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俄羅斯的皇帝
外观
(重定向自俄羅斯沙皇)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23年7月11日) |
全俄罗斯的皇帝 | |
---|---|
Императоръ Всероссійскій | |
帝國君主 | |
详情 | |
开国君主 | 彼得一世 |
末代君主 | 尼古拉二世 |
建立 | 1721年11月2日 |
终结 | 1917年3月15日 |
居所 | 克里姆林宮(1712年遷都前) 冬宫(1712年遷都後) |
覬覦者 | 有争议: 阿列克谢·安德烈耶维奇·罗曼诺夫 玛利亚·弗拉基米洛夫娜 |
全俄罗斯的皇帝(俄语:Императоръ Всероссійскій;女性君主在位时则改为全俄罗斯的大女皇),通称俄罗斯皇帝[註 1],俗称“俄罗斯沙皇”,是俄罗斯帝国君主的头衔。该头衔起源于俄罗斯在1700年至1721年大北方战争中的胜利,彼得一世根据欧洲公认的头衔制度对沙皇头衔的改编。称号由之前俄罗斯沙皇国的“全俄罗斯沙皇”或“全罗斯沙皇”转变而来。虽然俄罗斯帝国君主已按照西方惯例明确改称“皇帝”,但当时欧洲依然习惯称呼俄罗斯皇帝为“沙皇”。
头衔
[编辑]根据俄羅斯帝國基本法第一条规定:“全俄罗斯皇帝是专制和不受限制的君主。服从他的最高权威,不仅是出于恐惧,而且是出于良心,是上帝亲自命令的”。
20世纪俄罗斯皇帝的全称(基本法第37条)是:
- 蒙上帝恩典,全俄羅斯、莫斯科、基辅、弗拉基米尔、诺夫哥罗德的皇帝和独裁者,喀山沙皇,阿斯特拉罕沙皇,波兰沙皇,西伯利亚沙皇,陶立克克森尼索沙皇,格鲁吉亚沙皇,普斯科夫的领主,兼斯摩棱斯克、立陶宛、沃里尼亚、波多里亚和芬兰大公;爱沙尼亚、利沃尼亚、库尔兰和瑟米加利亚、萨莫吉希亚、比亚韦斯托克、卡累利阿、特维尔、尤格拉、彼尔姆、维亚特卡、保加尔以及其他区域的王公;下诺夫哥罗德的领主和大公,切尔尼戈夫、梁赞、波洛茨克、罗斯托夫、雅罗斯拉夫尔、别洛焦尔、乌多利亚、奥勃多利亚、孔迪亚、维捷布斯克、姆斯齐斯拉夫国君和所有北部区域的君主;伊比利亚、卡塔林尼亚、卡巴尔德尼亚土地和亚美尼亚区域的君主;切尔卡斯亚和山地王公及其他的世袭领主和统治者;突厥斯坦的君主;挪威王位继承人,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施托尔曼、迪特马尔申和奥尔登堡公爵......。
俄羅斯皇帝列表
[编辑]称呼 |
生平 |
统治始 |
统治终 |
注释 |
王朝 |
肖像 |
---|---|---|---|---|---|---|
彼得一世
|
1672年6月9日 — 1725年2月8日 |
成為沙皇: 1682年6月2日 成為俄國皇帝: 1721年11月2日 |
1725年2月8日 | 首位俄羅斯皇帝,最後一任俄羅斯沙皇。 | 羅曼諾夫王朝 | |
葉卡捷琳娜一世
|
1684年4月15日 — 1727年5月17日 |
1725年2月8日 | 1727年5月17日 | 彼得一世的妻子 | 斯卡夫倫斯基家族 (出生) 羅曼諾夫王朝 (透過婚姻) |
|
彼得二世
|
1715年10月23日 — 1730年1月30日 |
1727年5月18日 | 1730年1月30日 | 羅曼諾夫王朝 | ||
安娜
|
1693年2月7日 — 1740年10月28日 |
1730年2月15日 | 1740年10月28日 | 伊凡五世的女兒 | 羅曼諾夫王朝 | |
伊凡六世
|
1740年8月23日 — 1764年7月16日 |
1740年10月28日 | 1741年12月6日 | 伊凡五世的曾孫,嬰兒時期就被廢黜,入獄,後來被謀殺 | 梅克倫堡-不倫瑞克-羅曼諾夫王朝 | |
伊莉莎白
|
1709年12月29日 — 1762年1月5日 |
1741年12月6日 | 1762年1月5日 | 彼得一世和葉卡捷琳娜一世的女兒,篡奪了王位。 | 羅曼諾夫王朝 | |
彼得三世
|
1728年2月21日 — 1762年7月17日 |
1762年1月9日 | 1762年7月9日 | 彼得一世的孫子 伊莉莎白的侄子,後被謀殺 |
霍爾斯坦-戈托普-羅曼諾夫王朝 | |
葉卡捷琳娜二世
|
1729年5月2日 — 1796年11月17日 |
1762年7月9日 | 1796年11月17日 | 彼得三世的妻子 | 阿斯坎尼 (出生) 霍爾斯坦-戈托普-羅曼諾夫王朝 (透過婚姻) |
|
保羅一世
|
1754年10月1日 — 1801年3月23日 |
1796年11月17日 | 1801年3月23日 | 彼得三世和葉卡捷琳娜二世之子 被暗殺 |
霍爾斯坦-戈托普-羅曼諾夫王朝 | |
亞歷山大一世
|
1777年12月23日 — 1825年12月1日 |
1801年3月23日 | 1825年12月1日 | 保羅一世和[[瑪麗亞·費奧多蘿芙娜皇后 (符騰堡的索菲·多蘿西亞)
|符騰堡的索菲·多蘿西婭]]的兒子 波蘭第一位羅曼諾夫國王和芬蘭大公 |
霍爾斯坦-戈托普-羅曼諾夫王朝 | |
尼古拉一世
|
1796年7月6日 — 1855年3月2日 |
1825年12月1日 | 1855年3月2日 | 霍爾斯坦-戈托普-羅曼諾夫王朝 | ||
亞歷山大二世
|
1818年4月29日 — 1881年3月13日 |
1855年3月2日 | 1881年3月13日 | 霍爾斯坦-戈托普-羅曼諾夫王朝 | ||
亞歷山大三世
|
1845年3月10日 — 1894年11月1日 |
1881年3月13日 | 1894年11月1日 | 霍爾斯坦-戈托普-羅曼諾夫王朝 | ||
尼古拉二世
|
1868年5月18日 — 1918年7月17日 |
1894年11月1日 | 1917年3月15日 | 最後一任實質上的俄羅斯皇帝。 | 霍爾斯坦-戈托普-羅曼諾夫王朝 |
尼古拉二世在退位後將皇位讓給了他的兄弟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但到了隔天,在名義上的統治僅18小時後,“皇帝米哈爾二世”拒絕了皇位,結束了俄羅斯的君主統治時代。
参见
[编辑]注释
[编辑]额外链接
[编辑]- Excerpts from Statesman's Handbook for Russ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the Chancery of the Committee of Ministers, St. Petersburg. 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