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叙利亚军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d/Zh_conversion_icon_m.svg/35px-Zh_conversion_icon_m.svg.png)
阿拉伯叙利亚军 | |
---|---|
![]() 军徽 | |
![]() 军旗 | |
建立 | 1946年 |
解散 | 2024年12月8日 |
军事部门 | 陆军 海军 空军 防空部队 国防军 |
总司令部 | 大马士革 |
军力 | |
服役年龄 | 18 |
征兵役期 | 男性强制,女性自愿[1] |
可用人数 | 150,837名男性,16-49, 25,751名女性,16-49 |
适合服役人数 | 13,510名男性,16-49, 2,151名女性,16-49 |
每年可征兵数 | 5,708名男性, 1,712名女性 |
现役人数 | 154,000[2][3](第13位) |
备役人数 | 30,700[3][4] |
军费 | |
预算 | $18亿 (FY11)[3][4] |
占GDP百分比 | 3.3% (FY11)[3][4] |
工业 | |
外国供应商 | ![]() ![]() ![]() ![]() ![]() ![]() ![]() ![]() |
相关 | |
历史 | 叙利亚军事史 第一次中东战争 |
阿拉伯叙利亚军(阿拉伯语:القوات المسلحة العربية السورية),通称叙利亚武装部队、叙利亚政府军,曾是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的军事部队,包括陆军、海军、空军、防空部队及国防军。
叙利亚军力在阿拉伯世界曾排名第三,仅次于埃及和伊拉克。但2011年内战以降,由于阵亡、变节、拒服兵役等,曾经拥有30万兵力的叙利亚政府军已经萎缩近半。[6]
2024年12月,在各反对派武装的联合攻势下,阿萨德政府于12月8日垮台,叙利亚武装部队亦随之瓦解,部分成员逃往邻国伊拉克。12月11日,叙利亚领导人兼时任沙姆解放组织领袖朱拉尼表示会解散阿萨德政权的军队[7]。
组成
[编辑]该部队在叙利亚复兴党政权期间,分为陆军、海军、空军、防空部队与国防军。根据《2012年叙利亚宪法》,叙利亚总统是军队的总司令[8]。同时,叙利亚国防部部长担任副总司令[9]。
该部队使用征兵制,包括动员后总数为64万6,500人的部队。所有满18岁的男性必须入伍,除非家里没有弟兄能照顾父母;女生则能豁免征兵[10][11]。义务兵役时间在逐年降低,2005年从两年半降为两年,2008年降至21个月,2011年降到一年半。[12]。大约2万名叙利亚士兵被部署在黎巴嫩。2005年4月27日,最后一支叙利亚军队离开驻军了30年的黎巴嫩。[11]
叙军大多常规职业士兵属于阿萨德家族所属的阿拉维派。阿拉维派仅占该国人口的12%,不过却占军队总数的98%[13][14]。20万正规职业军人中有14万是阿拉维派人士[15],而部队的指挥官中的95%都是阿拉维派。不过在应召入伍的30万士兵中,以及叙利亚空军驾驶员中则有很多逊尼派[13][16]。
武器
[编辑]- ≈9300装甲车(包括储存车辆):
- ≈5065辆主战坦克
- ≈4500辆步兵战车和装甲运兵车
- ≈6400支拖曳火炮:
- 1900多支枪炮/榴弹炮
- ≈1500支反飞机炮
- ≈850自行火炮:
- ≈450自行火炮
- ≈400自行式高射炮
- 2 190+反坦克制导武器发射器
- 500多发射火箭系统
- 84枚战术弹道导弹发射器
- 4 235+地对空导弹发射器:
- 4000+单兵携带防空系统
- 235自行式防空系统
苏联解体导致长期依靠苏联提供训练、装备和贷款支持的叙军减缓了军事现代化发展速度。1990年代早期,射程500公里的Scud-C导弹买自朝鲜,射程700公里的Scud-D据报道是在朝鲜和伊朗的帮助下本国生产的[18]。
由于叙利亚参加了海湾战争,因此得到了来自于海湾国家的资金支援,这些钱主要用做军费开支。2005年,俄罗斯免除了叙四分之三的军费欠款,即大约134亿美元中的98亿,这些贷款主要是在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俄方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与叙签署新的武器购销合同[19]。2011年,俄罗斯作为叙利亚最大的武器供应商,当年叙花费了至少40亿美元从俄进口武器[5][20][21][22]。
叙利亚更是俄制武器在中东地区的最大进口国[23]。此外,伊朗与叙利亚在2006年签订了联合防务协定[24]。
从2011年开始的叙利亚内战中,伊朗和俄罗斯继续为叙当局输送武器,伊朗也因此违反了联合国禁止其出口武器的规定[25][26][27]。内战中有不少当局高官变节加入反对派,如陆军后勤部门参谋长卡勒夫将军等。[28]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The World Factbook.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17 August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 ^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PDF). [2012-01-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5-10-29).
