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越南第三次北屬時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第三次北屬時期

越南第三次北屬時期越南语Thời Bắc thuộc lần thứ 3時北屬𠞺次𠀧?),該時期的越南中國武周等王朝統治[1],是越南北屬時期的一部分。此一時期的起訖時間,越南史家陳重金(即陳仲金)定為603年至939年[2];另有定為602年-905年。是越南歷史上被中國隋朝唐朝統治,並過渡至獨立建國的時期。602年,隋文帝派遣大將劉方平定了前李朝李佛子的勢力,將今越南北部直接置於隋朝的統治之下。621年,唐朝取代隋朝並繼續統治安南,並設置都護府(曾稱作交州總管府、交州都督府、安南都護府、鎮南都護府等)及節度使等軍政官署,管轄當地。在第三次北屬期間,該地曾爆發多起民變,並受環王國(位於現今越南中、南部)、闍婆(位於爪哇)、南詔國(位於中國西南)的侵擾。到唐末五代時期,曲承裕成為靜海節度使,其後,越南人士逐漸取得自主權力,標誌著第三次北屬時期結束。

歷史沿革

[编辑]

隋朝對越地加強統治

[编辑]

公元6世紀中期,中國南朝梁轄下的交州地區(在今越南北部),爆發李賁的起事,並割據當地,越南史上稱作「前李朝」。到589年,隋朝(581年─618年)統一中國,越地則有李佛子勢力的盤踞。[3]關於李佛子政權與隋室的關係,學者王承文根據出土碑銘《舍利塔銘》(601年刻成,2004年在北寧省順城縣出土)的內容,認為隋帝詔令亦得在交州執行,因此李氏應與隋廷處於隸屬關係。[4]602年,李佛子起事,隋文帝派交州道行軍總管劉方率兵南下,行軍順利,並向李佛子勸降。李佛子「懼而降」,於是將之遣送隋朝國都大興城,越南地區遂受隋朝統治。[5]

其後,隋朝對越地的統治有所加強,這在稍後的唐朝政府亦沿襲下去。據中國大陸學者郭振鐸張笑梅的論述,指出隋在當地,設置了一套比較完備的地方軍政機構,加強控制越地及防止林邑國(即占婆)的北犯,務求鞏固邊防。早在李佛子降後,身為交州道行軍總管的劉方便立刻在當地實行統治。604年,隋設立總管。隋煬帝時,605年,林邑國出兵北犯,劉方隨即受任為驩州道行軍總管,領兵擊敗林邑。此外,隋朝把以往的地方三級制,改為郡、縣二級制,精簡了地方行政架構,以免疊床架屋。在越地,亦實行了此一模式,設置了六郡(包括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和平定林邑後,一度設置了比景郡海陽郡林邑郡)、三十六縣。[6]

隋煬帝末年,中國全境陷入群雄割據之局,其中之一的蕭銑據有荊州越之地,並與交趾太守丘和(原為隋廷派任)發生衝突。丘和曾致力加以抵抗,後來得知煬帝被殺,便歸附蕭銑。及至政權於621年消滅蕭銑,丘和再歸附唐。唐朝遂展開對越地的統治。[7]

唐朝的軍政建置

[编辑]

621年,唐朝接管越地。次年(622年),唐在當地設「交州總管府」,管治越地軍政,任丘和為大總管。其後又改總管府為「都督府」,總管改為都督。628年,唐太宗對全國實行地區改制,把交州都督府劃歸嶺南道。到679年,唐高宗改交州都督府為安南都護府,命劉延祐任「安南都護」,兼任「經略招討使」。其後,安南都護府曾有更名。757年,安南都護府改為鎮南都護府。758年,升安南經略使為節度使。768年,再改為安南都護府。[8]791年,唐朝在安南都護府設置「柔遠軍」。[9]

在唐朝晚期的唐宣宗唐懿宗時,中國西南地區的南詔曾向安南都護府發動進攻,唐廷多次遣軍與南詔交鋒。到866年,安南都護經略招討使高駢成功擊退南詔軍隊,唐廷隨即在越地設立藩鎮靜海軍,由高駢任節度使。其後,又曾稱為「安南節度使」。[10]一直到唐朝滅亡,靜海軍節度使仍在越地進行統治。

唐時的越地人民起事

[编辑]

越南地區在第三次北屬時期,曾發生多起民變。民變的形成與唐政府官員的素質有關。從唐初開始,遇上此一問題,正如臺灣學者呂士朋指出,「交州終不能得良吏以治之,州政不舉,貪利侵侮之風如故」[11]。這大大影響了唐地越南地區的民情,元代史家胡三省作這樣的歸納:「史言蠻非好亂,苦於貪帥而亂。」[12]

武后當政時,唐廷任劉延祐為都護,兼任「本管經略招討使」。劉延祐到任後把原先嶺南「俚戶」的舊輸半租,改為輸全租,導致俚戶不滿,並由交州人李嗣仙領導謀反(《大越史記全書》作「李嗣先」,《舊唐書》、《新唐書》、《欽定越史通鑑綱目》均作「李嗣仙」),但被劉延祐所誅。其後,李嗣仙餘黨丁建李思慎率眾起事,攻破安南都護的官府,擊殺劉延祐。唐廷遂派桂州司馬曹玄靜率兵入安南討伐,最終擒殺丁建、李思慎等起事者。事件發生在687年。[13]

722年,安南人士梅叔鸞林邑國真臘國聯絡(《新唐書·宦官傳·楊思勗傳》又作「梅玄成」、《資治通鑑》作「梅叔焉」),攻佔安南都護府,自稱「黑帝」。唐廷遣內侍兼驃騎將軍楊思勗前往征討。楊思勗到當地,招募「群蠻子弟」,加入人數達十多萬,於是平定梅叔鸞勢力。[14]

791年,安南都護高正平增加賦歛,遭到當地民眾反對。農曆四月,安南地區的「群蠻酋長」杜英翰起兵進攻都護府(一說領導人物為馮興),高正平憂憤而死。七月,唐廷任趙昌為安南都護,成功將起事者安撫下來。[15][注 1]

