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唐式鎮墓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彩加藍人面鎮墓獸 唐 河南洛陽出土 藏於國立歷史博物館

唐式鎮墓獸是流行於隋唐時期墓葬的鎮墓獸,是受胡漢融合下的產物,其形象由多種形象(動物)組成,又稱複合式鎮墓獸,取其融合之意。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的鎮墓人俑,也在這個時期出現了人面跟獸面之分;而隋唐時期則以蹲踞式為主,面目猙獰、冷酷。獸面的形象豐富。除了有北朝時期就有的獅面外,還出現了虎的造型。《葬書》有云:「頫者,低頭府狀之義,言柔順而無蹲踞之兇也。」。唐代鎮墓獸是繼楚式鎮墓獸之後另一個發展高峰[1][2]

唐代鎮墓獸除了歷代鎮墓獸驅鬼避邪以安撫死者亡魂外,更有恫嚇盜墓、守衛墓葬的功能。這與當時的厚葬風,與其所造成的猖獗的盜墓現象有關。

中國文化深受儒家影響,在儒家經典《中庸》有云:「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生,孝之至也。」這種觀念在《荀子・禮論》亦有論述。深受這種價值觀影響,人們把「養生」與「送死」看得等同重要,並將「送死」視為衡量孝道很重要的一個標準,這對中國數千年來的喪葬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世人以喪葬的厚薄衡量孝道,葬風遂興,尤以唐代為最。墓葬中大量的寶物,提供盜墓者豐富的資源,盜墓之風亦隨之盛行。而盜墓現象,又反過來影響了中國古代的喪葬制度與喪葬習俗。

唐代的狗面鎮墓獸即為這種風氣下的產物。《說文解字》曰:「狗,叩也,叩氣吠以首。」《風俗通義・禮典》也說:「俗說狗別賓主,善守衛,故著四門,以辟盜賊也。」在墓葬中出現,乃取狗平時可以可以看家護院,期望能守衛墓主人及其財產。[3]

造型內涵

[编辑]

歷代鎮墓獸的相貌,多元於當時的民間信仰傳說,也有外來文化造成的影響。

唐代,鎮墓獸不是真正存在的動物,而是多種動物特徵的組合體,其每個局部都有其造型與意義。古人根據優勢集中的原則,綜合多種動物特徵,以達到鎮墓效果。唐代的樣式很多,經歷了從獸面到人面和從受刑到人形(有人稱之為天王俑武士俑)的發展過程,唯獨不變的是其威嚴嚴肅的表情、頭頂的犄角翅膀

唐代神獅崇拜

[编辑]

中國最早的獅子,是在漢代時期做為禮品從西域運來,當時漢人富有尚武的精神,他們崇拜剛健勇猛,因此非常欣賞獅子。與此同時,佛教也傳入中國,佛教認為獅子是維護佛法的神獸。在古印度等地,常藉由獅子表示佛的威嚴與佛教徒的勇猛。隨著漢代佛教的廣泛傳播,對於獅子的崇拜逐漸形成。在唐代,尚武精神與佛教大為流行,因此神獅崇拜,也成為鎮墓獸造形的來源。

虎為百獸之王

[编辑]

在盛唐時期,獅的樣貌為主流,但是已演變成頭部生角,口長尖牙的怪獸。虎具有壓勝避邪的功能,在《後漢書・禮儀志》中劉向註引的軼聞中就有相關的紀載。在《述異記》中有云:「漢中山有虎生角。道家云:虎千年則牙銳而角生。」可見鎮墓獸在此時被賦予的形象更為神武、神性也更濃厚。其形體也較先前高大許多,儼然在墓葬俑群中有主體的地位。

面部一般多是獅面或虎面,以達到更好的威嚇盜墓者的作用。不盡是因其威儀的外表,更因獅子與佛教的關係,虎為百獸之王。

犄角特徵

[编辑]

