给段永追加封赐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同华宜敷丹五州诸军事、同州刺史,谥号恭公。同年十一月五日(570年12月17日),段永葬于京城南高阳原高司里[1]。儿子段岌继承爵位,官至仪同三司、兵部下大夫[12][13]。
其他
[编辑]段永是一位佛教徒,曾修造尔绵寺[14]。
家庭
[编辑]曾祖
[编辑]- 段愄,北魏黄龙镇镇将
祖父
[编辑]- 段援,北魏镇西将军、冯翊郡太守[1]
父亲
[编辑]- 段儒,北魏平东将军、持节恒燕朔三州诸军事、恒州刺史[1]
夫人
[编辑]子女
[编辑]- 段岌,北周使持节、仪同大将军、领兵部大夫、广城郡公
孙女
[编辑]- 段娘娘,开皇十五年与项城公世孙,王士隆之子王弘冥婚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文苑英华·卷九百五·职官十三·周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同州刺史尔绵永神道碑》:公讳永,字永宾,东燕辽东郡石城县零泉里人也。本姓段。昔者昌意降居,初分若水之姓;共叔出奔,始有京城之族。西河居士,蕃魏而却秦;北岳将军,威胡而奉晋。其后居于代北,则先封辽水,备乎史籍,可略而言。 祖援,镇西将军、冯翊太守。父儒,平东将军、持节、恒燕、朔三州诸军事,恒州刺史。 公年裁弱冠,即值乱离,驱驰关塞之间,早有纵横之志。军阵方圆,无劳聚米,山川形势,不待披图。魏正光五年入仕,解褐殿中将军,孝昌三年加龙骧将军,永安二年授平东将军都督,中埏建义,勋谋是先,蒙赏仓泉县开国男,食邑一百户。其年淮淝侵轶,南鄙征兵,公受偏师,一月三捷。昔张辽奄至(下有阙文)县开国伯,食邑五百户,进爵为侯。永熙元年,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左光禄。魏武帝特召入,仕阁内大都督。马武小心,侍萧王于卧内;典韦忠壮,陪魏后于宫中。于时贼帅元伯,破掠城市,西自潼函,东绵巩洛。京畿大都督请士马五千。公曰:「此贼无他策,寻自鸟散。」止请五百骑,应手生擒。朝廷赏其谋策,百姓喜其除害。既而丧乱弘多,生民版荡,乘舆西幸,宗社北迁。公妙识玄象,深知历数,乃与昆弟谋为自全,斩西中郎将,送首关内,蒙赏昌平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大统元年,授使持节、都督、北徐州刺史。平窦军,复弘农,战沙苑,阵河桥,公并预先登,身当锋首,谟猷应变,备在司勋。增邑八百户,通前合二千户,进爵为沃阳县开国公,授南汾州诸军事、南汾州刺史。十四年,增邑三百户,转大都督;其年,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十六年,授骠骑大将军,开府,加侍中;寻受恒州诸军事,恒州刺史,又迁云州刺史。 昔轩丘分族,异姓者十四人;酆邑建侯,宗盟者四十国。太祖文帝席卷关河,三分天下。颍川从我,并有乡里之亲;新丰故入,非无布衣之旧。更立九十九姓,还存三十六国,旧骨还姓尔绵,增邑一千,进爵为广州城郡开国公。寻授文州诸军事、文州刺史。国家以玉门西拒,久劳亭鄣,阳关北牧,多事风尘。武成二年,有诏进公都督瓜州诸军事、瓜州刺史。是以名驰梓岭,声振榆关,无雷畏威,负霜怀惠。保定二年还朝,授工部大夫,寻迁军司马。夏官司武,待白露而治兵;冬官考工,纪玄云而授职。四年增邑三百户,通前合三千九百户。其年授使持节、大将军、都督、治左八军总管军事。进登上将,暮会小卒,事涉交接,观衅而返。 天和二年以本官领小司寇。三度有星名天狱,八卦有坎象刑书,公繁不秋荼,严无夏日。民知约法,未肯以狱吏为尊,吏识刑名,无敢以死灰相惧。又任左厢第三军总管,仍被敕将兵马北道教习。韩信入关,即申军令,陈农受诏,仍校兵书。岂若六郡良家,五营骑士,县知正正之旗,遥识亭亭之气。蒙犯霜露,旗鼓驱驰。俄而遘疾,遂至大渐。五年六月十六日薨于贺葛城,春秋六十有八,将军死绥,三军行哭;都护丧还,缘边追祭。九月二十三日,灵柩至于京师。皇帝临丧,百寮赴吊,诏遗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贺拔轨监护丧事,又遣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纥豆陵亮册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同、华、宜、敷、丹五州诸军事,同州刺史,谥曰恭公。其年十一月五日,葬于京城南高阳原高司里。 夫人赫连氏,兖州刺史悦之女,年十四,适尔绵氏,册拜鲁城县君,迁济阴郡君,又迁广城国夫人。肃恭令淑,仪范贤才,四德有耀,三星增辉,三公夫人,见于斯矣。建德元年十二月亡,春秋五十有八。二年正月归于高司之茔。刘荆州之墓,合葬于襄水之阳;卫将军之陵,同穴于庐山之下。呜呼哀哉! 呜呼哀哉世子岌使持节仪同大将军领兵部大夫纯孝事亲忠贞事国礼义自立声名有焉铭曰 轩台受氏,若水降居。西城仲胤,北陆置余。山川雄烈,风俗扶疏。昔我关塞,沿袭干戈。时遭拔本,世值横波。北封代郡,东据辽河。地未平一,天犹荐瘥。我父(疑作「公」)重光,继文踵武。总牧三蕃,兼治六辅。雅俗观风,都亭待雨。不逢问吏,无闻桴鼓。公以载世,挺此令闻。孝有三德,忠惟一君。马陵释患,聊城解纷。兵防满月,战避迎云。长松都尉,细柳将军。既牧淮海,且蕃恒代。高壁负关,长亭穿塞。衅鼓司盟,□□□□。吏不能欺,兵无敢背。玉关遗矩,汾海留爱。大将受册,公升其坛。六卿咸事,公贰其官。夷陵烧楚,上党分韩。营军参合,校战皋兰。年深历起,福过灾生。上台裂岳,次将星倾。赤地悲泪,白虎哀鸣。悬弓灵幕,系马塞。烟凝不动,泉冻无声。天子怆然,追予赠谥。礼官赐册,陪陵受地。印绶曰策,衣衾曰襚。玄窆就列,黄肠在位。自此何世,从斯几春。树为枥社,陵成谷神。讵知云阁,名在功臣。