803年,安南地區的長裴泰鏟去交州城中的溝地,引起民眾的不滿,[16]州將王季元驅逐裴泰。唐廷任用熟悉安南事務的趙昌再任都護,到任後,當地民眾慶賀,亂事平息。[17]關於王季元起事的始末,《資治通鑑》則有另一說法:「安南牙將王季元逐其觀察使裴泰,泰奔朱鳶。明日,左兵馬使趙勻斬季元及其黨,迎泰而復之。」[18]

唐憲宗時,出身「酋豪」的楊清,因不滿安南都護李象古行為「貪縱」,加上自身從驩州刺史遷任「牙門將」,於是鬱鬱不快。819年農曆十月,因有黃洞蠻作亂,李象古命楊清率兵三千前往鎮壓。楊清在途中倒戈相向,進攻安南都護府,殺李象古。唐廷便命桂仲武任都護,意圖安撫楊清,授任為瓊州刺史,但楊清不從,在安南境內肆行「刑戮憯虐」,導致當地「人無聊生」。桂仲武便聯絡安南各地酋豪,逐步壯大實力,數月後聚集起七千餘人。其後,唐軍收復楊清據地,並殺楊清。事件遂平。[19][注 2]

828年,峯州刺史王昇朝反唐,旋即失敗伏誅。[20]據《安南志略》,平定王昇朝的安南都護韓約,後來又被亂軍所逐。[21]

843年,安南經略使武渾命將士修築城邑,但引來將士叛亂,燒城樓、劫府庫,武渾逃奔廣州。其後,監軍段士則成功撫平亂局。[22]

唐宣宗大中年間,安南都護李琢「為政貪暴」,強令以鹽一斗,交易牛或馬一頭,又殺當地的「蠻酋」杜存誠,引來民眾怨怒,因而聯絡中國西南地區的南詔進攻安南都護府。中國史家司馬光就認為,安南民眾對唐朝官吏的不滿情緒,「導南詔侵盜邊境」,亦即是說與後來南詔長期進攻安南都護府,有一定的關連。[23]

