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慎虛
外观
(重定向自刘昚虚)
劉慎虛(约714年—约767年),或作劉昚虛,字全乙,亦字挺卿,號易軒,洪州新吳縣(今江西奉新縣)人[1],唐朝官員、山水田园诗派诗人[2]。著有《鶺鴒集》五卷,已佚。《全唐詩》存其十五首。
唐玄宗開元年間中舉博學宏詞科,累官至崇文館校書郎[3][4]。洪州刺史吳兢嘉勉其行,改其故里為孝弟鄉。
亲友
[编辑]好友:贺知章、包融、张旭,四人一同被誉为“吴中四友”[2]。
评价
[编辑]刘慎虚的诗作清幽高雅,寓景于情。风格与孟浩然、常建类似,因其喜好和佛道出家人谈禅论道,诗作中充满了禅味[2]。唐人殷璠的《河岳英灵集》錄其詩十一首,並说他“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5]。”清人宋婉稱:“诵刘慎虚诗,勿患其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