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崔普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崔普慈(655年—718年5月18日),房山郡博陵县(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唐中宗李显妃嫔,新都公主生母[1]

生平

[编辑]

嗣圣元年(684年),崔普慈被册封为才人,不久唐中宗武则天废掉帝位发配房陵,崔普慈因为得到武则天的知晓赏识,成为武则天的女官。武周建立后,崔普慈加封夫人名号。可能在武则天退位后,崔普慈以宫廷女官的身份出宫。开元六年岁次戊午四月十四日(718年5月18日),崔普慈在长安县敦义里私人住宅中去世,虚岁六十四,同年五月甲午朔廿一日甲寅(718年6月23日)葬于京兆高阳原。丧葬料理没有得到皇室任何关照,由崔普慈的外孙武仙官操持[1]

世系

[编辑]

崔普慈的墓志志文记载她是房山博陵人,一如志文所言“门承阀阅,地处簪缨”,也是在强调博陵崔氏的门第身份。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馆员张婷认为,墓志中称崔普慈家族“冠盖传族,延徽卿相之门”,不能完全认为是攀附之言,可能崔普慈就是出自博陵崔氏一支衰落的房支,这也可以解释志文不载她父祖辈的名讳谱系的原因。从目前所见的文献及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唐代选入皇宫或王府的女性大略有名门显贵之女、普选的良家女以及获罪没入宫廷之女三种身份,崔普慈比较可能属于第二种[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张婷, 《新见唐<崔普慈墓志>解读》,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 (00期), 2024年, (00期): 10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