歷任刺史、太守、都護、節度使概況

[编辑]
  • 李  (缺名):隋朝仁壽年間,任驩州刺史[24]
  • 丘和洛陽人。隋朝大業末年任交趾太守。南方林邑國常向他致送禮品,因而「富埒王者」。隋亡時,曾與割據嶺南蕭銑對抗。最後,丘和向唐朝歸降,獲授任交州總管。[24]
  • 李大亮:唐朝貞觀初年,任交州都督。[25]
  • 李壽:唐朝宗室。任交州都督,因貪冒而獲罪。[25]
  • 盧祖尚(字季良):唐太宗任為交州都督,但盧祖尚並無到任,只以「為嶺南多瘴癘,去無還理」為由推辭官職,被唐太宗處死。[26]
  • 李道興:唐朝宗室。635年任交州都督。因當地瘴癘,在任中憂死。[27]
  • 李道彥:貞觀年間任交州刺史。曾平定山僚的叛亂。[27]
  • 李鑒:襄邑王李神符之子,獲授任交州刺史。[28]
  • 柳賢蒲州人,貞觀年間任交、二州都督。[28]
  • 杜正倫相州人,曾在朝廷任中書侍郎太子左庶子等職,因太子李承乾事件,而被貶為交州都督。[28]
  • 竇德明:唐廷任為愛州刺史。[28]
  • 甯達武曌當權時任愛州刺史。[29]
  • 褚遂良(字登善):錢塘人,唐高宗時,皇后武曌聽信許敬宗李義府等對遂良的詆毁,而貶為愛州刺史,不久去世。其兒子褚彥甫褚彥沖等亦被流放愛州,並被殺。[29]
  • 柴哲威:唐高宗時,柴哲威任交州都督,後升遷到朝廷任御史中丞,後又被貶為交州刺史。[30]
  • 劉延祐:任安南都護,因改革俚戶租稅制度,引起當地人士反叛,劉延祐被起事者所殺。[31]
  • 劉祐:任安南都護,家巨富。[32]
  • 曲覽唐中宗時任安南都護,因貪暴,聲望低落,被司錄甘猛所殺。[33]
  • 光楚客江陵人。開元初年任安南都護,與楊思勗合力平定梅叔鸞的起事。[34]
  • 宋之悌虢州弘農[35],開元年間曾任劍南節度使太原,因犯事而被流放朱鳶,適值驩州發生動亂,之悌獲授任為交州總管,成功討平亂事。[34]
  • 杜朋舉濮陽人,任安南都護。[34]
  • 何履光桂州人,天寶年間任安南都護,曾領兵進入中國雲南地區與南詔人交戰,收復安寧城,並立銅柱以定疆界。[36]
  • 康謙胡族商人,資產數以億萬。楊國忠為宰相,授任康謙為安南都護。[37]
  • 張順唐肅宗,756年,任安南都護。[38]
  • 張伯儀:張順之子,757年任鎮南都護。767年,修建大羅城(《越史略》又作「羅城」)768年,鎮南都護府再改為安南都護府。[33]另外,據《安南志略》載,張伯儀任「安南經略使,始築大羅城」。[39]張伯儀任安南都護的時間,一說為767年至777年。[40]
  • 朝衡(即阿倍仲麻呂):日本人,766年任安南都護,時有「生蠻」進攻德化州龍武州等地,朝衡前往撫平。[39]
  • 輔良交:782年任安南都護。任內,演州司馬李孟秋峯州刺史李彼岸發動叛亂,自稱「安南節度」,被輔良交擊殺。[41]另有一說指,777年至787年期間,任安南都護的為烏崇福[40]
  • 張庭:788年任安南都護。[40]
  • 龎復:789年任安南都護。[40]
  • 高正平:任安南都護。791年,因增加賦歛,遭到當地人杜英翰等起兵反對,高正平憂憤而死。[15]
  • 張應:繼高正平任安南經略。據《舊唐書·李復傳》載,高、張二人「相次卒官」,接連去世,參佐李元度等擁兵自重,後被唐軍將領李復所平。[42]
  • 趙昌(字洪祚):安南發生杜英翰起事時,唐廷任趙昌為安南都護,得當地民眾歸附。在任十年後,唐廷改任裴泰接位,但不久被州將王季元所逐。唐德宗便再起用年過七十,但熟悉安南事務的趙昌任都護。安南叛兵獲悉趙昌復住,便停止作亂。[17]趙昌先後兩任的安南都護任期,是791年至802年及804年至806年。[40]
  • 裴泰:唐德宗命裴泰代趙昌為安南都護,不久被州將王季元所逐。[17]資治通鑑》記載裴泰任「觀察使」,在王季元起事時逃往朱鳶,不久由左兵馬使趙勻所平,裴泰復職。[18]裴泰任職時間為802年至803年。[40]
  • 張舟:806年,由安南經略副使升任安南都護、本管經略使。[43]在任期間,改建大羅城,加高城牆,並強化安南的軍事防禦,以抵抗環王國的入侵。[44]張舟在任時間為806年至810年。[40]
  • 馬摠(字元會):810年農曆七月,繼張舟任安南都護,甚有治績,史稱他「清廉不撓,用儒術教其俗。夷獠安之」。又加建銅柱,以彰顯唐朝聲威及展示自己為馬援後裔。[45]馬摠任安南都護時間,為810年至813年。[40]
  • 張勵:810年至813年任安南都護。[40]
  • 裴行立:任安南經略使。曾整頓當地豪族領袖,並「更擇良子弟代之。於是威風盛行。[46]裴行曾兩任安南都護,第一次為813年至817年。第二次在820年。[40]
  • 李象古:唐朝宗室。任安南都護後,貪縱不法。因發生動亂,派驩州刺史楊清率兵征討,反被楊清倒戈擊殺。[47]李象古任安南都護時間,為818年至819年。[40]
  • 桂仲武:任安南都護,平定楊清。[47]桂仲武任安南都護時間為819年至820年。[40]
  • 王承弁:822年任安南都護。[40]
  • 李原善(一作李元喜):821年農曆九月,任安南都護。825年五月,遷移都護府到江北岸。[48]一說李原善任安南都護時間為822年至826年。[40]
  • 韓約:任安南都護。828年,峯州刺史王昇朝造反,被韓約所平。後來韓約亦遭亂軍所逐。[49]韓約任安南都護時間為827年至828年。[40]
  • 王昇朝:任峯州刺史,828年造反,被安南都護韓約所平。[49]
  • 鄭綽:831年至832年任安南都護。[40]
  • 劉旻:833年任安南都護。[40]
  • 韓威:834年至835年任安南都護。[40]
  • 田早:835年任安南都護。[40]
  • 馬植(字存之):開成初年任安南都護。其治下出現太平局面,史稱「其政清靜不煩,民安之。化諸酋,皆來納款」。[50]
  • 武渾:任安南經略。843年,被亂軍所逐。[50]
  • 裴元裕:846年至848年任安南都護。[40]
  • 田在宥大中年間任安南都護,朝廷稱他「頗立邊功」。[51]
  • 崔耿:852年任安南都護。[52]
  • 李琢(一作李涿):任安南都護,貪暴,當地「夷落」不滿,便聯結南詔入侵。[53]李琢任安南都護時間為853年至855年。[40]
  • 李弘甫:856年至857年任安南都護。[40]
  • 宋涯:857年任安南都護。[40]
  • 王式:858年農曆正月任安南都護、經略使。在任時曾加強該地防務,以抵禦南詔的入侵。在內政方面,都校羅行恭久專府政,王式便施以杖刑處罰,並加以貶黜。[54]王式任職時間為858年至859年。[40]
  • 李鄠:任安南都護。後在咸通年間,被蠻人所攻而逃。[55]李鄠任安南都護時間為859年至860年。[40]
  • 王寬:唐廷任為安南經略招討使。桃林林西原的七綰洞首領李由獨「舉眾附蠻」,王寬無法制止。[55]王寬任職時間為861年。[40]
  • 蔡襲:862年,唐廷派蔡襲代王寬任安南經略,不久,南詔派兵攻打安南,蔡襲死守,於次年(863年)陣亡。南詔將領楊思縉領兵留守安南。[56]
  • 宋戎:863年,唐廷置「行交州」於海門鎮,任宋戎為交州刺史。[57]
  • 高駢(字千里):864年,唐廷派高駢為安南都護,先後在峯州交州等地擊破叛唐「土酋」及南詔軍隊。866年,唐廷在安南設靜海軍,由高駢任節度使。在高駢治理期間,進一步修治了重要城市大羅城[58]高駢任職時間為864年至868年。[40]
  • 高潯(一作高鄩):高駢從孫。[59]與高駢收復安南,代高駢任靜海軍節度使。[60]高潯任職時間為868年至873年。[40]
  • 曾袞:《越史略》載,曾袞在唐僖宗時,代高鄩任靜海軍節度使。[33]安南志略》載,曾袞於877年任安南都護,任內南詔入侵,曾袞逃至中國邕州[60]曾袞任職時間為878年至880年。[40]
  • 敬彥宗愛州人,任刺史。[61]
  • 高茂卿:882年任職。[40]
  • 謝肇:884年任職。[40]
  • 安友權:897年至900年任職。[40]
  • 孫德昭:901年,唐廷命孫德昭「充靜海軍節度使」,同年任安南節度使。[62]
  • 朱全昱朱全忠之兄。唐廷任為安南節度使。905年,朱全忠「請罷之」。[63]
  • 獨孤損:905年農曆三月,唐廷命獨孤損「充靜海節度使」。關於獨孤損的到任,元代史家胡三省卻提出質疑,認為「靜海軍治交州,在嶺海之外,損安得至邪!」[64]然而現代中國學者郭振鐸張笑梅則提到,獨孤損「大力推廣唐的文物典章制度,使之盡快地輸入安南,使安南漢文化廣為普及。他為政僅數月,以唐律嚴治安南,凡違令者處以酷刑,並投獄為囚。州內安寧無事,政績初見成效,州人讚他為『獄尚書』。」又提到他在同年被貶職,流放海南島[65]

