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战争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第二次圍剿戰爭
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
國共内戰的一部分
日期1931年4月1日-5月31日
地点
 中國江西南部
结果 紅軍勝利
参战方
boredr 國民革命軍 boredr 中國工農紅軍
指挥官与领导者
boredr 何應欽 boredr 毛澤東
boredr 朱德
兵力
200,000人 30,000+人
伤亡与损失
30,000人 ?

中央蘇區第二次反圍剿、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二次反圍剿、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战争(台湾作第二次江西剿共戰爭),指1931年4月至5月,國民革命軍中國工農紅軍發生的第二次大規模戰爭。

名稱

[编辑]

此次戰事名稱,中華民國方面稱其為「第二次江西剿共」或「第二次江西剿匪」,民間一般簡稱「第二次圍剿」[1]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稱其為「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或「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反围剿」,民間一般簡稱「第二次反圍剿」;国际上一般称为Second Encirclement Campaign against Jiangxi Soviet(意思是「對江西蘇區的第二次围剿」)。

時代背景

[编辑]

國府方面

[编辑]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争時,蔣中正本以為以10餘萬大軍,剿滅江西數萬紅軍必操勝算,所以他從南昌返回南京後,公佈《國民會議選舉法》及《政治犯大赦條例》等,發表《告國民書》,為召開國民會議及選舉總統一事作準備。未料1931年新年第一天即傳來江西剿共失利的噩秏:第18師師長張輝瓚兵敗被俘,公秉藩軍長第28師折損大半。蔣中正一面安撫譚道源魯滌平等下屬;一面重新調集兵力,決定另派大員何應欽以湘鄂贛閩四省剿匪司令名義代理總司令職權,同時兼漢口南昌兩行營主任,前往江西指揮四省圍剿部隊,全權負責指揮對中央蘇區的第二次圍剿。

中共方面

[编辑]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争中,中共部隊在擊退國民政府的圍剿攻勢後,即轉入戰略進攻,向廣昌、寧都、永豐、樂安、南豐等縣境展開攻勢,擴大了中央蘇區的範圍。中共中央和周恩來對國民政府此次失敗後,必定會部署第二次圍剿的情勢,已經有所估計和瞭解。指示強化部署地方機關,打擊地方土豪,加強赤衛隊,鞏固蘇維埃政權等一系列工作,為迎擊國民政府的再次進攻作好準備。

參戰部隊

[编辑]

國民革命軍方面

[编辑]

1931年1月29日,國民政府撤換圍剿軍總司令鲁滌平,由軍政部何應欽代理總司令職權,國民革命軍(以下簡稱國軍)參戰部隊如下:

以上為第一次圍剿原參戰的部隊,後增調鄂贛地區的第五路軍和魯西南的第廿六路軍(屬西北軍)入江西參戰。此外還另調3師3旅為預備隊,如下:


以上總計共有20個師、4個獨立旅(其中8個師及2個獨立旅並未參戰[2]),總兵力約20萬人[3]

作戰方針以殲滅贛南紅軍為目的,集中主力分別由閩西、贛北、贛西三面圍剿,一部由贛南協剿,以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原則,將中央蘇區嚴密封鎖,遂漸壓縮包圍圈,並斷絕蘇區一切物資來源,期許一舉殲滅。

中國工農紅軍方面

[编辑]

1931年3月17日,红一方面军开始备战,实施坚壁清野,主力转移至宁都瑞金地区。此时的红军主力未及休整和补充,全员仅3万余人。

经过

[编辑]

双方前期的行动

[编辑]

4月1日,国民革命军开始行动,各路每日仅行进不到10公里,以防红军的穿插迂回。4月23日,进到江背洞龙冈富田水南严坊招携界上横石广昌一线,并对占领区实施大规模破坏,以毁灭红军的经济基础。

4月,江西新淦為中國工農紅軍所陷。[4]面对这一形势,4月17日,担任中央苏区最高领导机构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的项英,在苏区中央局第一次会议中提议中央红军应该远走四川,并得到了王明派出的“三人代表团”(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的支持,而毛泽东朱德叶剑英谭震林等人则认为应该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寻机击败敌人。双方一度争执不下。次日,毛泽东请来红军各部队领导20余人出席会议,迫使项英采纳其观点,决定以五路军为目标,对围剿军实施横扫。

会后,红军主力转移至东固一带休整,寻机出击。为寻找机会,红军主力冒着被发现合围的危险,在此地区待机二十五天。

双方的决战

[编辑]

5月10日,在巩固了占领区后,国民革命军各部再次出发,深入中央苏区腹地。5月13日,五路军第28师和第47师一个旅,离开富田向东固推进,5月15日,朱德和毛泽东作出部署,命令红三军团红三十五军为左路、红三军(缺红七师)为中路、红四军(加强了红六十四师)、红十二军(缺红三十五师)为右路分割包围此路部队,并且命令红七师和红三十五师阻击十九路军,其余可能出现的援军,由地方武装负责迟滞。

5月16日,第28师和第47师一个旅在中洞遭到红军中路军和右路军的突然袭击,很快溃散。当夜,红军左路军攻占富田,红十二军开始进攻第43师,该师连夜逃走。5月19日,追击的红军部队在白沙追上第43师以及中洞残军,将其击溃,红十二军于当日乘胜进攻第54师,该师与白沙残军逃往永丰,十九路军因战情不明,亦于同日撤回赣州

5月21日,红军前锋在追击过程中接触第27师81旅,旋即展开进攻,将该旅大部歼灭。当晚,在取得一系列胜利之后,项英决定将军事指挥权完全交给以毛泽东为首的红一方面军总前委。5月27日,红军攻占广昌,歼灭第5师4个团,击毙其师长胡祖玉。5月31日,红军主力攻占建宁,歼灭第56师3个团。

至此,第二次战役以红军的完全胜利告终,据红军战报,国民革命军在战斗中损失超过3万人。

後果

[编辑]

此次战争的胜利,使得中国共产黨进一步扩大了中央苏区的范围,其势力从江西南部伸展入福建西部。毛泽东也又一次证实了自己的军事才能,更加稳固了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在此次战争失败后,蒋中正认识到无法依靠其他派系的武装消灭中国共产党部队,加之各地军阀反对中央政府的敌对行动渐渐平息,蒋中正开始抽调其最精锐的嫡系部队开赴剿共战场。

相關作品

[编辑]

1931年夏季,中共在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战争獲勝後,毛澤東興奮地填詞《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

注釋

[编辑]
  1. ^ 如李雲漢《中國近代史》(三民書局出版)、陳正茂等合著《中國近代史》(文京圖書出版)等皆如此。
  2. ^ 據《國民革命軍戰史》第四部《反共勘亂》第一卷記載,未參戰部隊計有第九路軍新13師,第九路軍第18師、50師,第廿六路軍騎1師,預備隊第49師、52師、55師及新14旅、獨32旅。
  3. ^ 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國民革命軍戰史》第四部《反共勘亂》第一卷,第207-208頁。
  4. ^ 陳布雷等,《蔣介石先生年表》,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8年6月1日,第27頁

參考

[编辑]
  • 《國民革命戰史》第四部《反共勘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中國近代史》,李雲漢,三民書局。
  • 《中華民國史稿》,張法玉,聯經。
  • 《國軍軍史·軍級戰位戰史一》,新銘,知兵堂出版社。
  • 《國軍軍史·軍級戰位戰史二》,新銘,知兵堂出版社。
  • 《中國工農紅軍的反「圍剿」戰爭》,劉仲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 《中國紅軍發展史》,王健英,廣東人民出版社。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