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一葦
姚一葦(1922年4月5日—1997年4月11日),本名姚公偉。臺灣劇作家、翻譯者與藝術評論者。曾任教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並出版和演出多部戲劇創作。為臺灣戰後現代劇場的開創者。
姚一葦生於江西鄱陽縣,祖籍江西南昌,1946年隨國民政府遷臺後於臺灣銀行任職30年,期間兼任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教授。參與多本期刊雜誌的編務工作,包含《筆匯》、《現代文學》等。1982年自銀行退休後創辦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與主辦實驗劇展。姚一葦的創作文類有劇本、理論、散文等。一生創作14部戲劇,包含《佐伯桃》、《一口箱子》、《碾玉觀音》等。出版《戲劇與文學》、《藝術批評》等戲劇理論與藝術評論書籍。在劇作題材與形式上十分多元,有結合中國戲劇的戲曲新編手法,亦有採用西方劇場模式探討現實社會的當代戲劇[1]。
姚一葦長期致力於建立臺灣戰後的當代劇場、文學與藝術評論環境,是臺灣劇場與文學發展的重要推手並獲得多項獎項肯定,因此被小說家陳映真譽為「暗夜中的掌燈者」。[2]
生平
[编辑]姚一葦1938年進入吉安中學,因中日戰爭,隨學校遷到遂川。1941年,入廈門大學機電工程系,1943年轉銀行系,姚一葦在校時就對戲劇有興趣,1945年發表了第一篇戲劇評論《論總建築師》,評論易卜生的劇作並以筆名「袁三愆」發表評論與翻譯,以「姚宇」發表小說及散文。1946年畢業後隨中國國民黨主政的國民政府來台,在臺灣銀行任職達30年,兼任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教授。[3]
1951年,在白色恐怖下,入獄七個月後獲釋。1953年,因翻譯《湯姆歷險記》,王夢鷗為其取筆名為姚一葦。[4]根據王夢歐教授於政治大學授課時的學生尉天驄先生在其著作《回首我們的時代》述及:姚一葦先生夫婦為王夢鷗教授任教於廈門大學的學生,1951年左右,姚一葦因被牽連到白色恐怖案件中,出獄後非常消沉。因地緣關係,王、姚二人都住在當時的台北縣中和市,因此經常邀請姚先生喝酒談天,並鼓勵其專注於寫作。後來台灣文壇談起批評理論,經常並稱王、姚。[5]
1957 年,應聘為國立臺灣藝術學院(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教授,講授「戲劇原理」、「現代戲劇」、「劇場藝術」等課程。1960 年參與《筆匯》編務。1962年和余光中、何欣負責《現代文學》編務工作,主持該雜誌最後五年的總編輯。1968年,因陳映真被捕入獄,寫下《紅鼻子》。1964 年於中國文化學院藝術學門任教。1975 年與侯健、楊牧、葉維廉、葉慶炳創辦《文學評論》。1978到1984 年任《現代文學》復刊主編。1982年自銀行退休後,創辦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並於1980年至1984年間主辦五屆實驗劇展。姚一葦為著名美學及藝術理論家、戲劇家。創作文類有劇本、理論、散文等。一生寫了14部戲劇,包含《碾玉觀音》、《紅鼻子》、《一口箱子》、《重新開始》、《佐伯桃》等。出版《戲劇與文學》、《藝術批評》等戲劇理論與藝術評論書籍。[1]
1997年4月11日因心臟病辭世。因姚一葦長期致力於建立臺灣戰後的當代劇場、文學與藝術評論環境,而被小說家陳映真譽為「暗夜中的掌燈者」,是臺灣劇場與文學發展的重要推手。[2]
著作
[编辑]著作
[编辑]姚一葦出版的劇本有《姚一葦戲劇六種》(臺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1975)、《傅青主》(臺北:遠景出版社,1978)、《我們一同走走看》(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87)、《X小姐.重新開始》(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4)。[6]
藝術論述有《詩學箋註》(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藝術的奧秘》(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68)、《戲劇論集》(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69)、《文學論集》(臺北:書評書目社,1974)、《美的範疇論》(臺北:台灣開明書局,1978)、《欣賞與批評》(臺北:遠景出版社,1979)、《戲劇與文學》(臺北:遠景出版社,1984)、《戲劇原理》(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2)、《審美三論》(臺北:台灣開明書局,1993年)、《戲劇與人生──姚一葦評論集》(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5)、《藝術批評》,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7]
散文著作有《姚一葦文錄》(臺北:洪範書店,1977)、《說人生》(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8]
翻譯作品有《湯姆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by Mark Twain)(臺北:正中書局,1953)、《杜里世家》(The Master of Ballantrae by R. L. Stevenson)(臺北:正中書局 ,1954)。[9]
獲獎紀錄
[编辑]姚一葦獲獎紀錄為1968 年《碾玉觀音》獲第四屆話劇金鼎獎最佳編劇。1968年《藝術的奧秘》獲該年度「中山文藝獎」。1969年《碾玉觀音》被中央電影公司改編為電影《玉觀音》,並獲同年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1983 年獲《聯合報》第八屆小說獎暨附設散文獎之特別貢獻獎。1988 年獲第11屆吳三連文藝獎戲劇劇本獎。[1]
參考資料
[编辑]- ^ 1.0 1.1 1.2 國立臺灣文學館. 姚一葦主題館. [2022-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2).
- ^ 2.0 2.1 陳映真. 暗夜中的掌燈者. 姚一葦學術網. 1997-06 [2022-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7).
- ^ 國立臺灣文學館. 姚一葦大事記. [2022-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2).
- ^ 尉天驄. 和姚一葦先生在一起的那段日子. [2022-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2).
- ^ 尉天驄. 《回首我們的時代》. 印刻. 2011: 172.
- ^ 國立臺灣文學館. 姚一葦主題館:劇作. 姚一葦主題館. [2023-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 ^ 國立臺灣文學館. 姚一葦主題館:論述. 姚一葦主題館. [2023-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 ^ 國立臺灣文學館. 姚一葦主題館:散文. 姚一葦主題館. [2023-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 ^ 國立臺灣文學館. 姚一葦主題館:翻譯. 姚一葦主題館. [2023-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