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古食种鸟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古食种鸟属
化石时期:早白垩世125 Ma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演化支 鸟翼类 Avialae
演化支 真鸟翼类 Euavialae
演化支 短尾鸟类 Avebrevicauda
演化支 尾綜骨鳥類 Pygostylia
演化支 鸟胸骨类 Ornithothoraces
演化支 真鸟类 Euornithes
演化支 今鸟型类 Ornithuromorpha
属: 古食种鸟属 Eogranivora
模式種
无牙古食种鸟
Eogranivora edentulata

Zheng et al., 2018

古食种鸟属学名Eogranivora)是今鸟型类的一个属,生存于早白垩世中国模式种无牙古食种鸟Eogranivora edentulata[1]

2011年,一件编号STM35-3的鸟类化石大王杖子村出土,并被归入红山鸟[2]。后来发现红山鸟有齿,而标本STM35-3无齿。其它研究也表明后者代表了科学意义上的一个新物种[1]

2018年,郑晓廷邹晶梅汪筱林王燕周忠和等人命名并描述了模式种无牙古食种鸟(Eogranivora edentulata)。属名组合希腊语eos(黎明)和新拉丁语granivora(吃种子的),指该物种是已知最古老的种食性今鸟型类。种小名拉丁语中意为“没有牙齿的”[1]。古食种鸟是2018年命名的第一种化石鸟类。

正模标本STM35-3发现于义县组的一层,时间为距今约1.25亿年的阿普第期早期,由一副压印在阳模与阴模上、带有颅骨的近完整骨骼组成。骨骼关节基本连接,但因石板开裂而受损。 标本上还保存了大量模糊不清的羽毛残骸、内含种子的嗉囊及含有胃石的胃部[1]

古食种鸟是种中等大小的原始今鸟型类。描述者指出了一个鉴别性的特征组合,但其中所含的特征本身并不独特。上下颌均无齿。下颌前部融合成一个占其长度五分之一的骨联合。喙骨无明显突起接触胸骨侧面。胸骨的外侧及中后侧突起纤细,并齐平地向后突出。胸骨后部的中央剑突呈V形。第一指短而粗壮。耻骨顶部在其骨干长度三分之一处有一三角形突起指向上方和内侧。第一跖骨及第一趾完全缺失[1]

古食种鸟被归入今鸟型类,并放在一个多分支英语polytony内一处相对基底的位置,处在红山鸟科之下、古喙鸟之上[1]

古食种鸟化石中发现了含有种子的嗉囊,这在中生代鸟类中尚属首次,大量胃石及无齿的喙亦表明其专以种子为食。仍有牙齿的今鸟型类被推测为杂食动物。退化掉第一趾可能是为了适应奔跑[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Zheng X., O’Connor J.K., Wang X., Wang Y., Zhou Z. 2018. "Reinterpretation of a previously described Jehol bird clarifies early trophic evolution in the Ornithuromorpha".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285: 20172494
  2. ^ Zheng X-T., Martin L.D., Zhou Z-H., Burnham D.A., Zhang F-C., Miao D. 2011 "Fossil evidence of avian crops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108: 15 904–15 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