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吳孟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吳孟子(前6世纪?—前483年),姬姓春秋时期吴国人,鲁昭公的夫人。

吳孟子作为吴国的女子嫁给鲁国的鲁昭公,本应称吴姬,因同姓不婚,于是隐去她的姬姓,改称吴孟子。前483年(周敬王三十七年、鲁哀公十二年、吴王夫差十三年)夏五月甲辰,孟子去世[1]。《左传》解释,昭公在吴国娶妻,于是《春秋》不记载她的姓。死后没有发讣告,故不称夫人。安葬以后未回祖庙号哭,故不说称小君。孔子参加吊唁,到了季氏那里。季氏不脱冠,孔子除掉丧服下拜[2]。后来,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是否知礼,孔子说知礼。陈司败于是对巫马期说,孔子这样的君子也偏袒吗。鲁君从吴国娶夫人,是鲁君的同姓,而称为吴孟子。鲁君知礼,谁人不知礼。巫马期告知孔子,孔子说自己很幸运,自己的过失会被别人指出来让自己知道[3]

参考文献[编辑]

  1. ^ 春秋·哀公十二年》:夏五月甲辰,孟子卒。
  2. ^ 左传·哀公十二年》:夏五月,昭夫人孟子卒。昭公娶于吳,故不書姓。死不赴,故不稱夫人。不反哭,故言不葬小君。孔子與弔,適季氏。季氏不絻,放絰而拜。
  3. ^ 论语·述而》: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