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德鲁兹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德鲁兹
الدرزية

德鲁兹五色星和德魯茲旗
总人口
120万-200万
创始人
哈姆扎·本·阿里
主要分布地区
 叙利亚700,000[1]
 黎巴嫩250,000[1]
 以色列125,300[2]
 约旦20,000[3]
中东之外的地区100,000
 美国20,000[4]
 加拿大10,000
 委內瑞拉100,000[5]
 澳大利亞3,000[6]
 哥伦比亚3,000
 英国1,000
宗派
德鲁兹一神论(Unitarian Druze)
宗教经典
《智慧書》
语言
阿拉伯语

希伯来语 以色列
英语 美国澳大利亚

西班牙语 委内瑞拉哥伦比亚

德鲁兹[7](阿拉伯语:الدروز‎;英語:Druze),是中东地区的一个秘契主義族教群體[8][9],也稱德魯茲教派。德鲁兹信仰创始人哈姆扎·本·阿里源自伊斯兰教什叶派分支伊斯玛仪派,而它的教义受到基督教诺斯底主义等的较大影响。尽管德鲁兹信仰最初是从伊斯兰教什叶派支系——伊斯玛仪派中发展出来的,但德鲁兹的信徒通常不被认为是穆斯林[10][11],而且德鲁兹教在神学实践上更接近基督教[12]。德鲁兹信仰(阿拉伯语:موحدون دروز‎)的信徒自称“穆瓦希敦”(阿拉伯语:مواحد,意思为“一神論者”),被外界称为德鲁兹人[8],目前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的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约旦,以及委内瑞拉、澳大利亚等地,人数在120万人至200万人之间,以德鲁兹星为象征。种族上,该教派的信徒基本由阿拉伯人组成,说阿拉伯语黎凡特方言

历史

[编辑]

11世纪初年,法蒂玛王朝第六代哈里发哈基姆·比阿穆爾·阿拉(「哈基姆」阿拉伯语意为智者)晚年被神化,自命为伊斯玛仪派所信奉的救世主——第七代伊玛目。后来,伊斯玛仪派传教士达拉齐英语al-Darazi哈姆扎·本·阿里因迎合哈基姆的主张,被正统伊斯玛仪派驱逐,便前往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传教,于是独立形成了德鲁兹教派。1021年,哈基姆失踪,其后该教派被正式逐出埃及,次年哈姆扎·本·阿里逝世,巴哈尔丁·穆丹纳被奉为教派首领,称“谢赫”。1034年巴哈尔丁·穆丹纳死后,因屡遭镇压和迫害,转为秘密封闭的宗教社团,后来便不对外传教了。因此,德鲁兹教派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稳定的宗教族群。

教义

[编辑]

德鲁兹教徒特别尊敬舒阿卜,他们认为舒阿卜和圣经中的葉特羅是同一个人[13]。德鲁兹人认为亚当、诺亚、亚伯拉罕、摩西、耶稣、穆罕默德和伊斯瑪儀·本·賈法爾先知[14]。德鲁兹传统上还尊重和崇敬波斯人萨勒曼海德尔英语Khidr(他们称他为以利亞,认为他是为施洗约翰圣乔治重生)、约伯路加和其他人为“门徒”和“先知”[15][16][17]

德鲁兹教派的圣典为该教派的诸位创立者的信函集——《智慧书》(阿拉伯语:رسَائل الحكمة[18])。德鲁兹信仰融合了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伊斯玛仪派[19]基督教诺斯底主义[20],甚至印度教[21]新柏拉图主义毕达哥拉斯主义等其他宗教或哲学信仰。其在对圣经古兰经的深奥解释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独特而又神秘的唯一神论的神学,强调了心灵和真实的作用。但德鲁兹教派的圣典《智慧书》否认伊斯兰教的合法性[22],强调“废止了穆罕默德的全部律法”[23][24]。德鲁兹人不仅坚持唯一神论,而且还相信转世或灵魂的迁移[12],他们认为所有德鲁兹人只转世为德鲁兹,没有非德鲁兹人可以转世为德鲁兹。德鲁兹人相信在通过连续转生而实现的重生周期结束时,灵魂与宇宙心智(Al-Aqlal-Kullī)团结在一起,信奉宇宙间唯一真神,其灵智普通人不可知;哈基姆为造物主的代言人,只有他才能理解独一真神的灵智,他将在末日时重回世间拯救信徒[25]