末以後情況,請參見以下「越人自主及建國」。

越人自主及建國

[编辑]

中國踏入五代時,越南地區人士亦開始進行自主。交州曲承裕自稱靜海軍節度使,控制越地。[66]曲顥繼任節度使時,與盤踞中國嶺南地區的劉隱南漢政權)對峙,「志在相圖」[67],雙方因而發生衝突。到曲顥之子曲承美繼位後,於930年遭到南漢進攻,曲承美被擒。[68]

南漢鏟除曲氏後,便委任愛州楊廷藝(一作楊延藝)繼續管治越南地區,並派軍駐防,以備當地人士反抗。但在931年,楊廷藝發難,成功擊敗南漢駐軍,自稱節度使,統治越地。937年,楊廷藝被牙將矯公羨(一作皎公羨)所殺。楊廷藝的另一位牙將吳權征討公羨,公羨於是向南漢政權求援。南漢君主劉隱遂派皇子劉洪操(一作劉弘操)率軍入越。南漢與吳權軍隊在白藤江爆發戰事。結果,南漢戰敗,吳權在越地建立新政權,是為吳朝[69]

對外關係

[编辑]

與占婆國的關係

[编辑]

中國隋朝在602年,派將領劉方率兵南下,把越南北部地區併入版圖後,位於印支半島占婆國(中國文獻裡又稱為林邑國),便成為隋朝南鄰。604年,劉方獲任命為驩州道行軍總管,與司馬李綱欽州刺史寧長真驩州刺史李暈、上開府秦雄等,從越北地區出發,進攻占婆。605年,劉方率軍到靈江口,與占婆王范梵志交戰,隋軍得利。其後深入至闍黎江,劉方擊潰敵軍,渡江後又再攻破占婆象陣。此後劉方行軍甚為順利,最終攻進占婆國都,范梵志奔逃。隋廷便在占婆國境設置比景郡(初稱蕩州)、海陰郡(初稱農州)、林邑郡(初稱冲州)。不久隋軍撤退,占婆王范梵志返回故地,遣使到隋廷謝罪,其後朝貢不絕。[70]

唐代前期,與占婆國的邦交處於友好狀態,占婆曾多次遣使到唐入貢。[71]但到唐朝中葉,占婆國踏入第五王朝(中國典籍又稱為環王國)後,雙方爆發軍事衝突,而唐朝治下的越南地區亦首當其衝。803年農曆一月,占婆王訶梨跋摩一世的軍隊侵入二州。數年後,809年,占婆再度入侵安南都護府轄地,但被安南都護張舟所擊破。[72] 824年農曆十一月,占婆聯同黃洞蠻入侵陸州(在今越南諒山省一帶),陸州刺史葛維在戰事中陣亡。[73]到唐朝晚期,安南都護府因與南詔國發生戰事,未暇顧及占婆。而占婆國在第六王朝時的君主因陀羅跋摩二世,則曾於877年遣使到唐廷入貢。[74]

爪哇地區盜寇的侵擾

[编辑]

中國唐代時,爪哇地區的訶陵國(又稱闍婆),與中土之間有著通商和邦交的關係。到唐代宗大曆年間,有一批來自爪哇的「崑崙闍婆」盜寇,入侵安南都護府地區,在767年更攻陷安南地區州城。唐廷調度軍隊,由安南經略使張伯儀與武定都尉高正平聯手,成功擊破崑崙闍婆。其後,張伯儀修築大羅城(又稱羅城,即現時越南河內),以作防衛。此後,安南未再受其侵擾。[75]

南詔國的侵擾

[编辑]

南詔位於中國西南,與唐朝為鄰,與安南都護府所轄的越南地區亦亦互相接壤。自唐朝中葉起,南詔與唐多次在四川地區相攻,勢成水火。唐朝在安南的治理又時有失當,南詔便計劃攻取安南。唐宣宗大中年間,安南都護李涿(一作李琢)貪暴,強令以一斗鹽交易馬牛一頭,並殺害「蠻酋」杜存誠,惹起當地民眾不滿。李涿又把峯州戍兵裁撤,使原本為唐廷作防禦工作的七綰洞蠻孤立無緩。七綰洞蠻酋長李由獨在南詔的利誘之下,遂改投南詔,入寇安南。[76]858年,南詔進攻安南交趾城(即大羅城,為現時河內),但因該地原有嚴密的防禦設施,「樹芀木為柵,可支數十年,深塹其外,泄城中水,塹外植竹,寇不能冒,選教士卒甚銳」,南詔軍隊見無法進攻而撤去。[77]

其後,唐廷任李鄠為安南都護。李鄠上任不久,就殺害「蠻酋」杜存誠之子杜守澄。到860年農曆十月,李鄠對南詔用兵,收復位於黔中道播州,但杜守澄的宗黨卻聯合南詔,合共兵力三萬,攻陷安南交趾,李鄠逃到武州(位於現時中國廣西)。唐廷在861年正月,發邕州軍隊抗擊南詔。[78]到該年六月,李鄠率武州兵擊退南詔軍隊,但唐廷追究他的「失守」及「殺守澄之罪」,而加以流放。事後,唐廷起用當地名門杜氏家族,「務在姑息,冀收其力用」。[79]

861年七月,唐、南詔雙方戰事不斷,在中國西南地區的邕州、巂州等地互有攻守。[80]到862年二月,南詔再攻安南,安南經略使王寬向唐廷告急,唐廷派蔡襲代任經略使,在等各道調兵三萬準備反擊。南詔軍見唐軍勢盛而撤退。[81]