頭頂的犄角,繼承了楚式鎮墓獸的鹿角造型。鹿在古代一直被認為可以帶來吉祥的動物,取鹿角以代表鹿。另有一說,鹿能吃,因此以鹿身上最有靈氣的鹿角作裝飾以避毒避邪。

翅膀特徵

[编辑]

翅膀的特徵與的形象相關。與楚式鎮墓獸中,引魂升天的義涵類似,加上翅膀,期望給死者一個安寧的著落之所。另一種說法則是,鎮墓獸的翅膀與的翼形狀相似。鷹為空中最強的禽類,與獅身作結合,誠如如「獅」添翼般,可以強化鎮墓的功能。這種造形可能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而產生。

「抓蛇」、「吃蛇」貌

[编辑]

盛唐晚唐的墓葬出土的鎮墓獸往往手中抓蛇。蛇生活於地洞或墓葬中,對死者屍體或陪葬物造成損害,對死者亡靈造成打擾與威脅。因此有抓蛇或吃蛇的造形設計,有警示與預防危害的功能。[3][4]

使用制度

[编辑]

墓主階級

[编辑]

有鎮墓獸出土的墓,大部分的墓主身分顯赫,但是這並不能說明鎮墓獸僅為統治階級和上流社會所獨享的陪葬品。

喪葬僭越歷代都有,以富商居多,倚仗其財勢,抬高社會地位,喪葬之舉也逾越法律所限。在唐高宗時期,商人喪葬的僭越就已存在。根據目前的考古資料,鎮墓獸的僭用則出現於唐玄宗時期。

隨著時間的推移,鎮墓獸的使用,從僅限於統治階層,逐漸開放,到了唐代中期,甚至擴展至庶民階層。這與唐代庶民生活富庶及厚葬風相關。

鎮墓獸的擺放位置

[编辑]

唐代多單室墓,有土洞和磚砌兩種,墓室及甬道多呈刀把形。對目前的出土墓葬進行分析,可以將鎮墓獸的擺放位置分為三類:

一、置於墓室口內,朝向墓門而立 
二、置於墓室口,相互或與武士俑面對面朝向甬道而立 
三、至於甬道的龛內,朝向甬道而立

其中,第一種最為常見,尤以李唐王朝的統治中心――陝西河南出土最多,應該是最常用的擺放方式。伴隨一對鎮墓獸出土的,通常是一對武士俑或一對天王俑,但是兩者之間的擺放位置關係並不固定。[3]

演變

[编辑]

唐朝初期具有雄偉的氣勢,唐中期則華麗而寫實,至後期生動質樸。製作手法從陶上彩繪,到唐三彩,至素胎陶制,顯現了其墓葬地位的演變。在形象塑造方面,繼承了前朝的雕刻技法並吸收當時的繪畫技巧,整體藝術形象更為華麗。

初唐時期

[编辑]

鎮墓獸多有鎧甲,獸頭上均有或長或短的獨角或彎曲雙角,身姿挺拔,肩部均有捏塑的扇形翼,背部有鬃毛,前足直立,後足彎曲作蹲踞狀,尾貼身上翹。均為獸身,大多為獅面,有的則四虎面,面容君兇猛恐怖。

厚葬風盛行,注重陪葬品。鎮墓獸多成對,且伴隨武士俑出現。造型簡潔,多為陶質,大部分以黑色粉彩描繪眉、眼、鼻、嘴和胸毛,或周身會紅色粉彩。沒有過多細節的刻畫,僅簡要製作五官和形式化的犄角和翅膀。細節層次,一般以線刻為主。表現了莊嚴的氣勢與肅穆的墓葬精神。

盛唐時期

[编辑]

