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賢 (藝術家)
李俊賢 Lí Tsùn-hiân | |
---|---|
出生 | 1957年 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南縣麻豆鎮(今臺南市麻豆區) |
逝世 | 2019年3月4日 臺灣高雄市 | (61—62歲)
国籍 | 中華民國 |
别名 | 爐主 |
语言 | 臺語、華語、英語 |
职业 | 藝術家、教師、編輯、策展人 |
亲属 | 李俊篤(弟) |
李俊賢(英語:Jinnshyan Lee,1957年—2019年3月4日),臺灣畫家、藝評家、策展人以及雜誌編輯,外號爐主。出生於臺南市麻豆區,成長於高雄市港區,其繪畫作品取材多自勞工階級、港都風情和南島文化,畫風粗獷、夾雜本土語言文字意象,饒富生活元素,曾任高苑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1][2][3]
生平
[编辑]1957年,李俊賢在臺南縣麻豆鎮出世,曾隨家人短暫遷居雲林縣北港鎮,小學二年級起定居高雄市,大學負笈北上,1979年自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西畫組畢業,後在國、高中擔任美術教師,1986年赴往美國,就讀紐約大學藝術研究所,三年學成,1989年返回台灣。[1][4]
李俊賢曾自述雖然自己在麻豆出生,但高雄才是他人生大部分時間生活的城市,因屬於戰後嬰兒潮世代一員,深刻體會過戒嚴時期的壓抑,而當時高雄港正經歷工業化、公共建設快速發展,又是另一種蓬勃的心情,所見之處常見工人階級流汗勞動的景象,而高中老師羅清雲常常帶著他和其他同學在各處寫生,令他對於高雄烙下「粗糲感」的印象,隨之轉譯在他的畫布之上,讓李俊賢有別於日治時期美術體系追求細緻與優美的外光派風格,更傾向強調粗糙感、色彩對比強烈的表現手法。[2]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李俊賢大量描繪高雄的工業景況,創作題材包括鐵路、碼頭、工廠、水泥槽、油槽、煙囪等。1989年李俊賢自美國留學歸台之後,深受紐約大蘋果「民族大熔爐」生活經驗啟發,重新詮釋台灣在地歷史、族群、語言,企圖將相關主題融入藝術創作之中,其中最特別即是將「台語音」以華語諧音文字意象入畫[5]。1991年,適逢解嚴初期,李俊賢展開為期十年的「台灣計劃」,自1991年至2000年間,走訪台灣各地田野調查,不僅親臨現場,還閱讀各地方志文獻,其踏查地區從台東開始,依序到訪苗栗、澎湖、花蓮、宜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屏東、臺南、高雄,共計十二處縣市。[6][7][1]:28-35
2004年,李俊賢時任高苑科技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長管碧玲徵召李俊賢[1]:326,出任高雄市立美術館第三任館長。李俊在館長任內開辦「南島語系當代藝術發展計畫」,大規模收藏南島當代藝術作品,更於2007年舉辦「超越時光.跨越大洋—南島當代藝術展」,其他尚有策辦〈五行 ‧ 五形-台灣當代常民劇場〉、〈台灣美術與社會脈動 2 -寶島曼波〉等展覽活動;並籌辦雜誌,高美館發行館刊《藝術認證》雙月刊。此外,李俊賢亦有向市政府申請經費,替高美館申購朱銘、李真等大型雕塑,主導園區增建、陳設事宜。2008年,李俊賢自高美館卸任館長一職,返回高苑執教。[8]
2008年至2014年,李俊賢擔任高苑科技大學「藝文中心」主任。[1]:328
代表作品
[编辑]作品
[编辑]- 〈台西海邊〉,照片拼貼、貼紙,40 × 95 公分,2000年。 [1]
- 〈大船入港〉,壓巧克力原料、畫布,45 × 38 公分 × 3,2003年。 [1][9]
- 〈龜蘭巴火〉,壓巧克力原料、畫布,116 × 91公分,2017年。 [1]
策展
[编辑]- 1991年,與倪再沁合作,在高雄串門藝術空間策劃「一○一台灣土雞競選專案」,諷刺萬年國大代表選舉。[7]
- 1996年,共同策劃「台北雙年展:台灣藝術主體性」,強調台灣藝術的主體性格。[7]
- 2007年,共同舉辦「超越時光.跨越大洋—南島當代藝術展」,將紐西蘭、澳洲與新喀里多尼亞等南島海洋文化友邦交流,建立台灣與南太平洋藝術家合作的平台。
- 2015年,駁二藝術特區策畫「海島.海民─打狗魚刺客海島系列」。[7]
文集
[编辑]紀念專書
[编辑]2021年4月,紀念李俊賢逝世兩周年,龔卓軍與許遠達合著《跟著俊賢去旅行》圖文誌,由我己文創出版,台北、台中、高雄也舉辦多場李俊賢的座談活動。[11]
相關條目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龔卓軍; 許遠達. 《跟著俊賢去旅行》. 新北市: 我己文創. 2021. ISBN 9789860628203 (中文(臺灣)).
- ^ 2.0 2.1 林易萱. 〈【關鍵專訪】《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策展人:把最底層的東西放進美術館,誰說髒話不能是文化內涵?〉.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 2021-09-02 [2023-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7 (中文(臺灣)).
- ^ 3.0 3.1 吳牧青. 〈一個南島大時代的告別,「爐主」李俊賢離世 〉. ARTouch 典藏. 2019-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9) (中文(臺灣)).
- ^ 4.0 4.1 龔卓軍. 〈李俊賢的八個「分身」:藝術家Hue出生命變化球〉. VERSE. 2021-08-05 [2023-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9 (中文(臺灣)).
- ^ 龔卓軍. 〈罵髒話、畫髒罵:李俊賢的畫外音與燦爛多巴胺〉. VERSE. 2021-08-09 [2023-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9 (中文(臺灣)).
- ^ 龔卓軍、許遠達. 〈跟著俊賢去旅行〉. 光華雜誌. 2022年3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9) (中文(臺灣)).
- ^ 7.0 7.1 7.2 7.3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高雄市立美術館. [2023-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9 (中文(臺灣)).
- ^ 〈歷任館長〉. 高雄市立美術館. [2023-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1 (中文(臺灣)).
- ^ 崔舜華. 〈《跟著俊賢去旅行》之途上記拾:大船離港,駛向萬象繁華之海〉. VERSE. 2021-08-08 [2023-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9 (中文(臺灣)).
- ^ 〈研究出版-出版〉. 臺北市立美術館. [2023-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9 (中文(臺灣)).
- ^ 凌美雪. 〈【藝術文化】一起懷念南方藝術力 跟著俊賢去旅行茶餅會全台巡迴〉. 自由時報. 2021-04-07 [2023-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9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