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偽造語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偽造語言或稱虛假語言(英語:Spurious languages)是指據報道存在於知名著作中的語言,而其他研究報告稱相關語言並不存在。目前為止一些虛假語言已被證明不存在,另外一些虛假語言亦幾乎沒有證據支持它們的存在,並在後來的學術研究中被駁回。由於研究有限,其餘虛假語言仍然不確定是否存在。在某些情況下,一種所謂的語言被追蹤到,結果只是另一種已知的語言。當語言變體以地點或種族命名時,這種情況很常見,於是便造成「虛假語言」的出現。

一些所謂的「語言」最終被證明是騙局,例如巴西庫庫拉語英语Kukurá language或且路易斯安那州塔恩薩語英语Taensa language。還有一些虛假語言源自無心的錯誤,儘管原作者已經被糾正,但文獻中仍然存在這些錯誤。其中一個例子是 Hongote,其為1892年時賦予兩個殖民地單詞表的名字,一個是特林吉特語(Tlingit),另一個是薩利希語(Salishan),但被錯誤地列為巴塔哥尼亞語(Patagonian)。該錯誤在當年被糾正了三次,但一個世紀後格林伯格(Greenberg,1987)仍然將「Hongote」列為巴塔哥尼亞語[1]:133

巴布亞新幾內亞是地球上語言最多樣化的地區之一,就新幾內亞而言,一些虛假語言只是發布數據的語言調查的名稱。例如Mapi、Kia、Upper Digul、Upper Kaeme,這些語言在 1987 年 Ruhlen 1987 年 Ruhlen英语Wikipedia:WikiProject Languages/Language names in Ruhlen (1987)#INDO-PACIFIC .5B731+17.5D中被列為印度太平洋語言;而實際上這些語言只是對大阿尤語群Ok語群進行研究時的語言調查名稱,這些名稱皆來自當地河流[2]

可疑語言[编辑]

可疑語言(Dubious languages)是指那些不確定是否存在的語言,包括:

參考資料[编辑]

  1. ^ Campbell, Lyle. Classification of the indigenous languages of South America. Grondona, Verónica; Campbell, Lyle (编). The Indigenous Languages of South America. The World of Linguistics 2. Berlin: De Gruyter Mouton. 2012: 59–166. ISBN 9783110255133. 
  2. ^ Upper Kaeme may correspond to Korowai.
  3. ^ Tapeba于《民族语》的链接(第17版,2013年)
  4. ^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 Tapeba.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5. ^ Glottolog 2.4 – Adabe. Glottolog.org. [2015-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3).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