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日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曹日昌(1911年—1969年),生于河北省束鹿县。193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心理學系,1948年畢業於劍橋大學心理學系哲學博士。他使用辩证唯物论研究心理學,領導中國心理學的發展,是中國心理學奠基人之一。其後,於文革期間(1969年)逝世。

出生背景[编辑]

1911年1月11日,曹日昌出生。雖然其父親在鄉村可寫春聯、書信,甚至計算田畝帳目,但他僅僅是讀了三年書。曹父對自己讀書少深感遺憾,對自己只能終身耕田感到不甘心。有見及此,曹父對曹日昌的學業格外緊張,總是鼓勵他努力讀書,擺脫終身耕田的宿命。[1][2]

學歷[编辑]

1918年曹日昌入本村初級小學,後入寧晉縣北圈村高級小學,學習非常努力。

1925 年考入河北省冀縣中學,在中學的後兩年受 到兩位教師的影響。一位是國文教師,他們經常向學生介紹新文藝,如葉紹鈞、謝冰心的作品等,因受其影響曹日昌曾立志要做文學家,閱讀了不少文學作品。另一位是歷史教 師,常向學生講些中國要革命的道理,這也 深深影響了曹日昌。

1929年中學畢業他考 入北平師範大學,預科兩年,愛好文學並愛好上心理學。這時,他和同學一起合辦了 《芳草》小刊物。 1931年升任大學教育系,。

1932-1935年曹日昌由北平師範大學轉學至 清華大學 心理系學習,他發奮讀書,除上課外即在實驗室。主要進行關於心算問題的試驗研究。還在教他心理學的老師 周先庚教授示意下,曾經對農村心理學進行了 研究,寫出了「農村運動心理學」一文,於 1934年發表。

1943年考取庚款留英,1945年11月到達英國進了劍橋大學心理學係做研究生,一心讀書和研究,三年後 (1948年)順利地通過博士論文考試。他的博士論文是「學習與記憶中的時間間隔」。[1][2]

工作[编辑]

(請等待)

資料來源(包括但不限於)[编辑]

  1. ^ 1.0 1.1 赵, 莉如. 曹日昌传. 中國北京市. 2011. 
  2. ^ 2.0 2.1 曹日昌. 百度百科.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