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桥

坐标31°27′11″N 120°25′28″E / 31.452961°N 120.42438°E / 31.452961; 120.4243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丰乐桥,又称北望亭桥龙汇桥龙洄桥望亭五七桥五七大桥,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南开路的一座大桥,为跨京杭大运河的桥梁。

特点[编辑]

明朝万历年间施策建丰乐桥,清朝康熙年间重建。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由苏州府同知齐梅麓集资重建,命名丰乐桥。然而对此桥质量一直存有争议,清朝文学家钱泳在《履园丛话》记载,嘉庆二十年(1815年)计划重建,当地民众希望修建一座陆行桥梁,但当时无锡知县韩履宠问之前是否有旧例。回答道没有。韩履宠于是称“然则率由旧章可也”(照着老路走)。当地负责监修的华凤仪等人也并不抗争,于是草草修建,每次遇到西北疾风出现,京杭运河水流加速,均会造成人祸[1]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天国李秀成部与清军何春部在望亭交战,丰乐桥被毁。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改为北望亭桥[2]。光绪十九年(1893年)重建[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五七大桥[4]。西侧为苏州市农业科学院(原太湖地区农科院、五七干校)[5]。2007年底开始,苏南运河无锡段开始进行“四改三”(四级航道升级为三级航道),因此改建大桥以提高运河整体运力。2012年1月12日,该桥通过交工验收[6],新桥命名为丰乐桥。该桥也是苏南运河无锡段与苏州段的分界线[7]

参考[编辑]

  1. ^ (清)钱泳撰. 履园丛话 上、下.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11: 412. ISBN 978-7-5325-6345-6. 
  2. ^ 尤建平,周晓东主编;《望亭镇志》编纂委员会编. 望亭镇志.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7.07: 514. ISBN 7-81090-839-1. 
  3. ^ 嵇元著. 品读苏州 1. 北京:作家出版社. 2016.11: 206–207. ISBN 7-5063-9158-9. 
  4. ^ 张伟振编注. 吴地古今桥联. 南京:凤凰出版社. 2015.05: 36. ISBN 978-7-5506-2152-7. 
  5. ^ 郁有满编. 无锡运河志. 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8: 120. ISBN 978-7-80748-313-7. 
  6. ^ 无锡市史志办公室编. 无锡年鉴 2013. 北京:方志出版社. 2013.06: 189. ISBN 978-7-5144-0892-8. 
  7. ^ 周家华,罗军编著. 古河今貌 长江流域的人工运河. 武汉:长江出版社. 2013.08: 233–234. ISBN 978-7-5492-2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