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碧凤蝶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烏鴉鳳蝶


碧凤蝶
雌蝶( P. b. thrasymedes
雄蝶( P. b. thrasymedes
LC(CSRL)[1]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鱗翅目 Lepidoptera
总科: 鳳蝶總科 Papilionoidea
科: 鳳蝶科 Papilionidae
属: 鳳蝶屬 Papilio
种:
碧凤蝶 P. bianor
二名法
Papilio bianor
Cramer, 1777

碧凤蝶学名Papilio bianor),别名乌鸦凤蝶(台湾),是一种中至大型的凤蝶

外观

[编辑]

前翅长52~60mm,翅底色为黑色,布有蓝色及绿色亮鳞,蓝色亮鳞多集中在后翅前缘,后翅具尾突,为此种凤蝶之特征。翅呈三角形,后翅外缘波状,体翅黑色。前翅端半部色淡,翅脉间多散布金黄色或金蓝色或金绿色鳞,后翅亚外缘有6个粉红色或蓝色飞鸟形斑,臀角有一个半圆形粉红色斑,翅中域特别是近前缘形成大片蓝色区,反面色淡,斑纹非常明显。前后翅中室封闭式,前翅R脉5条,A脉2条,后翅A脉1条,肩部具钩状小脉,M3延伸成尾突。尾突亦布有蓝色及绿色亮鳞,但边缘仅有黑色鳞而形成出黑框。雌雄两蝶颜色及斑纹几乎相同,雄蝶前翅亚外缘区、外中区、中区下部有4~5个梭形香鳞区,雌蝶后翅外缘之橙红色新月纹较雄虫稍微发达一些[2]

分布

[编辑]

台灣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北部、印度缅甸等。

生活史

[编辑]

[编辑]

为淡黄色球形,表面光滑.散产于寄主植物叶背或叶面,直径约1mm。

幼虫

[编辑]

幼虫分5龄。一龄幼虫,体长1~2mm,灰黄色,破殼數小时后变为灰黑色,头端具两条棘,尾端具两长两短四条棘.体背有四列短棘;二龄幼虫,体长3~3.5mm,背面灰黄色,腹面灰色,头端两条棘,尾端四条棘,虫体中部有一白色条纹;三龄幼虫,体长5~10mm,青黄色,前端膨大,具2短棘,尾端有4条棘,体表具疣,表面光亮,中部有一白色条纹;四龄幼虫,体长18~27mm,灰绿色到绿色,体表具疣,虫体中部具白色条纹;五龄幼虫,体长30~52mm,初为黄绿色,后转为暗绿色,腹面白色.体侧具四条黑色斜纹,前端具黑色曲线状条纹,体表光滑,前后端具两短棘。

幼虫以芸香科贼仔树(Tetradium glabrifoliom)、食茱萸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和柑橘等植物为主要寄主植物。

[编辑]

有褐色及绿色两型,长32mm,宽13mm。绿色型身体背面中央有浅黄色背线,并在缠绕丝线处中央有黄色斑,褐色型体色为浅褐色,无特殊斑纹。

亚种

[编辑]
  • P. b. bianor Cramer, 1777 (指名亚种)
  • P. b. doii Matsumura, 1928
  • P. b. ganesa Doubleday, 1842 (蓝斑亚种)
  • P. b. hachijonis Matsumura, 1919
  • P. b. junia Jordan, 1909
  • P. b. kotoensis Sonan, 1927 (兰屿亚种)
  • P. b. mandschurica Matsumura, 1927
  • P. b. nakaharae Matsumura, 1929
  • P. b. pinratanai Racheli & Cotton, 1983
  • P. b. stockleyi Gabriel, 1936
  • P. b. takasago Nakahara & Esaki, 1930 (台湾亚种)
  • P. b. tokaraensis Fujioka, 1975

圖片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