由於厚葬風的盛行與三彩工藝的出現,上層階級的墓主墓葬出現的鎮墓獸多軀體高大,著作精美,裝飾華麗,誘彩鮮麗。高宗時期,鎮墓天王俑,逐漸取代武士俑。

鎮墓獸製作的鼎盛期,作工精細、形象寫實。武士俑基本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成對的天王俑。人面頭上獨角增高,雙耳增大,臉部裝飾增多,面目猙獰,背部飾有鬃毛,肩負雙翼,形像兇猛;獸面頭上雙角增長,角端分叉,背部豎毛增多,爪狀足。孝文帝的措施加速了外來胡文化與本土文化的交流,這也體現在喪葬方面。漸漸地,胡人面的鎮墓俑取代了獅面鎮墓俑。這也可能與胡人給人的印象都是威猛彪悍有關。

此時期的鎮墓獸都是用三彩陶釉燒製而成,製作精巧,釉彩華麗,尺寸較大。多先用模印,在進行細節的雕刻與捏塑。獸面的雙角增長,角端分叉,爪狀足

中唐時期

[编辑]

外貌仍保持傳統特徵,但有明顯衰落的跡象,盛唐高大精美的鎮墓獸已不復見。

喪葬儀式的變革,使得鎮墓獸的製作出現衰落退化的現象,多已不施釉彩、製作簡陋、軀體矮小、造形簡單,大多不成對出現,與天王俑一同置於墓門附近。簡單肅靜給人更為樸實生動的感覺。

晚唐時期

[编辑]

安史之亂影響,藩鎮割據,政權以平息叛亂為主,無暇顧及經濟文化發展,喪葬制度也受影響,隨葬鎮墓獸的風俗也隨之消失。[5]

唐代鎮墓獸存在的意義

[编辑]

唐代鎮墓獸存在於初唐至中唐,是唐代義降在吸收漢代辟邪獸特點的基礎,綜合多種動物形象而創造出來的怪獸。顯示了唐代匠師豐富的想像力,並反映了唐代的厚葬之風與習俗的變化,體現唐代陶俑的陶瓷製造水平與雕刻、繪畫技術。[5]

轉變與式微

[编辑]

唐朝後期喪葬儀式的改變

[编辑]

唐朝後期的喪葬儀式多以地面上為主,以人們看的見的方式炫耀自己的財富與地位,此乃是喪葬儀式的一大變革。對於地面上喪葬儀式的重視逐漸增加,相反的,對於陪葬品的關注也就下降了,使得鎮墓獸的製作逐漸衰落。

安史之亂的影響

[编辑]

在安史之亂後,國家戰爭頻繁,社會動盪不安,人民把求死後的安寧轉為希望現實生活的幸福與富足。喪葬習俗也隨之發生了很大變化,用來威嚇盜墓人的鎮墓獸已經被陶與陶牲畜俑取代。這一時期的墓室樣式、隨葬品的選擇、墓地的位置,多是根據當時割據地區內各自的風水制度來安排,並與死者後裔的興衰相關。鎮墓獸作為墓葬重要冥器也隨喪葬習俗改變而衰敗。

外來文化的影響

[编辑]

除了獸面之外,也有人面獸身的造型。其中,人面的五官的胡人特徵,顯示了當時文化交流的情形

鎮墓獸造型雖與埃及的獅身人面像相似,但兩者卻是自的文化傳統、宗教信仰及生活習俗皆不相同的兩個民族創造的。兩者之間,是否有繼承或相互影響的關係,尚不能確認。[3][4]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王詩涵. 從長沙地區戰國早,中期帶鎮墓獸楚墓看葬俗的傳播與轉換. 早期中國史研究: 89-117. 
  2. ^ 張成. 魏晉鎮墓獸俑分期研究. 中央民族大學,碩士學務論文. 2010年5月: 1-78. 
  3. ^ 3.0 3.1 3.2 3.3 楊學晨. 唐代鎮墓獸二題. 跨世紀. 2009, 十七 (一): 158-159. 
  4. ^ 4.0 4.1 李峰、陳濤吉. 盛唐“鎮墓獸”形象內涵解讀──兼談鎮墓獸所體現的中西文化交流問題. 貴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8年1月, 二十四 (一): 48~53. 
  5. ^ 5.0 5.1 陳麗萍、朱偉. 美術大觀"藝術理論". : 70~71. 

參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