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劉景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劉齊賢
劉景先
出生不詳
唐朝
逝世690年11月29日×
唐朝
职业唐朝官员

劉景先(7世紀—690年11月29日),本名劉齊賢,唐朝官员,在唐高宗晚年和武后(武则天)为唐中宗唐睿宗摄政期间担任宰相。684年,他为被指谋反的宰相裴炎辩护,得罪武后,被捕遭贬。689年,他再次被捕,自缢而亡。[1][2]

家庭背景

[编辑]

劉齊賢出自广平刘氏,是汉景帝之子赵敬肃王刘彭祖的后裔,他的祖父劉林甫唐高祖唐太宗年间历任内史舍人、中书侍郎、吏部侍郎,封乐平男,爵位由他的父亲劉祥道继承。劉祥道在高宗年间任宰相,封广平郡公。劉祥道于666年去世后,劉齊賢继承了广平郡公的爵位。[1][3]

唐高宗年间

[编辑]

刘齐贤起初任侍御史,后来任晋州司马。高宗听闻他方正,很礼敬他。一次,将军史興宗随高宗狩猎时说,晋州的鹞很有名,可以命刘齐贤抓几只。高宗答:“刘齐贤难道是捕鹞人吗?你为什么这样看待他?”拒绝了。[3]为了避太子李贤讳,刘齐贤改名刘景先。[1][4]高宗年间,刘景先曾任朝散大夫守给事中[5][6]

仪凤三年(678年)九月,吐蕃入寇,工部尚书刘审礼率军迎战,大败阵亡。唐高宗骇然,召侍臣问御敌之策。中书侍郎郭正一认为应当严格守边,等国库丰盈、人心所向之际可一举灭吐蕃。刘景先和同僚皇甫文亮等也认为应当如此。[2][7][8]

四年(679年)八月,以给事中兼修国史。[2][9]

永淳元年(682年)十月,时任黃門侍郎兼修国史的刘景先被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为实质宰相[1][2][9]从此两省长官及其他官没做到三省最高长官就拜相的,都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10]二年(683年)十一月,高宗病重,命太子李哲(李贤于680年被废)监国,由刘景先、侍中裴炎、郭正一兼東宮同平章事辅佐太子。十二月,高宗驾崩,[9][11]李哲继位,是为唐中宗,实权大部掌握在摄政的武太后手中。[12][13][14]

武后摄政年间

[编辑]

当月,刘景先代裴炎任侍中,又与皇叔祖霍王李元轨等知山陵葬事,刘景先服李元轨熟识故事,常对人说:“霍王不是我等能及的。”[15][16]不久,中宗表现出独立行权的意图,被武后所废,武后改立其弟豫王李旦,就是唐睿宗,她自己则越发掌握了朝廷政权。[17]裴炎数次建议武后还政睿宗,武后很生气。九月英国公柳州司马李敬业打着重树皇权旗号的叛乱爆发后,裴炎再次提出靠还政来平息叛乱,武后指控他谋反并将他下狱。裴炎下狱受审期间,很多官员为他说情。刘景先和凤阁侍郎胡元範、左卫率蒋俨等也在其中,胡元范说:“裴炎是于国有功的社稷忠臣,天下都知道他小心侍奉皇上,我们可以保证他没有谋反。”武后答:“已经有他谋反的证据了,你们不知道。”刘景先和胡元范便说:“如果裴炎谋反,那么我们也谋反了。”武后又答:“我知道裴炎谋反了,你们没有。”但不久,武后就罔顾自己先前的说法,把刘景先和胡元範也逮捕了。裴炎被处决,刘景先几度遭贬,先被贬为普州刺史,还未到任,又历贬辰州刺史、吉州员外长史。[12][14]永昌元年(689年),武后手下酷吏指控刘景先有罪,再次逮捕了他。刘景先自缢死,财产被没收。[1][2][18]

刘景先与父亲、祖父三代都任两省侍郎、典选,他的叔父吏部郎中劉应道、堂弟礼部侍郎劉令植等八人先后后任吏部郎中员外,从唐朝开国以来,实在罕有能和他这一家相比的。[1][2]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刘景先被追赠为太子太保[2]并绘图凌烟阁[19]

注釋及参考资料

[编辑]