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杭州西湖旁边的武松墓

武松墓,是立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面孤山的一个纪念武松的景点,墓碑上刻“宋义士武松之墓”,但也有人质疑其真实性[1][2][3][4]

历史[编辑]

宋朝的“说话艺术”中,已出现了武松这一人物,南宋的《宋江三十六人赞》里武松排名十四,赞辞是“行者武松:汝优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更要杀人”[1][2][3] 。而在周密的《癸辛杂识·续集》中也有记载,“汝优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更要杀人。”[1][2][3]

元杂剧中有关于武松的故事,主要包括《双献头武松大报仇》、《折担儿武松打虎》、《窄袖儿武松》,而明代也有以武松为主角的《义侠记》传奇[1][2][3]清朝朱梅叔的笔记小说《埋忧集》中提到:“国初时,江浙人掘地得石碣,题曰‘武松之墓’。当日进征青溪,用兵于此。稗乘所传,当不诬也。”清朝周恒之的《西湖茶余录》也说:“石碣既得,武松当葬其附近,于是四周深掘,获一巨人骷髅,缺左臂,盖必武松也。”[1][2][3]

民国初年,曾由上海黄金荣等人出资对武松墓进行修繕[1][2]。而根据杭州市委于1956年3月1日给浙江省委的报告:“对孤山、西泠桥一带坟墓,我们决定保留不动者,有秋瑾墓苏小小墓林和靖墓、徐锡麟墓,苏堤西头张苍水墓、章太炎墓亦均未动。决定迁葬并已拆除者,位于西泠桥畔外宾大楼前面的有三个:(一)陶成章、沈由智、杨哲商(系辛亥革命烈士);(二)郑淑嫦墓(系节女);(三)武松墓。”[1][2][5]

武松墓于1964年被捣毁,当年武松墓在被打开时,腐朽的棺柩里确实有白骨,工人把遗骨盛进骨瓮,也由汽车运往鸡笼山的乱坟堆中安葬[1][2][5][6]。但也有人质疑其是否真的是历史上武松的墓[1][2][3]。後於2004年起重修[1][2][4]

参见[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杭州西湖边有座武松墓,他就是《水浒传》里的武松吗?. 中国网. 2024-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9) (中文).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方玉倩; 陈中秋. 杭州西湖边有座武松墓,他就是《水浒传》里的武松吗?. 澎湃新闻. 2024-04-22 (中文). 
  3. ^ 3.0 3.1 3.2 3.3 3.4 3.5 武松墓是“真”是“假”. 光明网. 《文摘报》. 2020-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9) (中文). 
  4. ^ 4.0 4.1 人大建议恢复武松和苏小小墓(图). 搜狐. 《杭州日报》. 2004-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6-08). 
  5. ^ 5.0 5.1 1964:西湖墓冢的集体生活. 新浪. 新华社. 2009-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4) (中文). 
  6. ^ 西湖名人墓地之劫. 光明网. 《文摘报》. 201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