蔡襲統率各道軍隊駐守安南,卻引來嶺南西道節度使蔡京忌恨。蔡京向唐廷奏稱「南蠻(指南詔)遠遁,邊徼無虞,武夫邀功,妄占戍兵,虛費餽運。蓋以荒陬路遠,難於覆驗,故得肆其姦詐。請罷戍兵,各還本道」,要求撤回各道軍隊。蔡襲多次向朝廷上書,極言「羣蠻伺隙日久,不可無備」,又作「十必死狀」,表示軍情危急,應挽留駐兵。但唐廷最終接納了蔡京的建議。[82]862年十一月,南詔派軍五萬入侵安南,蔡襲(時任都護)告急,唐廷急忙從荊南湖南桂州等地調兵數千,但又有嶺南東道節度使韋宙奏請先守衞邕州,阻撓援救安南。唐廷令蔡襲退守海門鎮(位於中國廣西)[注 3],蔡襲卻堅守交趾城(大羅),並繼續要求增援。南詔大軍包圍交趾城,到863年正月城陷,蔡襲戰死,唐軍潰敗,南詔遂據有安南,由將領楊思縉駐守,又設安南節度使,由段酋遷任職。[83]同年金月,唐廷廢安南都護府,在海門鎮另設「行交州」,不久在行交州復置安南都護府[84],積極從事收復安南。

864年,唐廷任高駢為安南都護及經略招討使。865年,高駢揀選士卒五千人先行出擊,命監軍李維周稍遲出發。高駢在邕州(位於中國廣西)擊敗南詔的援軍「林邑兵」,又在龍州屯擊敗南詔軍,南詔軍燒毁物資及畜口,狼狽而逃。[85]唐軍開進越地,在峯州擊破敵軍,安撫降眾,獲取物資充當軍用,然後向交趾城步步進迫。866年六月,唐軍包圍交趾城,戰況順利,但李維周在這時向唐廷進讒,稱高駢「玩敵不進」,唐廷聽信讒言,改派王晏權代替高駢。但王晏權未能勝任軍職,李維周又性格凶貪,軍中將領不服。到唐廷得知真相乃高駢破敵,便令高駢復職。高駢鼓舞士卒,到十月,攻破交趾城,殲滅南詔軍三萬餘人,斬其將段酋遷。南詔戰敗後,安南地區仍有兩個峒蠻依附南詔,唐軍將之擊破,恢復對安南的統治。戰後,唐廷設靜海軍於安南,任高駢為節度使[86]

地理建置

[编辑]

隋朝在越地的地理建置

[编辑]
郡縣名 戶口 備注
交趾郡 戶口:3,0056 隋書·地理志下》:舊稱交州
宋平縣 《隋書·地理志下》:在以前為宋平郡。隋朝滅,廢宋平郡。隋煬帝大業初年設交趾郡。
龍編縣 《隋書·地理志下》:在隋以前為交趾郡。隋朝滅陳,廢交趾郡。大業初年歸入交趾郡。
朱䳒縣 《隋書·地理志下》:在隋以前為武平郡。隋朝滅陳,廢武平郡。
隆平縣 《隋書·地理志下》:舊稱武定,隋以前屬武平郡。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名為隆平。
平道縣 《隋書·地理志下》:舊稱國昌,開皇十二年(592年)改名為平道。
交趾縣 元和郡縣圖志》卷第三十八:交趾縣本漢代龍編縣地,隋開皇十年(590年)分置交趾縣。
嘉寧縣 《隋書·地理志下》:隋以前為興州、新昌郡。隋滅陳,廢新昌郡。開皇十八年(598年)改稱峯州。大業初年廢峯州。
新昌縣
安人縣 舊稱臨西,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安人。
郡縣名 戶口 備注
九真郡 戶口:16,135 《隋書·地理志下》:在南朝梁時稱愛州
《元和郡縣圖志》卷第三十八:隋大業三年(607年)改名九真郡。
九真縣 《隋書·地理志下》:帶郡。
《元和郡縣圖志》卷第三十八:隋開皇十七年(597年),分移風縣地設置,屬愛州。
移風縣 《隋書·地理志下》:在隋以前設九真郡。隋滅陳,廢郡。
胥浦縣
隆安縣 《隋書·地理志下》:舊稱高安,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名為隆安。
軍安縣
安順縣 《隋書·地理志下》:舊稱常樂,開皇十六年(596年)改名安順。
日南縣 《元和郡縣圖志》卷第三十八:本漢代居風縣地,晉代分置津梧縣,隋開皇十年(590年)再分置日南縣。


郡縣名 戶口 備注
日南郡 戶口:9,915 《隋書·地理志下》:南朝梁時稱德州。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名驩州
《元和郡縣圖志》卷第三十八:隋大業三年(607年)改名日南郡。
九德縣 《隋書·地理志下》:帶郡。
咸驩縣
浦陽縣
越常縣
金寧縣 《隋書·地理志下》:南朝梁時設利州。開皇十八年(598年)改為智州。大業初年廢智州。
交谷縣 《隋書·地理志下》:南朝梁時設明州,大業初年廢州。
安遠縣
光安縣 舊稱西安,開皇十八年(598年)改稱光安。


郡縣名 戶口 備注
比景郡 戶口:1,815 《隋書·地理志下》:隋朝大業元年(605年)攻破林邑國(即占婆國),置蕩州,後改為郡。
《隋書·南蠻傳·林邑》:後來林邑王「復其故地,遣使謝罪」,亦即比景、海陰、林邑三郡回歸林邑國。
比景縣
朱吾縣
壽泠縣
西捲縣
郡縣名 戶口 備注
海陰郡 戶口:1,100 《隋書·地理志下》:隋朝大業元年(605年)攻破林邑國,置農州,後改為郡。
新容縣
真龍縣
多農縣
安樂縣
郡縣名 戶口 備注
林邑郡 戶口:1,815 《隋書·地理志下》:隋朝大業元年(605年)攻破林邑,置冲州,後改為郡。
象浦縣
金山縣
交江縣
南極縣

※以上各項,參考魏徵隋書·地理志下》(北京中華書局版)及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卷第三十八(北京中華書局版)製成。

唐朝在越地的地理建置

[编辑]

州縣

[编辑]

