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第十一大学
![]() |
巴黎南大学 | |||
---|---|---|---|
Université Paris-Sud | |||
![]() | |||
创办时间 | 1991年 | ||
停办时间 | 2020年 | ||
学校类型 | 公立 | ||
捐贈基金 | 7千3百万欧元(2016年)[1] | ||
校长 | Alain Sarfati | ||
职工人數 | 285 | ||
学生人數 | 11 701 | ||
校址 | ![]() | ||
校區 | 市区 | ||
隶属 | 巴黎-萨克雷大学 | ||
網站 | www | ||
|
巴黎南大学(法語:Université Paris-Sud),俗称巴黎第十一大学(法語:Paris-XI),是法国法兰西岛大区曾经的综合性公立大学。其校训的非官方中文翻译为"同究天理,共筑未来"。("Comprendre le monde, construire l'avenir")。其校园主要分布于埃松省(Essonne),上塞纳省(Hauts-de-Seine)和瓦勒德马恩省(Val-de-Marne),主要位在巴黎西南方郊区。原巴黎大学理学院的orsay实验室的继承者,现在是法国顶尖的研究型公立大学之一。
历史
[编辑]学校成立于1991年。
根据2019年11月5日颁布的法案,2020年1月1日起,学校将完全整合入地位转为实验性机构的巴黎-萨克雷大学中[2]。
校區
[编辑]
巴黎十一大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内设127所实验和研究机构,5所教育和研究机构(UFR),3所大学科技学院(IUT)和一所工程师学院。大学拥有多个校区,各自分布于巴黎市郊的:安东尼(Antony)、伊韦特河畔比尔(Bures-sur-Yvette)、卡尚(Cachan)、沙特奈马拉布里(Châtenay-Malabry)、克拉马(Clamart)、让蒂伊(Gentilly)、伊韦特河畔日夫(Gif-sur-Yvette)、勒克雷姆兰-比塞特尔(Le Kremlin-Bicêtre)、奧賽(Orsay)、勒普莱西罗班松(Le Plessis-Robinson)、萨克雷(Saclay)、索镇(Sceaux)、莱叙利斯(Les Ulis)和维勒瑞夫(Villejuif)。其奥赛校区亦是法国国家植物园之一。
學術成就
[编辑]巴黎第十一大学是法国最富声誉的大学之一,尤其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在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巴黎第十一大学在法国名列第二,世界名列第42。历年ARWU排名中,巴黎第十一大学及其主要竞争对手巴黎第六大学一直占据第1~2名。在物理学与数学方面,该校的表现格外杰出。在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数学名列世界第2,物理名列世界第10。最近连续3届(2002,2006,2010)都有菲尔兹奖获得者。巴黎第十一大学一贯以严谨的学风和高水平的教学闻名,在法国国立大学系统中首屈一指。
知名校友
[编辑]- 皮埃爾-吉勒·德熱納(2001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 阿尔贝·费尔(2007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 讓-克里斯托夫·約科茲(1994年費爾茲獎得主)
- 洛朗·拉福格(2002年費爾茲獎得主)
- 文德林·維爾納(2006年費爾茲獎得主)
- 吳寶珠(2010年費爾茲獎得主)
- 讓-馬克·方丹
- 亨利·鮑里斯·卡根(Henri Kagan)
- 讓-迪迪埃·文森特(Jean-Didier Vincent)
- 貝特朗·塞爾萊(Bertrand Serlet),曾任職於蘋果公司,擔任軟體工程資深副總裁
- 阿茲拉·庫雷希(2002年學術界棕櫚葉勳章)
统计
[编辑]学生数量(2006-2007学年)
[编辑]接近27000名学生,其中:
相关职员
[编辑]参见
[编辑]参考来源
[编辑]- ^ Répartition des moyens 2016 aux opérateurs de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du programme 150.
- ^ Décret n° 2019-1131 du 5 novembre 2019 portant création de l'université Paris-Saclay et approbation de ses statuts, 2019-11-05 [2019-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外部链接
[编辑]- 巴黎十一大网址(法文)/(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