实践

[编辑]
以色列的德鲁兹长老

该宗教理论上不允许皈依,意味著无论是脱离还是加入该宗教均視為非法。德鲁兹人有着严格的教阶制度,强调对教祖哈基姆和教会的绝对服从,教徒分為精英信徒“Uqqal”和无知的“Juhhal”人口,这意味着大多数德鲁兹人无法了解其具体的教义。然而德魯茲将女人和男人视为平等,女性符合條件後也可成為了解德魯茲教義的精英信徒。

他們在个人在宗教实践中享有选择自由,这被认为是一种私人体验——人与上帝之间的一种“秘密”,而不是一种公共权利,所以不应该透露给他人。除了被称为“Uqqal”的长老在被称为“khalwa”的圣所祈祷外,普通信徒日常不进行礼拜。德魯茲人的礼拜日是周四(Khilwa),這也與穆斯林的周五(Juma)不同。

对于大多数德鲁兹人来说,他们的身份更多地是由家庭价值观和传统来定义的,而不是由他们信仰的支柱和仪式来定义。实际上,宗教是非仪式性的;其成员没有祈祷、禁食、朝圣或休息日等实际戒律。也没有宗教教学机构[26]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The Economist 390 (8618–24): 49. 2009 [2011-04-14]. 
  2. ^ Statistical abstract of Israel – Population by religion. 2010. [2014-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3). 
  3. ^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Freedom Report, US State Department, 2005 [2014-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0) 
  4. ^ Druze Traditions, Institute of Druze Studie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4) 
  5. ^ Tariq Alaiseme vice-president of Venezuela. Aamama. [2014-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0). 
  6. ^ Druze Population of Australia by Place of Usual Residence (2006).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1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7. ^ 潘楠. 德鲁兹社团与以色列国家关系的变迁(1918~2018年). 《阿拉伯世界研究》2022年第2期. 
  8. ^ 8.0 8.1 Chatty, Dawn. Displacement and Dispossession in the Modern Middle Eas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03-15. ISBN 978-0-521-81792-9. 
  9. ^ Simon Harrison. Fracturing Resemblances: Identity and Mimetic Conflict in Melanesia and the West. Berghahn Books. 2006: 121– [2022-12-17]. ISBN 978-1-57181-6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2). 
  10. ^ WHO ARE THEY, REALLY? THE SECRET RELIGION OF THE DRUZE. Thewisdomdaily.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4). 
  11. ^ 5 facts about Israeli Druze, a unique religious and ethnic group. Pew Research Center.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12. ^ 12.0 12.1 Nisan 2002,第95頁.
  13. ^ A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ictionary of the Middle East. Routledge. 2013. ISBN 9781135355616. 
  14. ^ Finegan, Jack. Discovering Israel: An Archeological Guide to the Holy Land. Eerdmans. 1981 [2022-12-17]. ISBN 978-0-8028-1869-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7) (英语). 
  15. ^ D Nisan, Mordechai. Minorities in the Middle East: A History of Struggle and Self-Expression, 2d ed.. McFarland. 2015: 94. ISBN 9780786451333. 
  16. ^ Swayd, Samy.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Druzes. Rowman & Littlefield. 2015: 77. ISBN 978-1442246171. 
  17. ^ S. Swayd, Samy. The A to Z of the Druzes. Rowman & Littlefield. 2009: 109. ISBN 9780810868366. They also cover the lives and teachings of some biblical personages, such as Job, Jethro, Jesus, John, Luke, and others 
  18. ^ 存档副本 (PDF). [2014-07-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12). 
  19. ^ Daftary, Farhad. A History of Shi'i Islam. I.B.Tauris. 2013-12-02. ISBN 978-0-85773-524-9. 
  20. ^ Quilliam, Neil. Syria and the New World Order. 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 1999: 42. ISBN 9780863722493. 
  21. ^ Rosenthal, Donna. The Israelis: Ordinary People in an Extraordinary Land. Simon and Schuster. 2003: 296 [2020-06-18]. ISBN 978-0-684-869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2). 
  22. ^ Druze vs. Islam. VSPages. [2020-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6). 
  23. ^ 艾敏·穆罕默德·塔里尔. Anis Obeid,The Druze and Their Faith in Tawhid(《德鲁兹独一神论信徒的起源及其基本信仰》,阿拉伯文). 贝鲁特: 安达卢斯印刷与出版社. 1961: 146– 149. 
  24. ^ A brief look at the beliefs of the Druze. Islam Q&A. [2020-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25. ^ Druze. druze.org.au.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4). 
  26. ^ About the Druze. | American Druze Foundation. [2025-01-20] (美国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

來源

專家

社群

其他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