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俘營
外观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7年11月19日) |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5年2月11日) |
戰俘營是用來拘禁戰爭時所俘虜的敵軍,集中營一般則指戰爭時所拘禁的敵國平民。
美國獨立戰爭
[编辑]美國俘虜的英國與德國的戰俘集中在劍橋 (麻薩諸塞州),而後又被轉移到位於維吉尼亞的夏律第鎮(Albemarle Barracks)戰俘營。
拿破崙戰爭
[编辑]英國將俘虜的法國與荷蘭的戰俘關在位於彼得伯勒的(Norman Cross)戰俘營。
美國內戰
[编辑]一次大戰
[编辑]德國
[编辑]二次大戰
[编辑]美國
[编辑]英國
[编辑]加拿大
[编辑]德國
[编辑]日本
[编辑]二次大戰時日本設置了以下的戰俘營:

- 台灣
- Kinkaseki戰俘營(位於金瓜石、臺語稱凸鼻仔寮) #1
- Taichung 台中 #2
- Heito 屏東 #3
- Shirakawa 白河戰俘營 #4
- Taihoku Mosak 台北 #5
- Taohoku 台北 #6
- 滿洲國及中华民国(汪精卫政权)
- 南京老虎橋江蘇第一監獄
-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
- 香港
- 新幾內亞
朝鲜战争
[编辑]
中朝
[编辑]据美国中情局的报告,在朝鲜战争期间,中國经营三种战俘营。和平阵营安置了同情共产主义战俘的战俘营,改革阵营是为熟练的战俘准备的,他们要被共产主义思想所灌输,第三类是正常的战俘营。中國的政策不允许在头两个营地交换囚犯。[1]
联合国军
[编辑]- 巨济岛战俘营
- 济州岛战俘营
- 釜山战俘收容所
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编辑]越戰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Chinese operated three types of POW camps for Americans during the Korean War. 1997-04 [2013-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