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周廷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Chou Ting Chao
周廷潮
出生 (1938-09-09) 1938年9月9日86歲)
日治臺灣新竹州
国籍 中華民國
知名于
  • Median-effect Equation, the Unified Theory of the Mass-Action Law
  • Combination Index {CI} defines Synergism (CI<1), Additive Effect (CI=1) and Antagonism (CI>1) with computerized simulations using Compusyn or CalcuSyn
  • Dose Reduction Index (DRI), Normalized Isobologram, and Polygonogram
  • Econo-Green Bio-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Quantitative Bio-Informatics
  • Fludelone, Iso-oxazole-Fludelone, Panaxytriols, Ardeemins
  • Illustr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with Modern Sciences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理論生物學藥理學癌症研究英语Cancer Research[1]
机构耶魯大學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康奈爾大學

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

(2013年6月1日退休)

周廷潮(英語:Ting-Chao Chou,1938年9月9日)美籍华裔理论生物学家,癌症药物学家。耶鲁大学[2]博士,曾任康奈尔大学教授及纽约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英语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3]临床前药理主任,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教授。發表數百篇論文,H指數為67[4]

生平及事迹

[编辑]

周廷潮1938年9月9日出生於台灣日治时期新竹郡湖口庄長岡嶺。新竹中学高雄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医学院硕士,耶鲁大学博士。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师從药理主任保羅·塔拉雷英语Paul Talalay教授/院士從事博士后研究。于1972年受聘于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及康乃尔大学医学研究院担任教职,于1988年升任教授。

周廷潮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客座教授。 周氏「质量作用中效定理」[5],于1976年提出,已发展成普世通用定理(The Median-Effect Equation As the Unified Theory)。周塔氏「药物合并指数定理」(The Combination Index Theorem)于1984年提出[6]。周氏与科研伙伴擁有39个美国专利。与丹尼雪夫斯基教授发明了依波西隆抗癌化合物,以及從高丽参主成分改造研发的细胞保护剂,大量减低化疗及放射疗法所产生的毒性。

周氏理论另有二项主要进展,一是应用于高效益绿色医药研发[7](Econo-Green Bio-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及电脑自动化演析。另一是提出中国古代哲学的现代数理新义诠释,已发表于四个国际哲学会議(包括2007年的美国哲学会东区年会及2008年的世界哲学大会[8]),也曾在北京大學等地發表演講[9]

科学研究及创作

[编辑]

周廷潮发表數百篇著作,其中理论及实验约各半。收录入Web of ScienceGoogle学术搜索。包括原著、评论、前瞻、美国专利、学术会议论文摘要及电脑软件等。

质量作用中效定理

[编辑]

质量作用中效定理(Median-Effect Principle)是周廷潮1976年正式提出的定理[5],以物理及化学质量作用原理为模型及酵素动力学做系统分析,再以数学演绎归纳为方案下所提出的:

其中致效(Fa)与不致效(Fu)之比例等于剂量(D)与中效剂量(Dm)之比例的m次方。Dm为剂量作用之中效强度指标;m=1为抛物线,m>1为S型双曲线,而m<1为扁双曲线。

符合物理、化学质量作用原理的任何剂效图形,可以用周氏剂效图解(The Median-Effect Plot)转换成直线。其斜度即为m值,而X轴交切点即为 值。在取得剂效资料后,可以用电脑软件CompuSyn[10]或CalcuSyn[11] 演算m及Dm值,并且显示出剂效电脑拟模图形。

周氏进一步证明;中效质量(Dm)是普世联接点及指标点,不管是单一物质(n=1)或是复方物质(n>1);不管是一级动力学层次(m=1)或是高等动力学层次(m≠1)皆能通用。此为剂效关系最精简的表达,也是酵素动力学米氏動力學阿奇博爾德·希爾的高动力学层次常数公式,有關氫離子解離的亨德森-哈塞爾巴爾赫方程,以及Scatchard的受体分离常数公式的共同表述[來源請求]

药物合并指数定理

[编辑]

药物合并指数定理(The Combination Index Theorem)及电脑解析是1984年由周廷潮及塔氏(Talalay)提出的定理,是从单一物质到复方物质的系统推广[6]。合并指数(CI)可以定量协同作用(CI<1),相加作用(CI=1),及拮抗作用(CI>1)。其二药合并之公式为:

