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工人剧场 (青岛)

坐标36°4′26.6″N 120°19′18″E / 36.074056°N 120.32167°E / 36.074056; 120.3216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工人剧场
工人剧场,2021年6月
概要
地點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
地址上海路6号
竣工日1940年

36°4′26.6″N 120°19′18″E / 36.074056°N 120.32167°E / 36.074056; 120.32167

工人剧场青岛市工人文化宫的一部分,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上海路6号,邻近第三公园,建于1940年,最初为日本陆军俱乐部,抗战后改为山东盐务管理局办公楼,1951年改为现用途。

历史

[编辑]
建成之初的日本陆军俱乐部,1941年株式会社清水组编《工事年鉴》收录照片

抗战期间的1940年,日军在青岛第三公园东南部新建日本陆军俱乐部[1]

抗战结束后的1946年1月31日,该楼地下室发现两个盛放药水和婴儿尸体的水缸[1],婴儿尸体有6具,均被挖眼剖腹,且戴有号码木牌[註 1]。青岛市警察局曾调查此事,并询问附近日本医院的日本籍医务人员,几名日本医务人员均称不知情且互相推诿,并称日本投降后重要人员均已遣返回国,当时在青日本人均不知情。同年4月6日调查无果结案。[2][3]

1945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在青岛组建财政部山东盐务管理局,1946年2月成立青岛盐务管理分局,二局在上海路6号日本陆军俱乐部旧址合署办公。1947年6月,青岛盐务管理分局裁撤,成立胶澳盐场公署,迁至大港沿2号,与山东盐务管理局分开办公。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人民政府接收山东盐务管理局,与解放区胶州盐务局合并成立胶澳盐务局,仍设于上海路6号。1950年胶澳盐务局改名为胶澳盐场管理处,迁址胶州路5号。[4]

1950年代的青岛市工人文化宫及工人剧场

1951年5月,青岛市总工会经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协助,将设于上海路6号甲(第三公园东北侧)原山东每日新闻报社的青岛市工人俱乐部扩编为青岛市工人文化宫,上海路6号原日本陆军俱乐部移交给工人文化宫,作为办公楼、活动室及剧场。剧场原为日本陆军俱乐部的室内体育馆,没有舞台、座位和放映室,经青岛市房产局青岛建筑公司改建,1951年11月7日动工,2个月后完工,改建为能容纳一千余人的影剧院,命名为“工人剧场”。1952年1月26日在此举行青岛市工人文化宫成立大会,2月28日举行市京剧界联合献演。[1]

1952年8月,京剧大师梅兰芳率梅兰芳剧团到青岛,在永安大戏院演出后,于9月12日至16日在工人剧场演出。1954年元旦,山东省话剧团在工人剧场演出苏联话剧《曙光照耀着莫斯科》。同年8月4日,张慧冲巨型魔术团在此演出。11月23日,相声艺术家常连安率天津市曲艺团在此演出。曾在工人剧场演出的还有中央乐团中央歌舞团中央实验歌剧院中央广播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杂技团魔术队、北京市曲剧团北方昆曲剧院上海滑稽剧团、山东军区京剧团等。[5][6]

2000年代,工人剧场曾一度闲置,约2010年翻修重新投入使用。因2016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启动针对工人文化宫的清理整改工作,要求通过清理出租承包行为,推动工人文化宫回归公益性和服务性,青岛市总工会于2018年开始对青岛市工人文化宫清理整治,2020年对工人剧场提升改造,用于举办文艺演出、主题影院、会议培训等[7]

建筑特色

[编辑]

青岛工人剧场及其附属建筑占地面积5754.6平方米,建筑面积1128平方米,通高约11.5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略呈方形,坐东朝西,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剧场主入口与第三公园形成高差,以显高大。拾级而上,门前有较大的分层广场,接纳西、北两方向的人流。建筑外墙花岗石勒脚,乳黄色墙面。立面处理突出剧场入口,以6根通高二层的花岗岩方柱支撑虚廊,与左右两侧的实墙形成对比,其建筑立面与环境处理方式类似于纪念堂、会议中心一类建筑。门廊内为五组矩形门窗,入内经前门厅即为观众大厅,大厅东部为舞台,两侧为休息厅、厕所及用于人流疏散的侧门。建筑整体为现代国际风格,形体简洁,色彩朴素。[8][9]

相关条目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青岛市警察局第三科指纹股主任刘铭勋报告:“美国陆军医院即前敌人日本日军俱乐部,位于上海路第三公园内,在该房底楼发现小号水缸二个,内贮药水,每缸浸泡男性婴儿三个,臂上拴有号码木牌,一写33,一写35,一写99字样,三者均约一两岁,二目都已挖去,腹部被剖解,肝肺毕露。”“尚有初产小儿三个,腹部亦被割开,头发形状,均系我国婴儿。体肉均甚肥胖,死亡日期约有半年。事实当系敌人医学实验用品,惟其挖目剖腹,手段残忍可恶,复查身戴木牌之婴儿,体胖不弱,并非病死形象,或系生前用药蒙蔽知觉,剖解实验所为。”[2]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高思国. 第三公园的变迁——青岛市工人文化宫的由来及变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岛市市北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编). 《市北文史资料 第二辑》. 青岛. 1993. 
  2. ^ 2.0 2.1 王法艳. 日军曾在青岛用活婴做实验 挖去眼睛剖开腹部. 半岛都市报. 2014-07-08 [2022-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1). 
  3. ^ 张蓉. 日军曾在青用活婴做实验 留两缸婴儿尸骨. 青岛早报. 2015-07-22 [2022-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1). 
  4. ^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 (编). 第六篇 盐政,第一章 管理机构. 《青岛市志·盐业志》.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 ISBN 7-5000-5754-7. 
  5. ^ 吕铭康. 《青岛艺海》.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19. ISBN 978-7-5552-7501-5. 
  6. ^ 鲁海. 《青岛与戏剧》.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552-0738-2. 
  7. ^ 刘萍. 青岛:3年时间清理整治“以商养宫”,工人文化宫回归主责主业. 青岛新闻网. 2021-11-03 [2022-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1). 
  8. ^ 国家文物局主编. 《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 北京: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6. ISBN 978-7-5031-4196-6. 
  9. ^ 宋连威. 《青岛城市老建筑》.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05. ISBN 7-5436-3265-9. 

Template:青岛日本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