唐代時期,越南地區歸入嶺南道管轄。該道在越地的州縣建置情況,列表如下。

州縣名 備注
交州 約當現時河內北寧南定等地。
宋平縣
南定縣
太平縣
交趾縣
朱鳶縣
龍編縣
平道縣
武平縣
州縣名 備注
峯州 約當交州以西紅河上游兩岸,至中國雲南境內的羈縻州該屬峯州。
嘉寧縣
承化縣
新昌縣
高山縣
珠綠縣
州縣名 備注
長州 約當現時寧平省
文陽縣
銅蔡縣
長山縣
其常縣
州縣名 備注
愛州 約當現時清化省
九真縣
安順縣
崇平縣
軍寧縣
日南縣
長林縣
州縣名 備注
驩州 約當現時河靜省
九德縣
浦陽縣
越裳縣
懷驩縣
州縣名 備注
演州 約當現今乂安省大部份。
忠義縣
懷驩縣
龍池縣
思農縣
武容縣
武金縣
州縣名 備注
福祿州 約當現時乂安省東南及河靜省
柔遠縣
唐林縣
福祿縣
州縣名 備注
陸州 約當現今諒山省等地。
烏雷縣
華清縣
寧海縣
州縣名 備注
湯州 約當現時宣光省
湯泉縣
綠水縣
羅韶縣
州縣名 備注
芝州 約當現時老街省
忻城縣
富川縣
平西縣
樂光縣
樂艷縣
多雲縣
思龍縣
州縣名 備注
武峨州 約當現時太原省
武峨縣
如馬縣
武義縣
武夷縣
武緣縣
武勞縣
梁山縣
州縣名 備注
武安州 約當現時廣寧省
武安縣
臨江縣

※以上各項,參考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第四章《隋唐五代時期的安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製成。

羈縻州

[编辑]

唐代在轄下的越南地區,還設有「羈縻州」的行政單位。有關唐朝地方制度中的羈縻州,據史家顧頡剛史念海的說法,該制度設有的名稱,而刺史縣令均以當地酋長、渠魁擔任其內部行政,唐朝中央政府甚少過問,後世的土司制度與之相似。[87]

唐代在越地設置的各個羈縻州,列表如下。

羈縻州名 備注
德化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在林覩符部落設立。轄縣二:德化、歸義。
郎茫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永泰元年(766年),在林覩符部落分縣。轄縣二:郎茫、古勇。
龍武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大曆年間在潘歸國部落設置。轄縣二:龍丘、福宇。
歸化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四:歸朝、洛都、落回、落巍。
郡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土貢有白鑞、孔雀尾。轄縣二:郡口、樂安。
萬泉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一:陸水。
思農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三:武郎、武容、武全。
為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三:都龍、漢會、武零。
西原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三:羅和、古林、羅淡。
林西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二:林西、甘橘。
思廓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三:都寧、昆陽、羅方。
武靈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三:文葛、甘郎、蘇物。
新安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三:歸化、賓陽、安德。
金廓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三:羅嘉、文龍、祿榮。
提上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三:長賓、提頭、朱綠。
甘棠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一:忠誠。
武定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三:福祿、柔遠、康林。
都金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四:溫泉、嘉陵、甘陽、都金。
諒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二:武興、古都。
武陸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唐文宗開成三年(838年),安南都護馬植在武陸縣設置。
平原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開成四年(839年)分都金州的平原館設置。轄縣三:龍石、平林、龍當。
龍州
武定州
真州
信州
思陵州
祿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唐中宗時有單樂縣,後省除。
南平州
西平州
門州
餘州
巋州
金隣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唐高宗儀鳳元年(676年)設置。
暑州
羅伏州
儋陵州
樊德州
金龍州
哥富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唐德宗貞元十二年(796年)設置。
尚思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唐德宗貞元十二年(796年)設置。
安德州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唐德宗貞元十二年(796年)設置。

※以上各項,主要依據歐陽修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製成。

第三次北屬時期的社會文化

[编辑]

宗教發展

[编辑]

因受中國內地的影響,且有本地官府的帶動,佛教越南地區漸成重要信仰。早在601年,即李佛子的前一年,隋文帝下詔在全國奉安舍利交州亦執行詔令(隋對交州的統治見上文),現存碑銘記載隋廷「於交州龍編縣禪眾寺奉安舍利,敬造靈塔」,以弘揚佛教。[88]到隋末初,越地九真郡長官傾心佛教,並「聚道徒跡求道場[89]。到9世紀,即唐代中期,禪宗毋言通派於傳入越南,其中心地區為現時河內城郊扶董一帶的建初寺。此外,毗尼多流支派(即「滅喜派禪宗」),早在6世紀後期傳入越南,到唐代發展迅速,在峰山(位於山西市社)、驩州(即乂安省)、長州(即寧平省)等地興建佛寺。與此同時,安南都護府也大力鼓勵佛教,在各地興建寺院。[90]

此外,據越南出土的唐代文物青梅社鐘銘文所顯示,越地佛教在中唐時期,與中國一樣,傳統的「社」與「法社」漸相結合,形成一種融合式的「民間社」。此外,該鐘的銘文上記載的人物名字,既有佛教信眾,也有道士,他們均是鑄造社鐘時的捐施者,此一情況,與今日越南三教融合,大概有一定程度的關連。[91]

貨幣經濟的發展

[编辑]
唐代鑄行的「開元通寶

在第三次北屬時期,政府所鑄行的貨幣,亦在越南地區流通使用,有的甚至在後世出土。南北朝時,中原銅錢短缺,當地市場長期採取以物易物的貿易模式,隋朝時鑄的「開皇五銖」流入交州郡縣,當地遂使用金屬貨幣。隋代貨幣,在唐朝大曆年間(766年─779年)以前,仍在越地流通。

