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崩
外观

(重定向自土崩)




山崩(英語:Landslide),又称山崩、山泥倾泻或土溜,是指在重力的影響下塊體沿着一段山坡下滑的坍方現象。若是土體坍方時,混和雨水或河水則演變成泥石流。
地滑又稱走山,是融合岩屑和土壤的岩體沿層面滑動或移動,與山崩不同。[1]
原因
[编辑]山崩最主要的原因是山坡上的岩石或土壤吸收了大量的水(例如:由于暴雨或融雪),导致岩石或土壤内部的摩擦力降低,土壤或岩石丧失其稳固性便會下滑。[2] 當斜坡上的引力較抗力強,斜坡便會變得不穩固,並有倒塌的危險。 其它原因有:


山崩发生的可能性由以下因素决定:
形式
[编辑]山崩是一个相當复杂的过程。参加山崩的物质沿山坡向下滚动,在这个过程中它还可能携带坡上其它的物质如树木、冰雪和建筑的部分结构。
导致全球性影响的山崩
[编辑]山崩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由于板块运动造成的山崩却可能造成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危害,例如:造成大规模的海啸。
防治
[编辑]- 排水:排出滑坡体内的地下水,拦截可能流入滑坡体内的地表水;避免在滑坡区内修建蓄水工程,对滑坡区地表作防渗处理等;
- 稳坡:降低斜坡坡度,滑坡后部削方减重、滑坡前缘回填压脚;以生物、护坡工程来保护边坡等。
- 加固:采用各种抗滑桩、预应力锚索、预应力抗滑、抗滑明硐等工程,或采用灌浆、电化学加固、焙烧等方法,改变滑带岩土的性质来加固,增大滑面的抗滑力。
- 拦挡:建造挡土墙等工程。
參見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走山-詞目-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sutian.moe.edu.tw. [2025-01-28].
- ^ 國土資訊系統自然環境分組. [2009-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