- ^ 《周书校勘记·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八·九》:其先辽西石城人 文苑英华卷九0五庾信尔绵永碑云:“东燕辽东郡石城县零泉里人也。”按魏书卷一0六地形志上石城属营州建德郡,建德与辽东相邻,或曾隶辽东。辽西郡远在其南,地形志属平州,所属无石城县。疑传误。
- ^ 《周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八》:段永字永宾,其先辽西石城人,晋幽州刺史匹䃅之后也。曾祖愄,仕魏,黄龙镇将,因徙高陆之河阳焉。
- ^ 《北史·卷六十七·列传第五十五》:段永字永宾,其先辽西石城人,晋幽州刺史疋䃅之后也。曾祖愄,仕魏黄龙镇将,因徙高陆之河阳焉。
- ^ 《北史·卷六十七·列传第五十五》:永幼有志操,闾里称之。魏正光末,北镇扰乱,遂携老幼,避地中山。后赴洛阳,拜平东将军,封沃阳县伯。青州人崔社客举兵反,永讨平之。进爵为侯,除左光禄大夫。
- ^ 《周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八》:永幼有志操,闾里称之。魏正光末,六镇扰乱,遂携老幼,避地中山。后赴洛阳。拜殿中将军,稍迁平东将军,封沃阳县伯,邑五百户。青州人崔社客举兵反,永讨平之。进爵为侯,除左光禄大夫。时有贼魁元伯生,率数百骑,西自崤、潼,东至巩、洛,屠陷坞壁,所在为患。魏孝武遣京畿大都督匹娄昭讨之,昭请以五千人行。永进曰:“此贼既无城栅,唯以寇抄为资,安则蚁聚,穷则鸟散,取之在速,不在众也。若星驰电发,出其不虞,精骑五百,自足平殄。若征兵而后往,彼必远窜,虽有大众,无所用之。”帝然其计,于是命永代昭,以五百骑讨之。永觇知所在,倍道兼进,遂破平之。
- ^ 《北史·卷六十七·列传第五十五》:时有贼魁元伯生,西自崤、潼,东至巩、洛,屠陷城壁,所在为患。孝武遣京畿大都督疋娄昭讨之,昭请以五千人行。永进曰:“此贼既无城栅,唯以寇抄为资,取之在速,不在众也。若星驰电发,出其不虞,精骑五百足矣。”帝然其计,于是命永代昭,以五百骑倍道兼进,遂破平之。
- ^ 《周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八》:帝西迁,永时不及从。大统初,乃结宗人,潜谋归款。密与都督赵业等袭斩西中郎将慕容显和,传首京师。以功别封昌平县子,邑三百户,除北徐州刺史。从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并有战功。进爵为公。河桥之役,永力战先登,授南汾州刺史。累迁大都督、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姓尔绵氏。魏废帝元年,授恒州刺史。于时朝贵多其部人,谒永之日,冠盖盈路。当时荣之。孝闵帝践阼,进爵广城郡公,转文州刺史。入为工部中大夫,迁军司马。保定四年,拜大将军。
- ^ 9.0 9.1 《北史·卷六十七·列传第五十五》:及帝西迁,永时不及从。大统初,乃结宗人,潜谋归款。密与都督赵业等袭斩西中郎将慕容显和,传首京师。以功别封昌平县子,徐州刺史。从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并有战功,进爵为公。河桥之役,永力战先登,授南汾州刺史。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姓尔绵氏。废帝元年,授恒州刺史。于时朝贵多其部人,谒永之日,冠盖盈路,当时荣之。周孝闵帝践阼,进爵广城郡公。历文、瓜二州刺史,户部中大夫。保定四年,拜大将军。永历任内外,所在颇有声称,轻财好士,朝野以此重焉。
- ^ 《周书校勘记·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八·一0》:天和四年授小司寇 “四年”,英华尔绵永碑作“二年”。
- ^ 《周书校勘记·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八·一一》:寻为右二军总管 英华尔绵永碑作“左厢第三军总管”。
- ^ 《周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八》:永历任内外,所在颇有声称。轻财好士,朝野以此重焉。前后累增凡三千九百户。天和四年,授小司寇。寻为右二军总管,率兵北道讲武。遇疾,卒于贺葛城,年六十八。丧还,高祖亲临。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同华等五州刺史,谥曰基。子岌嗣,官至仪同三司、兵部下大夫。
- ^ 《北史·卷六十七·列传第五十五》:天和四年,授小司寇。寻为右二军总管,率兵北道讲武。遇疾,卒于贺葛城。丧还,武帝亲临,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同华等五州刺史,谥曰基。
- ^ 《辨正论·卷第四》:周大将军尔绵永(造尔绵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