唐代時期,中原技術及文化的傳入,鐵製農具獲廣泛應用,唐人修建防洪堤和灌溉用的河渠,當地民眾種植雙季稻,並有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使經濟更為進步。唐朝鑄行的貨幣亦流入越南地區。唐朝政府於621年起鑄行「開元通寶」,後來曾改鑄錢面上的文字格式,而不同錢文的「開元通寶」都有在越南出土。758年鑄行的「乾元重寶」,亦流通越南。「會昌開元」在845年鑄行,流入越地的是在桂州鑄造,錢背上有一「桂」字。「會昌開元」製作不精,但流傳亦廣。

唐朝中葉以後推行兩稅法,越地亦有推行,人人要用錢納稅,因此出現貨幣供不應求的現象。有出土文物顯示,當地曾鑄造「開元通寶」,以解燃眉之急。[92]

中國文風的南被

[编辑]

中國唐代為文化發展蓬勃的時期,在文學上取得突出的成就。越南地區在第三次北屬時期,亦受到唐代文風的薰陶。在該時期,中國內地文人,因事被貶到越地,或受命到當地任官的有不少。被貶到當地的有王勃杜審言沈佺期等等,到當地任官而精通詩文的則有晚唐時的高駢,他們都留下關於在當地生活及工作的作品。與此同時,中國內地有不少人士,與越地朋友以詩文互贈,如楊巨源的《供奉定法師歸安南》、賈島的《送安南惟鑒法師》等等。由此可見中國內地和越地文人之間,有頻繁的文化交往,並從而帶動越地文風發展。

在越地亦有憑著文才,入仕唐廷的文人。較著名的是愛州姜公輔。公輔在唐德宗時參加科舉,登進士第,因而入仕,曾官至諫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職,為德宗一朝的重要歷史人物,並與朝中名臣陸贄友好。他的作品《白雲照春海賦》及《對直言極諫策》被收錄到《全唐文》,反映他為具有文才及見識的安南文士。[93]

本土習俗

[编辑]

越南地區在此一時期當中,雖籠罩在中國文化之下,但該地仍有部分的部落民眾,較少接觸中國文化。這些民眾被稱為「生獠」。據晚唐時人崔致遠所提及,「生獠」在日常習俗、人際關係、衣著、嫁娶等方面,均與中原內地有所相當差異,保留了自身的特色。在他的《補安南錄異圖記》裡記載:

可見,越南從第一次北屬到第三次北屬的約一千年間,仍與中國存有顯著的的文化差異。

喃字的萌發

[编辑]

越南古時使用的語言載體喃字,其最初的萌發,據中國學者羅長山認為應在8世紀至12世紀(即第三次北屬李朝期間)。據《欽定越史通鑑綱目》等越南史籍記載,於791年「馮興起義」當中,出現「布蓋大王」的稱號,而「布蓋」的喃義為「父母」。[95]羅長山分析認為,這是喃字早期出現的一種假借字形式。到13、14世紀,喃字便以形聲字與假借字的形式出現。[96]

自然災異

[编辑]
  •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農曆八月,驩州水災。[97]
  •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夏,交州水災。[97]
  • 開元四年,安南都護府江中有大蛇,首尾橫出兩岸,經日而腐,寸寸自斷。數日,江魚盡死,蔽江而下,十十五五相附著,江水臭。[98]

