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舞曲
外观

(重定向自波洛奈兹)


波蘭舞曲(英語:polonaise;波蘭語:polonez,chodzony;意大利語:polacca),又被譯為波洛奈茲或波洛內茲,是一種3/4拍子,重音通常落在每小節第2拍上,中等或偏慢速度的舞曲,源於波蘭。
在蕭邦之前,波蘭舞曲和瑞典的波尔斯卡舞曲(polska)很相似,有很多十六分音符組成的節奏,兩種舞曲是同出一源。在巴洛克時期和古典時期,巴赫、泰勒曼、莫扎特等作曲家都曾創作過波蘭舞曲,這時代的波蘭舞曲比較慢,節奏平穩。在蕭邦的作品中,波蘭舞曲變成一種華麗而雄壯的鋼琴獨奏曲。他的波蘭舞曲通常是三段体或者回旋曲式。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也寫了兩首小提琴波蘭舞曲,一首D大調,一首A大調。
蕭邦最著名的波蘭舞曲是《降A大調波蘭舞曲》(op.53)。這首作曲被認為顯示蕭邦對祖國波蘭的熱愛,在鋼琴技巧上,以高難度著稱,考驗彈琴者持久的臂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