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吴寄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吴寄寒(1912年—1977年7月),男,本名沙兆豫,又名吴江陕西汉中[1]回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个人生平

[编辑]

1912年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塔儿巷。

在汉中联中上学时,参加“新文学研究会”,组织“青年励进社”,发行周刊,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

1935年赴上海,在大夏大学沪江大学夜校读书。5月,加入新社会主义联盟组织。后到天津考入南开大学。此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组织成立新学生会,被选为秘书长,参与组织读书会[2]、夏令营、游行、宣言等活动,出版《新生》(期刊),宣传抗日。同年受中共指示参与建立“中外新闻社”[3],发行报道中国抗日战争和救亡运动的新闻和图片。

1935年12月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受天津学联委派,参加天津学生代表团到南京国民政府请愿,要求抗日救国。与另外两名代表一起在下关车站教育部派员带往旅馆,由陈立夫和教育部长王士杰前来“劝导”,六天之后被解回天津。

1937年初,以北平晨报》特派记者身份赴西安采访西安事变。此时见到周恩来,随后赴延安参观,获毛泽东、周恩来接见。周恩来指示他返回天津,以中外新闻社为基础,正式建立由中共领导的通讯社。4月下旬,与周恩来等二十多人乘车赴西安,途中遇土匪袭击身负重伤,在延安医院救治后于5月回天津疗伤。

芦沟桥事变后,吴寄寒根据周恩来指示,在太原创办了由中共和上海救国会合营的“全民通讯社”[4],由救国会负责人李公朴出面任社长,吴实际负责,受八路军太原办事处参谋长彭雪枫领导。全民通讯社由太原迁至武汉再迁至重庆,吴间返汉中,经请示中共陕南特委,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在汉中中山街女子小学建立支部,作为汉中地下党的活动中心,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皖南事变后,全民通讯社结束工作。1941年3月,吴奉命至成都,以教书为掩护职业开展地下工作。

1946年4月,到重庆《新华日报》任编辑主任。翌年2月底随报社工作人员撤回延安,先后任《晋绥日报》编委秘书、新华总社《参考消息报》主编。

1949年后,先后任《光明日报》编辑主任、上海市新闻处新闻发布室主任。

1950年10月调中共中央宣传部,先任办公室副主任,后任教育处副处长、处长,负责高教工作。1961年4月至“文革”前为文科教材办公室负责人之一。

文化大革命”期间,吴寄寒遭受残酷迫害,被长期关押。

1973年调国务院科教组,后任教育部高教司负责人。

1976年,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再次受到迫害,终至一病不起,

1977年7月逝世。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见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编写的《汉中籍名人(选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沙兆豫”一节。
  2. ^ 见王绶昌在南开大学新闻网发表的《参加天津学生抗日爱国运动的回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一文。
  3. ^ 参见曼叶平在“人民网”《新闻战线》发表的《生命不朽 精神永存——方大曾新闻理想和职业精神的当代价》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一文中有关记述。
  4. ^ 见“抗日战争纪念网”所载《抗战时期四川的新闻组织(四)——全民通讯社》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之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