注釋

[编辑]
  1. ^ 關於此次的起事,《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屬隋唐紀》記載是交州唐林人馮興(即布蓋大王)所領導,杜英翰則是他的同鄉人士。馮興不久去世,由兒子馮安繼續領導,直到趙昌到當地作安撫工作,亂事才結束(見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160─161頁。)中越史籍的內容之所以有這樣的差異,據編撰《欽定越史通鑑綱目》的史官說,是「蓋地遠,不詳也」(見《欽定越史通鑑綱目》前編卷之四,屬唐德宗貞元七年夏四月條)。
  2. ^ 《資治通鑑·唐紀》的說法有所迥異,提到桂仲武在招聯絡安南各地酋豪後,唐廷卻因他「逗遛」而貶為安州刺史,並派裴行立代任安南都護。但不久安南將士迎接桂仲武,殺楊清,而裴行立在赴任途中,於白州的海門鎮去世。唐廷便再任桂仲武為安南都護(見北京中華書局校注本,7779頁)。
  3. ^ 此一命令能否傳遞到蔡襲,後世史家抱懷疑態度。如《資治通鑑考異》指出:「《實錄》:『詔且住海門』。是令棄交趾,退屯海門也。按襲死時猶在交趾。蓋詔書到時,襲已被圍,不得通也。」(見北京中華書局校注本,8101頁。)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大越史記全書·外紀》裡有《屬隋唐紀》。
  2. ^ 陳重金(即陳仲金)越南通史(即《越南史略》),北京商務印書館,41頁。
  3. ^ 陳重金(即陳仲金)《越南通史》(即《越南史略》),北京商務印書館,39─40頁。
  4. ^ 王承文《越南新出隋朝〈舍利塔銘〉及相關問題考釋》,收錄於《學術研究》2014年第6期,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學術研究》雜誌社,100─101頁。
  5. ^ 魏徵等《隋書·劉方傳》,北京中華書局,1357─1358頁。
  6. ^ 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201頁。
  7.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206頁;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18頁。
  8. ^ 歐陽修《新唐書·地理志七》,北京中華書局,1111─1112頁;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18─119頁。
  9. ^ 劉昫等《舊唐書·德宗本紀》,北京中華書局,372頁。
  10. ^ 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31─133頁;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11─212頁。
  11. ^ 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18頁。
  12. ^ 《資治通鑑‧唐紀》胡三省注,北京中華書局,7524頁。
  13. ^ 劉昫等《舊唐書·文苑傳上·劉胤之附劉延祐傳》,北京中華書局,4995頁;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6445頁。
  14. ^ 歐陽修《新唐書·宦官傳·楊思勗傳》,北京中華書局,4756頁;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6751頁。
  15. ^ 15.0 15.1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7524頁。
  16. ^ 吳士連《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屬隋唐紀》,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61頁。
  17. ^ 17.0 17.1 17.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17─218頁。
  18. ^ 18.0 18.1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7600頁。
  19. ^ 劉昫等《舊唐書·李象古傳》,北京中華書局,3641頁。
  20. ^ 歐陽修《新唐書·文宗紀》,北京中華書局,230頁。
  21.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25─226頁;《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屬隋唐紀》則聲稱韓約是「為楊清所逐,奔還廣州」(見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162頁)。
  22.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7993頁。
  23.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8070頁。
  24. ^ 24.0 24.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206頁。
  25. ^ 25.0 25.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08頁。
  26.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08─209頁。
  27. ^ 27.0 27.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09頁。
  28. ^ 28.0 28.1 28.2 28.3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10頁。
  29. ^ 29.0 29.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11頁。
  30.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12頁。
  31.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12─213頁。
  32.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13頁。
  33. ^ 33.0 33.1 33.2 《越史略》卷上,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567頁。
  34. ^ 34.0 34.1 34.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14頁。
  35. ^ 劉昫等《舊唐書·文苑傳中·宋之問傳》,北京中華書局,5025─5026頁。
  36.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15頁。
  37. ^ 劉昫等《舊唐書·酷吏傳下·敬羽傳》,北京中華書局,4861頁。
  38. ^ 《越史略》卷上,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567頁;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9頁。
  39. ^ 39.0 39.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16頁。
  40. ^ 40.00 40.01 40.02 40.03 40.04 40.05 40.06 40.07 40.08 40.09 40.10 40.11 40.12 40.13 40.14 40.15 40.16 40.17 40.18 40.19 40.20 40.21 40.22 40.23 40.24 40.25 40.26 40.27 40.28 40.29 40.30 40.31 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25頁。
  41.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16─217頁。
  42. ^ 《舊唐書·李復傳》,北京中華書局,3337頁。
  43. ^ 劉昫等《舊唐書·憲宗本紀》,北京中華書局,416頁。
  44.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18頁。
  45.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及武尚清注,北京中華書局,221─223頁。
  46.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及武尚清注,北京中華書局,223─224頁。
  47. ^ 47.0 47.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及武尚清注,北京中華書局,223頁。
  48.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及武尚清注,北京中華書局,225頁。
  49. ^ 49.0 49.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25─226頁。
  50. ^ 50.0 50.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26頁。
  51. ^ 劉昫等《舊唐書·田布傳》,北京中華書局,3854頁。
  52.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27頁。
  53.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28頁。
  54.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2045─2046頁;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26─227頁。
  55. ^ 55.0 55.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29頁。
  56.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30頁。
  57. ^ 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12頁。
  58.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31─235頁;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12頁。
  59. ^ 歐陽修《新唐書·叛臣傳·高駢傳》,北京中華書局,6392頁
  60. ^ 60.0 60.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44頁。
  61.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45頁。
  62. ^ 劉昫等《舊唐書·昭宗本紀》,北京中華書局,771頁。
  63.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8640頁。
  64.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及胡三省注,北京中華書局,8640頁。
  65. ^ 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34─235頁。
  66. ^ 陳重金(即陳仲金)越南通史(即《越南史略》),北京商務印書館,48頁;據呂士朋《北屬時代的越南》,曲承裕任靜海軍節度使的時間,在公元905年(見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版,141頁)。
  67.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南北分爭紀》,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69頁。
  68. ^ 歐陽修《新五代史·南漢世家·劉隱》,北京中華書局,813頁。
  69. ^ 歐陽修《新五代史·南漢世家·劉隱》,北京中華書局,813頁;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南北分爭紀》,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70─171頁。
  70. ^ 馬司培羅《占婆史》第三章《林邑》,臺灣商務印書館,40頁。
  71. ^ 馬司培羅《占婆史》第三章《林邑》,臺灣商務印書館,40─43頁。
  72. ^ 馬司培羅《占婆史》第四章《環王國及寶童龍之霸》,臺灣商務印書館,48頁。
  73. ^ 歐陽修等《新唐書·敬宗本紀》,北京中華書局,228頁。
  74. ^ 馬司培羅《占婆史》第五章《占婆》,臺灣商務印書館,50─51頁。
  75. ^ 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30頁。
  76. ^ 《蠻書校注》,樊綽撰,向達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07─108頁。
  77.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8066─8067頁;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32頁。
  78.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8091─8092頁。
  79.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8094頁。
  80.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8095頁。
  81.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8096頁。
  82.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8098頁。
  83.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8101─8103頁;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33─133頁。
  84.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8105頁。
  85. ^ 劉昫《舊唐書·南蠻列傳·南詔下》,6284頁。
  86.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31頁;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33頁。
  87. ^ 顧頡剛、史念海《中國疆域沿革史》第十七章第五節,北京商務印書館,144頁。
  88. ^ 王承文《越南新出隋朝〈舍利塔銘〉及相關問題考釋》,收錄於《學術研究》2014年第6期,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學術研究》雜誌社,95─101頁。
  89. ^ 元仁器《大隋九真郡寶安道場之碑文》,收錄於潘文閣、蘇爾夢主編《越南漢喃銘文匯編·第一集北屬時期至李朝》,遠東學院、漢喃研究院,8頁。
  90. ^ 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第四編第八章,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57頁;杜繼文《佛教史》,江蘇人民出版社,300─301頁。
  91. ^ 耿慧玲《越南青梅社鐘與貞元時期的安南研究》第三節《青梅社鐘內容的分析》,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27─28頁。
  92. ^ >《越南歷史貨幣》,中國金融出版社,13─14頁。
  93. ^ 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35─139頁。
  94. ^ 崔致遠《補安南錄異圖記》,收錄於《桂苑筆耕集》卷十六,北京中華書局,554頁。
  95. ^ 潘清簡等《欽定越史通鑑綱目》前編卷之四,貞元七年四月條。
  96. ^ 羅長山《越南傳統文化與民間文學》,雲南人民出版社版,328─329頁。
  97. ^ 97.0 97.1 歐陽修等《新唐書‧五行志三》,北京中華書局,928頁。
  98. ^ 歐陽修等《新唐書‧五行志三》,北京中華書局,937─938頁。

来源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