其中

单独时抑制x% 之剂量
单独时抑制x% 之剂量。

而在二项之分子上+合并时也抑制x% 之剂量,而fa、m、Dm之定义如上节所示。

使用CompuSyn电脑软件输入各单药及其合并在各剂量之效用(fa值),则fa-CI图形(Chou-Talalay Plot)自动扫描测定药物之协同或拮抗作用。此方法给予研究机构,药检局,制药厂及专利局制定药物合并事项提供严格定量标准。三个以上药物之合并理论已落实,亦可自动化解析。癌症治疗常用多种药物,治疗爱滋病多用鸡尾酒疗法,中医多用复方,這些的现代化定量解析可以應用CI方法及其程式進行。

高效益绿色医药研发

[编辑]

高效益绿色医药研发是以上述定理為基礎的医药研发。剂效图形可以转换成直线的论述,导致观念上的基本突破。此即至少两点数据(精简资料),则可电脑拟模全程剂效曲线(Two Points Minimum for Dose-Effect Curve)。用此定理可由少数资料点,去配对“自然法则”(质量作用定理)。如此可以進行小型实验、少数据、少时间、少用动物、少用病人于临床实验的绿色医药研发[12][13][14][15][16] [17]

专利发明

[编辑]

周氏发明以抗细胞微管为标的的依波西隆英语Epothilone抗癌化合物,以及以DNA烷化剂为标的抗癌药物。此外有抗排斥之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以及從高丽参主成分化学改造合成的高丽参精三醇化合物Panaxytriols英语Panaxytriols,用于细胞保护以及减少化学疗法放射治疗所产生的毒性及副作用[18][19][20][21][22],周廷潮與科研夥伴共同擁有美国专利共计39项[23][24][25][26]

著作

[编辑]

1. The Unified Theory

參考資料

[编辑]
  1. ^ by Thomson Reuters Web of Science for "Ting-Chao_Chou"[永久失效連結]
  2. ^ 耶鲁大学博士周廷潮教授北大谈古论今. [2014-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8). 
  3. ^ 周廷潮,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 [2014-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8). 
  4. ^ Google Scholar Ting-Chao Chou. [2016-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3). 
  5. ^ 5.0 5.1 Derivation and properties of Michaelis-Menten type and Hill type equations for reference ligands. [2016-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1). 
  6. ^ 6.0 6.1 Ting-Chao Chou, Paul Talalay.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dose-effect relationships: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multiple drugs or enzyme inhibitors. Advances in Enzyme Regulation. 1984, 22: 27–55 [2016-05-04]. doi:10.1016/0065-2571(84)90007-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1). 
  7. ^ 华裔专家研发抗癌新药 对八种癌症极为有效. [2014-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9). 
  8. ^ A New Look at the Ancient Asian Philosophy through Modern Mathematical and Topological Scientific Analysis World Congress of Philosophy, 2008, Seoul. [201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30). 
  9. ^ Peking University Speech, 10/24/2008. [2014-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8). 
  10. ^ CompuSyn Software by Chou & Martin, 2005, Combosyn, Inc., Paramus, NJ. Free download. 2012-. [2016-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11. ^ CalcuSyn Software by Chou & Hayball, 1998, Biosoft, Cambridge, UK. [201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6). 
  12. ^ HOT: one equation to lead the way to greener biomedical sciences. [201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3. ^ Computerized Quantitation of Synergism and Antagonism of Taxol, Topotecan, and Cisplatin Against Human Teratocarcinoma Cell Growth: a Rational Approach to Clinical Protocol Design. [201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6). 
  14. ^ Drug Combination Studies and Their Synergy Quantification Using the Chou-Talalay Method. [201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7). 
  15. ^ Drug Discovery Informatics. [201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21). 
  16. ^ Dose-effect analysis with microcomputers. [2016-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9). 
  17. ^ Computational analysis of biochemical networks for drug target identification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design. [2016-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4). 
  18. ^ Panaxytriols Patent. [201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2). 
  19. ^ Panaxytriols, PNAS Article, 2011 (PDF). [2014-03-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9-24). 
  20. ^ Panaxytriols, PNAS Supplements (PDF). [2014-03-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0-20). 
  21. ^ Fludelone, Cancer Research Article 2005. [201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0). 
  22. ^ Iso-oxazole-fludelone PNAS Article, 2008 (PDF). [2014-03-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9-24). 
  23. ^ US Patents Full Listing. [201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24. ^ US Patents Listing. [201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9). 
  25. ^ US Patents Partial Listing. [201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8). 
  26. ^ US Patents Statistics. [201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