- ^ 3.0 3.1 3.2 3.3 IISS 2010, pp. 272–273
- ^ 4.0 4.1 4.2 Military Strength of Syria. Global Fire Power. [201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1).
- ^ 5.0 5.1 SIPRI Arms Transfers Database.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8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5).
- ^ 阿薩德罕見承認敘利亞政府軍兵力匱乏. BBC. 2015-07-26 [2015-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30) (中文(繁体)).
- ^ 中央通讯社. 敘利亞反抗軍領袖稱將解散政府軍 臨時總理允護少數族群 | 國際. 中央社 CNA. 2024-12-12 [2024-12-28] (中文(台湾)).
- ^ Syrian Arab Republic: Constitution, 2012. refworld. 26 Februar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5 March 2019).
- ^ عنوان السيرة الذاتية للعماد علي عبد الله أيوب نائب رئيس مجلس الوزراء- وزير الدفاع. pministry.gov.sy. [2022-01-23]. 已忽略未知参数
|lang=
(建议使用|language=
) (帮助) - ^ James Hackett,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编). The Military Balance 2023. London. 2023. ISBN 978-1-003-40022-6. OCLC 1372013483.
- ^ 11.0 11.1 Syria - Overview. [2012-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9).
- ^ Syria reduces compulsory military service by three month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1-05-03.
- ^ 13.0 13.1 Bhalla, Reva. Making Sense of the Syrian Crisis. Stratfor Global Intelligence. [9 Ma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20).
- ^ Background Note: Syria. US State Department. [14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3).
- ^ Marshall, Tim. Why Syria's Regime Is Still Holding Out. Sky News. 7 May 2011 [9 Ma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4).
- ^ Syria's military: what does Assad have?. Reuters. 6 April 2011 [5 Ma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8).
- ^ Archived copy. [2018-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2).
- ^ "Syria's embrace of WM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Eyal Zisser, Globe and Mail, September 28, 2004 (link leads only to abstract; purchase necessary for full article)
- ^ Weitz, Richard. Global security watch--Russia : a reference handbook. Santa Barbara, Calif.: Praeger Security International. 2010: 30 [2012-02-01]. ISBN 978031335434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1).
- ^ Amos, Howard. News Analysis: Russia Damages Image in Arab Spring. The Moscow Times. 26 August 2011 [8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2).
- ^ Russian defense industry and arms trade: facts and figures (PDF). Centre for Analysis of Strategies and Technologies. pp 15. [8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11-20).
- ^ Meyer, Henry. Assad Ouster Bid May Unleash ‘Chaos in Mideast,’ Russia Says. Bloomberg. 7 September 2011 [8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7).
- ^ 叙利亚欠俄134亿美元 或再签20亿军售订单. 环球时报. 2012-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3).
- ^ 伊朗军官:若叙利亚遭美国袭击 伊朗将采取行动. 路透社. 2012年9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9月5日).
- ^ 伊朗助叙加强镇压反对派. 联合早报. 2012-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5).
- ^ 联合国报告称伊朗违反规定向叙利亚输送武器. 新华网. 2012-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4).
- ^ Syria: Moscow sends navy vessels to Syrian port. [2012-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7).
- ^ 叙利亚将军变节投奔约旦. 联合早报. 201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